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EBS R12財務月結基礎(轉)


一、月結概述
 1、什么叫月結:從字面含義上,即為月底結帳。

 
2、月結的目的
1)會計分期
2)財務報告
 
3、什么叫對帳:即將兩套帳核對。在Oracle中,主要指將子模塊的帳與總帳核對。
 
4、為什么要對帳:總帳接收到的財務信息與子模塊業務必須保持一致,才能保證整個系統的帳務是正確的,所以要進行對帳。在日常事務處理中,存在錄入或系統異常等導致的錯誤,通過對帳及時發現並解決。
 5.月結與對帳之間的關系:

對帳是月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事項。



2.子模塊與總帳之間的關系 

n總帳模塊處於財務核算的核心地位,它從其他模塊中接收財務信息
 
n子模塊包括:應付模塊、采購模塊、庫存模塊、應收模塊、固定資產、薪資模塊等



3.關帳順序: 
1、有哪些模塊有期間控制:總帳、應付、應收、資產、采購、庫存等
 
2、各模塊期間關閉順序如下:
 

       應付>>采購>>庫存>>應收>>資產>>(PAC)>>總帳 

n1、應付模塊會計期應在采購模塊會計期之前關閉,因為應付的匹配影響采購模塊的應計和保留款的釋放;
 
n2、Oracle成本模塊和銷售訂單模塊的會計期為庫存模塊會計期,庫存模塊會計期關閉,則庫存模塊、Oracle成本模塊和銷售訂單模塊的會計期就關閉了;
 
n3、如果使用PAC,應付、采購、庫存和應收會計期必須先關閉,才能關閉PAC實際成本會計期;
 
n4、應收模塊會計期必須在庫存模塊會計期之后才能關閉,因為庫存模塊的銷售出庫需要傳送到AR發票接口表;
 
n5、資產模塊會計期必須在采購模塊和庫存模塊會計期之后關閉,因為固定資產的信息或數據可能會來源於庫存模塊和采購模塊;
 
n6、所有子模塊的會計期關閉了,最后關閉總賬會計期。


 

二、各模塊詳細結帳流程及對帳
1\應付模塊:
 

1、檢查並確認本期所有的采購發票和費用發票已在系統中處理完畢

p從業務上檢查並確認本期所有的采購發票、費用發票業務已在系統中處理完畢。

 

2、檢查是否存在未驗證、暫掛的發票

p使用“發票登記表”(Invoice Register)(注:在參數僅限於未驗證的發票選擇“是”)復查有關未被批准的發票的明細信息,重新驗證發票;
p提交“暫掛發票報表”(Invoice on Hold Report),檢查是否存在暫掛的發票。提交該報表時,報表參數不需輸入日期范圍,因為所有的發票暫掛都必須在應付會計期間關閉前解決;
p解決全部暫掛后,重新提交“暫掛發票報表”,以確認所有暫掛已全部解決。
 

3、檢查並確認本期所有的付款業務已在系統中處理完畢

p從業務上檢查並確認本期所有的付款業務已在系統中處理完畢。
 

4、檢查本期是否存在未入帳事務

p提交“未入帳事務處理報表”(Unaccounted Transactions Report),檢查本期是否存在未入賬的事務。該報表可同時顯示應付發票和付款,只要未入帳,全部都會顯示,並說明其原因,目前處理於何狀態。
 

5、創建會計科目

p通過提交請求“創建會計科目”(create accounting),將應付業務創建會計科目(參數“終止日期”輸入本期最后一天)。 

6、將應付業務傳送到總賬

p如果在提交“創建會計科目”時,“傳送至Oracle General Ledger”選擇“是”,則直接將憑證傳送到總帳模塊。否則,需要提交請求“將日記帳分錄傳送至GL”;
p請注意從輸出文件中獲得相關的信息,以幫助復核日記帳的生成情況。
7、在總賬中過賬應付來源的憑證
p在總賬中將所有來源於應付的業務全部過賬,以更新賬戶余額。
 

