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基本功——物料的四個量


ERP基本功——物料的四個量

          在分析制造業管理問題的時候,如果能借用一些ERP里才會用到的概念,就會非常的簡單,並且條理清晰。

          我覺得柳中岡先生一再強調的一個觀點非常有用,大意是這樣的:任何人依據現有的知識與經驗,是不可能解決他目前所面臨的問題的,只有獲取了新的知識與體驗之后,站在新的高度再去看待原來的問題,才能有新的領悟,並找到更佳的答案。

         古人也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前面一句的意思就是說,學習了卻不思考就會有太多的迷惑。知識只是潛在的力量,學習了如果不思考,不好好用,跟沒學是一樣的。后一句的意思就是說,苦思卻不得其效不如花時間去學習。小時候學課文的時候,沒多少感覺,現在想起來,先哲們真是厲害。

        下面我會用兩篇文章來介紹ERP中關於物料四個量的概念,掌握這四個量的概念,是我們下一步分析問題的基礎,同時也是我們學習ERP工作原理、做好物料管理的核心基礎。

         我們知道,任何物料從上游的供應商,經過我們企業,再到達客戶手中,中間需要經過很多的環節,那么ERP是怎樣對不同環節的物料進行管理的呢?主要就是通過給物料設置四個基本的量,這四個量就是在手量、在途量、分配量,還有一個就是可用量。不同的ERP系統,可能名字不一樣,但是管理含義肯定是一樣的。

下面來解釋這四個量的管理含義。

第一個、在手量。所謂在手量,就是現在就在倉庫的數量。

         比如我們現在走進倉庫,發現有200個a1擺在貨架上,這個200個就是a1在這個倉庫的在手量。如果車間領走了50個,這時a1的在手量就變成了150個。我們平常所說的庫存賬,或者庫存報表,實際上記錄的就是物料的在手量。掛在貨架上面的物料旁邊的那張卡,記錄的也是物料的在手量,我們盤點也是盤點物料的在手量。

第二個、在途量。所謂在途量,就是訂單已經下達但是還沒有入庫的數量。

          對於在途量,要分兩種情況來討論:

         第一,就是原材料的在途量。就是已經下達了采購訂單但是還沒有到貨的數量。比如我們給原材料a1下達一張采購訂單,訂購數量是100個,那么從訂單下達開始到到第一次接收入庫之間的這段時間,a1的在途量就是100個。當然這里假設a1之前的所有采購訂單都已經收貨入庫了,否則就應該是一種累加。如果第一次供應商交貨,交了30個,那么a1的在途量就變成了70個。

          第二,就是半成品和產成品的在途量。就是已經下達了生產訂單,但是還在生產過程當中,還沒有完工入庫的數量,跟原材料的在途量意思是一樣的。

第三個、分配量。所謂分配量,就是訂單已經下達但是還沒有出庫的數量。

         分配量也要分兩種情況來討論:

           第一、產成品的分配量。就是已經簽了銷售合同,但是還沒有交貨出庫的數量。比如銷售部門今天簽了一個產品甲的單子,數量是50個,這時甲的分配量就是50個,或者說增加了50個。如果我們第一次交貨交了20個,這時產品甲的分配量就變成了30個。

          第二、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分配量。一旦生產部門下達一張生產訂單,那么完成這張訂單所需的所有原材料和半成品,就都要分配給它,所以這個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分配量,實際上上就是已經分配給某一張生產訂單,但是車間還沒有來領料的數量。

第四個、可用量。所謂可用量,就是沒有指定用途,可以任意分配給下一張生產訂單或者銷售訂單的數量。每個物料都有可用量。

         可用量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可用量=在手量—分配量。這個可用量也叫在手可用量,就是已經在倉存里面可以馬上用於下一張訂單的數量。

         第二種、可用量=在手量+在途量—分配量。這個計算方法,由於把在途量也加在里面,而在途量要在將來才能入庫,所以實際上計算的是一個未來的可用量。

          在ERP里面,這兩個可用量要分別用在不同的場合,用來滿足不同的管理需要。比如我們在處理緊急訂單時,查詢哪一個量比較好呢?當然是查詢在手可用量要好,因為我們可能沒有時間來等待在途量入庫。而我們在制訂物料需求計划時,當然用這個未來的可用量要好,這樣的話,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物料的四個量說出來簡單,但是很多使用ERP的員工並不一定理解。比如問一個企業的倉管人員,分配量是什么意思?或者讓他在ERP里查查某個物料的可用量是多少,很多人不一定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這樣的話又怎能做好物料管理呢?

          可見練好ERP的基本功是很重要的。要想把大事情做好,先得把小事情做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都是在表達這個意思。小事情做不好,大事情就肯定做不好,“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就是表達這個意思。古代先哲們留給我們的這些金玉良言,很多在我們上小學時就知道了,但真正領悟到的能有多少呢?

          對於ERP項目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套復雜的ERP系統是由一行一行的程序組成的,只要有一行程序寫錯了,就會導致ERP系統經常出錯。我們在用ERP的時候,也是一樣,在某一個小地方出錯了,那么一定會導致ERP產生連鎖的錯誤反應。

        所以再怎么強調要練好ERP基本功,也不會過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