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接觸到《浪潮之巔》這本書,幾乎是熬了一個通宵把上下兩冊全部看完,感慨頗多。從事計算機基礎教育多年,每次在講計算機導論課程時,總是在重復同樣的內容,講一些計算機結構、操作系統、算法、軟件工程、數據庫、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等,學生雖然對IT的基礎知識有所了解,但是不知其用於何處,因此效果不佳,很多學生沒有深刻的印象,缺乏對專業的認知。
基於上述原因,產生了將浪潮之巔融入到計算機導論課程的想法,通過IT企業的興衰發展來了解IT產業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把握IT創新的理念。
浪潮之巔的第一章是帝國的余輝AT&T公司的發展歷程,從AT&T我們可以看到一家IT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發展壯大、壟斷市場,最終由於決策失誤而走向衰敗的全過程,這幾乎是所有IT企業發展的一個標准模式,只不過區別在於持續時間長短而已。AT&T前身是1877年成立的美國貝爾電話公司,1984年被拆分為AT&T和7家地區性貝爾公司,1996年主動拆分為AT&T、朗訊和NCR三家公司,2005年AT&T被自己的孫子公司西南貝爾公司吞並,2006年朗訊被法國阿爾卡特公司並購,AT&T的發展歷程正式結束。縱觀AT&T公司的百年發展歷程,我想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巨獸”、“貪婪”、“創新”。
“巨獸”是形容AT&T在通信領域的霸主地位,從貝爾發明電話開始,AT&T在通信領域一帆風順,一直處於壟斷地位,早期的AT&T為了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最成功的私有實驗室貝爾實驗室,由於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保證,貝爾實驗室人才濟濟,聚集了世界上最優秀的一批科學家,在通信、天文學、晶體管、半導體、計算機科學等領域遙遙領先,發明了射電天文望遠鏡、晶體管、數字交換機、UNIX操作系統、C語言等等創新技術產品,而這些有鞏固了其霸主的地位,很長時間以來,AT&T就是一個史前巨獸,張着血盆大口,吞噬一切物體,其他的公司只能遠遠觀望而不敢靠近。
“貪婪”是公司發展的原動力,企業發展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高昂的利潤,對於高利潤的渴望,推動了公司的技術創新,去占領更多的市場,獲得更高的利潤。因此這是由於對於高利潤的渴望,促使AT&T公司投入大量的金錢保證技術的創新。對技術的“貪婪”,反過來是為了實現利潤上的“貪婪”。金錢和技術就像是馬車上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保證了AT&T沿着正確的軌道飛速前進,直到人們發現技術創新產生的利潤太慢了,而通過一系列的公司拆分並購等等操作,可以在短期內獲得更大的利潤,因此AT&T放棄了技術創新,追求短期的利益,就像馬車只有一個輪子在正常運轉,短期內可能沒事,但是拖不長久,馬車終將不負重荷,轟然倒地。貪婪推動了技術的創新,但是過於貪婪有摧毀了企業前進的動力,最終貪婪害死了AT&T。
“創新”是IT企業發展的永恆主題,每一家IT企業的發展壯大都離不開技術的創新、理念的創新、方法的創新等等。IT發展歷史就是一部創新的歷史,每一個階段都有無數的創新技術、創新理念、創新人才不斷地涌現,推動的IT企業不斷發展前行。AT&T也是如此,從發明電話開始,到壟斷長途電信行業,它的每個發展階段都浸透着創新的要素,而當它自以為站上巔峰,唯我獨尊時,放慢了創新的步伐,或者認為不再需要創新的時候,它的衰敗就像坐上過山車一樣飛速下降,無法阻止。
AT&T公司給我們帶來的啟迪貪婪是前進的動力,創新是發展的保證,而缺乏控制的貪婪會毀掉一切。但是IT行業就是古詩中描繪的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創新的種子一旦被播撒,那么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它的生根發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