8、確認及核對供應商余額

p在應付模塊運行“CUX:供應商余額明細表”(或“帳戶分析報表”Account Analysis Report),在總帳模塊運行“試算表 trail balance”,檢查應付負債科目與總賬負債科目余額是否相等(必要時,可與供應商對帳);
p注意:建議應付與總賬的對賬在總賬未進行期末重估時進行。
9、應付傳送至資產
在完成上述的應付業務傳送總帳后,將應付中涉及資產的內容傳送至資產接口,通過提交請求“創建成批增加 create massive addition” 

10、關閉應付本期期間

p到月末或下月月初,為防止用戶將應付業務入錯期間,需要將相應應付會計期關閉。
p將期間狀態選擇為“關閉”,然后保存;在保存時,系統會自動檢查是否有例外存在,例外包括未生成分錄的發票與付款,以及未傳送總帳的應付分錄,若存在,則按前述方式進行處理,然后再進行應付期間的關閉。
11、檢查本期應付發票的裝訂情況(可選步驟、視具體憑證裝訂解決方案而定)
p檢查本期應付發票的裝訂情況,是否按序號整理存放。
12、檢查本期付款單據的裝訂情況(可選步驟、視具體憑證裝訂解決方案而定)
p檢查本期付款單據的裝訂情況,是否按序號整理存放。

 

序號

需核對的科目

科目示例

可用到的主要標准報表

常用的開發報表

1

應付帳款類科目

如應付帳款、其他應付款

帳戶分析報表

CUX:供應商發票余額明細表

2

預付帳款類科目

如預付帳款、其他應收款

帳戶分析報表

預付款狀態報表

CUX:供應商預付款余額表

 

3

應計負債

如應付帳款-暫估

未開票接收報表

CUX:應付暫估余額明細報表

4

進行稅

如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帳戶分析報表

 

CUX:進項稅核對報表

 

應付模塊的對帳-日常操作要求

 

為了保證“應付帳款”和“預付帳款”科目正確地體現供應商余額,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n不得在發票的分配行中輸入“應付帳款”科目;

 
n不得在非預付款發票的分配行中輸入“預付帳款”科目;
 
n檢查在供應商上定義的“應付”和“預付”類科目;建議員工供應商與外部供應商的“應付”和“預付”類科目有所區別,使“應付帳款”、“預付帳款”科目體現公司實際外部債權債務。


采購模塊詳細結帳流程
 

1、業務上確認本期采購訂單是否錄入完畢
2、業務上確認本期已到貨采購訂單均已接收

 

3、檢查是否存在已接收但未入庫的物料

p在接收事務處理(Receiving Transactions)界面查找已接收但未入庫的物料。

 

4、關閉采購本期期間

p如果當前的采購及接收業務已經完成,則關閉相應的采購會計期,以防止在需關閉期間內繼續采購訂單和接收的業務。


庫存模塊詳細結帳流程(標准成本下)
 
n1、輸入所有的庫存事務處理
p業務上請確保輸入期間內的所有事務處理,並將當月的入庫、出庫憑證裝訂成冊,以便日后復查。

 

n2、進行庫存盤點
p確保當期所有的庫存事務都已正確並無一遺漏地錄入進系統后,對倉庫進行盤點並根據盤點結果(審批后)在系統中作相應數量調整。
 
n3、制造件成本卷積
p運行請求,卷積制造件的標准成本。

 

n4、標准成本更新
p運行請求,進行標准成本的更新,將Pending成本更新到Frozen成本。

 

n5、檢查是否存在零成本的物料事務處理(可選步驟,視具體解決方案而定)
 
n6、修改截止期設置(可選步驟,視具體解決方案而定)
p修改庫存組織上設置的截止期,將其改為結帳月份的最后一天,例如,進行2008年5月份的月結時,將其改為“2008-05-31 23:59:59”,以便系統自動產生庫存相關的會計分錄。
 


