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技術驅動下的商業變革都是以浪潮的形式到來,每一次的漲潮都會帶着趕上浪潮的企業登上新的巔峰。隨着移動互聯網的融合發展,短短幾年期間,IM通訊雲服務從早期的虛無飄渺到如今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的標配,引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一輪變革與顛覆。
進入2017年,隨着IM雲服務領域下半場的全面打響,就連阿里這樣的巨頭也展開布局,而以容聯、環信、融雲、網易雲為代表的行業早期玩家更是動作頻繁,共同撐起了IM雲服務的“繁華盛世”。然而,在“繁華”的背后,該行業又有哪些“暗潮涌動”呢?
近日,艾瑞發布了《2017年中國雲通信行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此白皮書對中國雲通信行業的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其中,在行業人士最為關注的廠商市場份額排名中,登頂國內專業IM雲服務領域之首的既不是布局最早的容聯雲通訊平台,也不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網易雲,而是融雲這批黑馬。
接下來,我們結合此份白皮書內容,一起剖析融雲到底有着怎樣的“絕世神功”而得以稱霸即時通訊江湖。
贏在起跑線:團隊基因決定企業發展戰略
根據艾瑞發布的白皮書所說:雲通信服務的核心價值即在於整合較為分散的運營商資源。這種“資源整合”可以理解為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被不同電信運營商分隔開的通道資源,雲服務廠商可以向下游客戶提供整合后的運營商通信能力;二是不同通信方式之間跨運營商網絡、IP網絡,互聯網通信中又包含文字、圖片、視頻、實時音視頻對話、直播、紅包等紛繁復雜的通信形式。
通過這份報告我們可以總結出兩個關鍵詞:功能和整合。事實也的確如此,即時通訊軟件發展至今,在互聯網中已經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即時通訊雲服務的價值不僅在於增加通訊功能,而在於獲得了一個實時消息入口,通過這個消息入口,提升用戶活躍度和黏性,還能通過連接第三方服務,增加更多的業務形態。
這說明一款好的即時通訊產品往往可以滿足多個不同場景的產品要求,產品的普適性,也決定了企業服務面積的規模和廣度,對雲通訊平台來說,競爭力取決於場景下的體驗和服務增強能力。通訊能力能滲透進商業,能覆蓋多少用戶?誰更接地氣?這時候不同企業運營方面的專業性差異就得以凸顯出來。
融雲將即時通訊技術封裝成SDK供全球開發者下載使用,並向開發者提供平台環境、技術支持以及后期運維等服務,使開發者的業務能夠快速獲得即時通訊的能力,實現單聊、群聊等功能,滿足社交、客服、聊天室等多個不同場景的需要,遵循了“超越用戶價值”的商業法則。
據目前筆者所了解到的數據,融雲目前擁有12萬+客戶,其中不乏聚力視頻、小影、滬江網校、汽車之家、荔枝 FM、駕考寶典等擁有超高用戶流量的App,涵蓋直播、醫療、教育、電商、O2O、媒體等眾多行業應用。這些數據能更直白的體現出融雲即時通訊業務的“普適性”。
一個企業發展戰略制定的專業程度來自於其獨特的基因結構及其背后的資源與能力結構,融雲的核心團隊來自飛信技術研發和三星中國研究院 RCS融合通信研發的核心團隊,擁有在“即時通訊”領域數十年的運營管理經驗,所積累下來的內功自然無比雄厚。
因此,從融雲創立之初就專注於IM雲服務領域的研究,以此為核心業務,不斷加大功能運用的廣度,同時以音視頻、短信為輔助業務。反觀行業其它玩家的核心業務,在相當一段時間里卻都偏向於智能客服或者短信電話,即時通訊反而成了次要業務。
這樣對比,企業之間戰略定位的高下顯而易見,可以說,雖然融雲並不是最早進入行業的,但優質的團隊基因使得融雲在布局IM雲服務時已經贏在了起跑線,而數據即是最好的反應和證明。
打造競爭壁壘:技術賦能樹立產品競爭優勢
歷來成功的可跳躍式增長的商業模式,都不約而同地遵循商業活動的一些法則。在建立商業模式時,如果忽視了價值保護基因——競爭壁壘的設計,要想設計出好的商業模式,迅速取得成功是非常困難的,這就是“競爭壁壘法則”,“股神”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所描述的也正是這一道理。
競爭壁壘依據產品特性可以來自不同維度,它可以是技術、渠道、運營等等。就即時通訊雲而言,很多領域的差距都可以通過模仿來抵消,企業如果想建立自己產品的護城河,技術無疑是最佳的選擇,整個行業明顯體現出技術主導 > 產品主導 > 營銷主導的發展態勢。
