主持人:青島戰為平
整理人:經方敗案微友群整理義工團隊
鼻竅通於肺,是人的九竅之一,鼻炎就是肺竅不通,所以治療鼻炎就是以通竅為大法。本人根據多年治療經驗,摸索出一個治療鼻炎的基礎方:麻黃12g 、細辛12g、 蒼耳子20g 、辛夷花10g 、白芷12g、烏梅30g、 炙甘草10g。
本方方義:
基本以開竅宣肺為大法,麻黃有宣肺解表開竅作用。還有一味細辛,細辛在中葯當中開竅作用比較強,還有蒼耳子是鼻科專葯,宣通鼻竅。白芷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烏梅在《神農本草經》上講有去“死肌”作用,現代葯理研究具有抗過敏作用,常用於鼻甲肥厚、鼻息肉、鼻粘膜肥大等疾病。
辨證治療:
1、實證的,麻黃體質的壯人,不容易出汗,鼻塞不通、流鼻涕,但是一出汗鼻子就通氣了,這種情況也就是基礎方加麻黃湯,如果兼有頸項強痛,那么就用葛根湯加基礎方,根據觀察,這類人大多有頸椎病,頸項強痛的多,服上葯以后,汗一出,則效果就好,如果汗不出,可以艾灸大椎穴,灸到汗出。
2、還有一部分表陰證(少陰證),平時怕冷,面色黃暗虛浮,一看就是沒陽氣,流清鼻涕,基礎方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我中醫院理療師,鼻炎,聞不到味,我辨證少陰證,他怕冷,一看這個人沒陽氣,就用了麻附辛加基礎方,第二周復診,說第一次到到衛生間可以聞到香皂味了,覺得有信心治好了,治療不到一個月基本就恢復了。
3、還有一種鼻炎,每到夏季到秋季交際,立秋以后容易發作的鼻炎,天氣一涼,就流鼻涕、打噴嚏,每年有這么一部分鼻炎,選用小柴胡湯和小青龍湯。小柴胡湯有治療“往來”的方義,小青龍就是對症,然后加基礎方,效果都挺好的。
4、還有一種化熱的:鼻塞,流黃鼻涕,舌紅苔黃的,嚴重的流膿鼻涕,可用麻杏石甘湯加基礎方,再嚴重的加魚腥草15g、 雙花30g ,效果也是不錯的。
5、還有一種鼻竇炎,額竇炎額頭、眉頭那里酸痛、脹痛,有點頭痛、惡心。用的方子是用清上蠲痛湯。如果有明顯的腦門發熱,有熱感,就再加生石膏30g ,一周之內見效,止痛效果很好。
6、關於慢性鼻炎有鼻息肉這一類,一年之內多次反復發作,鼻塞不通的,需要用扶正的方法了,一般加玉屏風散扶正氣。慢性鼻炎,一般用玉屏風散效果好,基礎方加辨證加上玉屏風散可以扶正氣。
關於治療鼻炎,這就是多年我摸索的一個處方,效果還是不錯的。提供給大家參考。
討論補充:
1、福州高坤鋒:治療鼻炎,只要我認准的葛根湯體質,確實這個方效果杠杠的 。
2、蘇大夫:給各位老師分享個外治法,用斑蝥和全蠍各等份研成細末,取少量用紅霉素軟膏調勻,用創可貼貼到印堂穴,2小時后取下,對鼻炎有效。
3、龍秀錦-北京:我治療鼻炎也是用葛根湯最多,寒多加細辛,虛夾少陰證合麻黃附子細辛湯,熱象合葦莖湯加石膏連翹,無論寒熱我基本上都會加桔梗,伴咳加杏仁。葦莖湯會去葦莖、桃仁,只取清熱薏苡仁、冬瓜子排膿。
4、 醫之醫王彪:少陰老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不行。
5、龍秀錦-北京:確實是,麻黃老用令人虛。我有這樣的體會。
6、童耀輝:我服用過一段時間(麻黃附子細辛湯),后來就一直自汗氣喘。
7、醫之醫王彪:所以不能一味的追求療效,矯枉過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是應該遵循的。吳鞠通說的很經典:治外感如將,治內傷如相。過敏性鼻炎有時也有按虛勞治療。太散了不行。
8、漢傳長沙醫:麻黃附子細辛湯不可久用,過用則潮汗,精神疲憊,中葯用之不當也是有不良反應的。細辛能祛沉寒痼冷,可深入少陰之地,也就是說骨髓筋膜深層之寒,深入龍潭虎穴,必擾龍雷之火。
9、宋志驤中醫:我上高中的時候化膿性鼻竇炎,一年發數次,吃了上火、有燥的東西會加重,鼻塞、稠膿涕,整個人昏昏沉沉的,開始吃霍膽丸有效,吃了幾次就不行,胃很不舒服,無意之間發現,在鼻竇炎發作的時候,在臉上上頜竇、額竇找到壓痛點,用0.5寸的針扎到骨膜刺激捻轉到流眼淚,留針2個小時以上,扎一次很快就會有效果,鼻涕變稀好轉。
本文經“經方敗案微友群臨床學術委員會”審訂。
版權聲明:本文授權經方醫學論壇及其相關微信聯動發布,謝絕轉載!版權歸原創作者與經方醫學論壇所有,違者必究!
經方敗案微友群
201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