  

n7、核對存貨和在制品的事務處理接口
p檢查庫存事務處理開放接口、待定庫存事務處理,未核算成本事務處理等。

 

n8、將事務分配傳送至總帳並過帳
p將給定期間的匯總庫存/在制品活動傳送至總帳接口,然后在總帳模塊使用“日記帳導入”將此信息傳送至總帳。

 

n9、核對期末存貨價值和總賬相關科目值
p使用“CUX:收發存報表”(或庫存值報表)與總賬原材料、庫存商品帳戶余額核對。

 

n10、關閉庫存本期期間
p在打開下一個會計期前,需要先將當期的庫存會計期關閉,以免將庫存事業處理入錯期間。
p庫存會計期的控制是按庫存組織控制的,要分別按庫存組織進行關閉和打開。
p在關閉庫存會計期前需要確認當期的庫存事務處理已全部完成,然后進行關閉。
p庫存會計期一旦關閉,無法再打開。
p用庫存會計期界面關閉庫存期間,系統自動將匯總的事務處理日記賬傳送到總賬接口表。


庫存模塊(標准成本下)的對帳
 

序號

需核對的科目

科目示例

可用到的標准報表

常用的開發報表

1

庫存估價科目

如原材料、庫存商品

庫存值報表

CUX:收發存報表


庫存模塊詳細結帳流程(PAC成本下)
 

 

n1、輸入所有的庫存事務處理
p業務上請確保輸入期間內的所有事務處理,並將當月的入庫、出庫憑證裝訂成冊,以便日后復查。


 

n2、進行庫存盤點
p確保當期所有的庫存事務都已正確並無一遺漏地錄入進系統后,對倉庫進行盤點並根據盤點結果(審批后)在系統中作相應數量調整。
 
n3、核對存貨和在制品的事務處理接口
p檢查庫存事務處理開放接口、待定庫存事務處理,未核算成本事務處理等。 

注:1、有關PAC的結帳流程,在“PAC詳細結帳流程”部分再述;

2、由於在PAC下,一般用PAC進行帳務核算,庫存模塊(PAC成本下)的對帳在PAC部分闡述。


應收模塊詳細結帳流程
 

n運行自動開票程序
p運行自動開票程序,從OM模塊導入未開票記錄。


 

n2、檢查自動開票接口表有無錯誤記錄
p運行自動開票后如果有錯誤記錄未能導入形成發票,在接口表中將存留下來,並會標示錯誤。需要到接口表查看是否存在錯誤記錄,並根據錯誤原因修改設置,再重新導入發票。


 

n3、確認本期手工發票、收款業務全部完成
p從業務上確認本期手工發票、收款、收款核銷業務已全部處理完成。查看本月輸入的發票使用:事務處理登記表,查看當月錄入的收款使用:收款登記表。
 
n4、檢查是否存在未完成狀態的應收發票
p通過提交“未完成發票報表”,檢查是否存在未完成的發票。
 
n5、創建會計科目
p通過提交請求“創建會計科目”,將應收業務創建會計科目(參數“終止日期”輸入本期最后一天)。
 
n6、將應收業務傳送至總賬
p如果在提交“創建會計科目”時,“傳送至Oracle General Ledger”選擇“是”,則直接將憑證傳送到總帳模塊。否則,需要提交請求“將日記帳分錄傳送至GL”;
p請注意從輸出文件中獲得相關的信息,以幫助復核日記帳的生成情況。

 

n7、檢查未入賬的應收事務
p將應收業務傳送至總賬后,檢查是否存在未入賬的應收事務。檢查的方法是提交“未過賬項報表”。

 

n8、應收與總賬對賬
p在將全部應收業務傳送至總賬,待總賬中對應憑證過賬后,進行應收與總賬的對賬,以確保總賬和子模塊一致;
p對賬方法是:在總賬運行“試算表”,查看應收賬款余額;在應收模塊提交 “CUX:客戶余額明細報表”(或帳戶分析報表),用來核對應收帳款余額的明細;
p注意:建議應收與總賬的對賬在總賬未進行期末重估時進行。

 