【專業技術團隊】在技術方面,融雲可以說是國內為數不多幾家掌握“即時通訊核心技術”的企業。團隊成員來自神州泰岳、三星、用友、百度、搜狐、IBM等國際知名IT公司,核心團隊技術實力更是行業領先。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私有通訊協議】EverSync,是融雲擁有知識產權的私有通訊協議,該通訊協議流量小,解析速度快,與XMPP或SIP-SIMPLE比較具有較強優勢。數據通訊過程中不采用明文方式進行傳遞;協議具備防篡改能力;協議具備防劫包重發的能力。
【業內唯一承諾三“不”】獨有的消息三重保障機制可確保不丟消息、消息不亂序。因而融雲是行業中唯一一家公開的向客戶承諾消息不丟、不重復、不亂序的企業,這份底氣就來自於其強大的技術實力。
【完善的PaaS服務】傳統PaaS服務一般來說提供的都是基礎功能,使用者還需要付出大量的二次開發工作方可使用。融雲憑借自己的技術優勢對傳統PaaS服務進行了完善, SDK可用性高,封裝完善,提供的功能多。降低了企業開發成本,提升了生產力效率。
在底層技術方面,在服務端、PC版本客戶端、移動客戶端,融雲都采取了國內領先的技術進行組建。整體架構采用分布式微服務架構,對每個業務進行服務拆分,業務服務之間松耦合無依賴,可對每個業務服務進行橫向擴容,支持全平台SDK的定制化開發,兩種SDK滿足集成需求。
參照用戶體驗,融雲產品的技術特點可以用快、省、穩三個字進行總結。
快:融雲自主知識產權的私有通訊協議EverSync可保證發送消息快;二是融雲只關注即時通訊這部分,無論產品功能,還是迭代速度都是行業最快的。
省:采取最先進的技術,省電省流量,綜合的領先技術能保證待機狀態下最小的電量和流量消耗。
穩:互聯網海量平台規模技術的累計,每天有幾千萬的用戶幫融雲做質量的驗證,幫融雲做壓力測試。提供了目前最全面的部署模式支持,系統具有高穩定性特征。
好產品當然會受到用戶的歡迎,而且使用粘性較高,多年的技術沉淀,使得融雲的即時通訊雲產品在服務體驗和安全性兩個方面打造出了自己的“護城河”,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這也是其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制勝法寶,而且,隨着行業的深入發展,擁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往往也更具發展前景。
搶占未來制高點:加碼企業級IM市場,積極布局海外市場
“制高點法則”是商業競爭的又一重要法則,搶占制高點,為快不破的商業邏輯適用於多個不同的行業,這需要企業能夠對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做出清楚的判斷。
對於未來發展,艾瑞發布的白皮書總結出“企業級IM市場大有可為,但單獨的IM產品吸引力正在減弱”以及“廠商的全球服務能力將隨國內應用出海獲得良好發展”這兩大的行業發展趨勢,而這兩方面融雲都已占得先機。
前面我們提到過的加大即時通訊業務布局、拓展產品使用功能,是融雲之前對行業的准確洞察。而加碼企業級IM市場、布局海外市場更迎合了未來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對行業發展的前瞻性預判能力凸顯得淋漓盡致。
目前,即時通訊雲服務市場已經接近飽和,隨着其他公司紛紛轉型,融雲在爭取存量市場的同時,也定下了一個戰略發展目標——加碼企業級市場。
為此,融雲針對企業級市場的具體需求,開發出了新產品RCE,這也是目前國內率先推出的即時通訊雲服務領域面向企業溝通的解決方案。
RCE具有完整交付、四端同步、無縫對接、按需定制四大特點,可以滿足企業戶對設備的分配、管理制度等多個領域的具體要求。除此之外它還支持企業外部聯系人,這樣可以方便企業對外連接上下游的伙伴。
在基礎的通訊功能部分,不僅有消息的發送、接收、轉發和引用等功能,還有發送名片、位置、一鍵截屏等可大幅提升溝通效率的智能功能;此外,自動保存歷史消息及消息分類展示的功能、設置群組、隨時可見用戶在線狀態及消息讀取情況,也使得企業溝通更加順暢。
由此可見,RCE是一款針對企業辦公過程中的實際需要量身打造的一款產品,真正起到了方便企業辦公,提升運作效率的作用。
率先拓展企業級市場的沃土,融雲再一次走在了行業的前面,其先發優勢在用戶層面上已經得到了體現,並已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競爭優勢,在接下來的行業競爭中占得先機。
而在布局海外市場方面。目前融雲已在中國、美國和東南亞設有數據中心。同時,它還在不斷尋找並加大對海外市場技術能力的投資從而提高自己。
如果說遵循超越用戶價值原則和競爭壁壘原則讓人們看到融雲在運營端、產品端的優勢所在,讓融雲目前得以摘得行業領頭羊桂冠。那么迎合未來發展趨勢搶占制高點,更讓人對其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