9、關閉應收本期期間
 
n10、檢查本期應收發票的裝訂情況(可選步驟、視具體憑證裝訂解決方案而定)
p檢查本月應收發票的裝訂情況,是否按序號整理存放。

 

n11、檢查本期收款單據的裝訂情況(可選步驟、視具體憑證裝訂解決方案而定)
p檢查本月收款單據的裝訂情況,是否按序號整理存放。


 

序號

需核對的科目

科目示例

可用到的標准報表

常用的開發報表

1

應收帳款類科目科目

如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

帳戶分析報表

CUX:客戶余額明細報表

2

收入類科目

如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帳戶分析報表

 

CUX:銷項稅核對報表

3

應收票據相關科目

如應收票據

等待匯款的收款報表

收款等待銀行結算報表

 

4

銷項稅科目

如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帳戶分析報表

CUX:銷項稅核對報表

 

 

 

為了保證“應收帳款”科目正確地體現客戶余額,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n輸入發票的時候,不得在分配行中手工輸入“應收帳款”科目;
 
n保證“未核銷”、“記帳”、“未標識”類型處維護的科目是應收類往來科目,或者往來暫記科目;如果因為特殊業務的需要設置了其他帳戶,請務必檢查此類收款月末不存在未核銷的情況;


 

n檢查自動會計定義的來源處的相關帳戶,比如“應收帳款”來自於客戶地點,就必須嚴格保證客戶地點處的“應收帳款”維護的正確性。

資產模塊詳細結帳流程

 
n1、完成將要結賬期間的所有事務處理
p確定將要結賬期間的所有事務處理已入賬。一旦Oracle資產關閉一個折舊期間,該期間將不能再次打開。檢查確定不再有人進行事務處理,Oracle資產在運行“折舊”時,不允許事務處理數據錄入。

 

n2、分派所有的資產至分配行
p如果資產未被分派到分配行,則期末的折舊程序不能完成,期間也不能關閉。運行“未分配給任何成本中心的資產列表”報表可確定哪些資產未被分派到分配行。
 
n3、運行折舊
p對每個折舊賬簿而言,運行折舊的過程是獨立執行的。運行該程序時,Oracle資產自動計算所有資產的折舊,折舊運行完后,ORACLE會相應運行“日記帳分錄准備金分類賬報表”,相當於當期的折舊報表;
p在運行折舊時可選擇是否關閉折舊期間。如果選擇了關閉會計期間,則一旦開始運行折舊,將自動關閉當前折舊期間,並打開下個期間,(見上面第2條)但是,如果有資產未被分配,運行折舊就會結束,並出現錯誤信息。通過查看運行折舊請求輸出的日志文件,可知道哪項資產未分配,或通過查看請求表來查看折舊程序報表。然后分派未分配的資產,重新運行折舊過程。折舊將只針對於未運行部分的資產。
 
n4、生成分錄
p通過使用創建會計,在公司賬上可為總賬生成折舊費用分錄。在使用之前,確定指定的折舊賬簿和折舊期間已運行折舊程序。
pOracle資產用賬戶生成器生成會計科目組合以在總賬中生成分錄。Oracle資產默認為折舊費用生成全部細節分錄。Oracle資產使用資產轉移中命名的分配行的全部段值為折舊費用生成分錄。

 

n5、將傳送至總賬的日記賬過賬
p將傳送的日記賬復核后過賬,過賬后檢查“固定資產中轉”,“固定資產清理”等中轉科目的余額,檢查是否結平;
p運行本期間的“CUX:固定資產台帳”報表,核對“固定資產”和“累計折舊”等賬戶的余額是否相等。
 

序號

需核對的科目

科目示例

可用到的標准報表

常用的開發報表

1

固定資產成本科目

如固定資產

成本明細報表

成本匯總報表

CUX:固定資產台帳

2

累計折舊科目

如累計折舊

准備金明細報表

准備金匯總報表

 

CUX:固定資產台帳




PAC 關帳流程:

 

n1、檢查未記成本事務處理
p檢查未記成本事務處理,物料事務處理界面中“已核算成本”選擇“否”和“錯誤”,若存在記錄則需要查詢產生原因
 
n2、運行PAC相關請求

由成本核算員依次運行以下請求或者報表:

p運行Periodic Acquisition Cost Adjustment(可選),用以調整由於跨期發票匹配而產生的成本差異;
p運行Periodic Acquisition Cost,以獲取物料成本發生總額;
p運行Periodic Cost,以計算物料成本;
p運行Periodic Distributions,產生庫存事務處理相關分錄。


 

n3、更新資源和制造費用的費率
p確保所有的費用憑證錄入完畢后,運行CUX:制造費用計算表,根據實際費率在系統中做費率更新。
 
n4、運行銷售成本確認相關請求

      由成本核算員依次運行銷售成本確認相關的三個請求:

p記錄訂單管理事務處理;
p收集收入確認信息;
p生成銷貨成本確認事件。
 
n5、運行PAC月結請求,復核實際成本

        由成本核算員依次運行以下請求或者報表:

p運行Periodic Acquisition Cost Adjustment(可選),用以調整由於跨期發票匹配而產生的成本差異;
p運行Periodic Acquisition Cost,以獲取物料成本發生總額;
p運行Periodic Cost,以計算物料成本;
p運行Periodic Distributions,產生庫存事務處理相關分錄;
p如存在物料成本需要進行調整則對相關物料進行成本更新,並再依次運行以上請求或者報表。

 

n6、核對期末存貨價值和總賬相關科目值
p運行定期物料和接收分配匯總報表;檢查庫存相關賬戶的本期發生額;
p運行定期WIP分配匯總報表;檢查車間相關賬戶的本期發生額;
 
n7、關閉庫存本期期間
 
n8、關閉PAC期間,傳送至GL
p確認當期成本沒有問題后,才能關閉成本期間。成本期間一旦關閉,無法再次打開,只能在下一期間進行調整。關閉后,需要通過請求傳送至總帳模塊;
p在關閉PAC期間前,必須先關閉庫存期間,PAC期間的關閉是不分庫存組織的,以法人區分,所以如果要關閉某一個法人的會計期間則必須先關閉該法人下的所有庫存組織的期間。
 
PAC模塊對帳:


 

序號

需核對的科目

科目示例

可用到的標准報表

常用的開發報表

1

庫存估價類科目

如原材料、庫存商品

定期庫存值報表

定期物料和接收分配明細報表

定期物料和接收分配匯總報表

CUX:收發存報表

2

發出商品科目

如發出商品

 

 

CUX:發出商品明細報表

3

WIP類科目

如生產成本、資源吸收帳戶、制造費用吸收帳戶

WIP分配明細報表

WIP分配匯總報表

 

總帳模塊詳細結帳流程

 

 

n1、確認本月手工憑證完成
p確認本月手工憑證已全部錄入、審核、過賬。


 

n2、檢查各中轉科目余額是否為零
p在總賬模塊提交報表“試算表”,報表參數在“金額類型”上選“PTD”。如果發現中轉科目余額不為零,提交報表“試算表-明細”,同時使用賬戶余額查詢,查詢原因並調整。


 

n3、確認全部憑證過賬
pERP一系列標准報表余額不包括未過賬余額,在核對總賬余額之前需要確保所有日記賬已經過賬,確認全部憑證過賬以便能查詢賬戶余額和發生額。檢查是否有未過賬方法如下:
l1)通過“GL>日記帳>過賬”菜單查詢是否有未過賬
l2)通過“GL>日記帳>輸入”菜單進入,選擇“狀態”字段為“未過賬”來查看是否有未過賬憑證。
 
n4、定義期間匯率並進行期末匯率重估
p各個業務完成后,應進行期末外幣重估;
p對重估憑證復核后過賬。然后將重估的憑證沖銷在下月份。


 

5、運行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p提交FSG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並提交標准報表“試算表”,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核對。
 
n6、關閉總帳期間

 

n7、憑證打印與裝訂
p基本思路:原始單據按類別單獨裝訂,總賬錄入憑證打印后附上原始單據,子模塊憑證后附業務數據清單。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