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例模式:就是只有一個實例。
singleton pattern單例模式:確保某一個類在程序運行中只能生成一個實例,並提供一個訪問它的全局訪問點。這個類稱為單例類。如一個工程中,數據庫訪問對象只有一個,電腦的鼠標只能連接一個,操作系統只能有一個窗口管理器等,這時可以考慮使用單例模式。
眾所周知,c++中,類對象被創建時,編譯系統為對象分配內存空間,並自動調用構造函數,由構造函數完成成員的初始化工作,也就是說使用構造函數來初始化對象。
1、那么我們需要把構造函數設置為私有的 private,這樣可以禁止別人使用構造函數創建其他的實例。
2、又單例類要一直向系統提供這個實例,那么,需要聲明它為靜態的實例成員,在需要的時候,才創建該實例。
3、且應該把這個靜態成員設置為 null,在一個public 的方法里去判斷,只有在靜態實例成員為 null,也就是沒有被初始化的時候,才去初始化它,且只被初始化一次。
通常我們可以讓一個全局變量使得一個對象被訪問,但它不能阻止你實例化多個對象。如果采用全局或者靜態變量的方式,會影響封裝性,難以保證別的代碼不會對全局變量造成影響。
一個最好的辦法是,讓類自身負責保存它的唯一實例。這個類可以保證沒有其他實例可以被創建,並且它可以提供一個訪問該實例的方法,單例模式比全局對象好還包括,單例類可以繼承。
單例模式又分為兩種基本的情形:餓漢式和懶漢式
直接在靜態區初始化 instance,然后通過 get 方法返回,這樣這個類每次直接先生成一個對象,好像好久沒吃飯的餓漢子,急着吃飯一樣,急切的 new 對象,這叫做餓漢式單例類。或者是在 get 方法中才 new instance,然后返回這個對象,和懶漢字一樣,不主動做事,需要調用 get 方法的時候,才 new 對象,這就叫做懶漢式單例類。
如下是懶漢式單例類
1 //單例模式示例 2 class Singleton 3 { 4 public: 5 static Singleton * getInstance() 6 { 7 if (instance == NULL) { 8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9 } 10 11 return instance; 12 } 13 14 private: 15 //私有的構造函數,防止外人私自調用 16 Singleton() 17 { 18 cout << "實例化了" << count << "個對象!" << endl; 19 count++; 20 } 21 //聲明一個靜態實例,靜態函數只能使用靜態的數據成員。整個類中靜態成員只有一個實例,通常在實現源文件中被初始化。 22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23 //記錄實例化的對象 24 int count = 1; 25 }; 26 27 Singleton * Singleton::instance = NULL; 28 29 int main(void) 30 { 31 Singleton::getInstance(); 32 Singleton::getInstance(); 33 Singleton::getInstance(); 34 Singleton::getInstance(); 35 36 return 0; 37 }
實例化了1個對象!
Program ended with exit code: 0
小結:
懶漢式單例模式是用時間換取控件,餓漢式單例模式,是用空間換取時間。
繼續分析,考慮多線程下的懶漢式單例模式
上述代碼在單線程的情況下,運行正常,但是遇到了多線程就出問題,假設有兩個線程同時運行了這個單例類,同時運行到了判斷 if 語句,並且當時,instance 實例確實沒有被初始化呢,那么兩個線程都會去運行並創建實例,此時就不滿足單例類的要求了。那么我們需要寫上線程同步的功能。
1 //考慮到多線程情形下的單例模式 2 class Singleton 3 { 4 public: 5 //get 方法 6 static Singleton * getInstance(){ 7 //聯系互斥信號量機制,給代碼加鎖 8 lock(); 9 //判斷 null 10 if (NULL == instance) { 11 //判斷類沒有生成對象,才實例化對象,否則不再實例化 12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13 } 14 //使用完畢,解鎖 15 unlock(); 16 //返回一個實例化的對象 17 return instance; 18 } 19 private: 20 //聲明對象計數器 21 int count = 0; 22 //聲明一個靜態的實例 23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24 //私有構造函數 25 Singleton(){ 26 count++; 27 cout << "實例化了" << count << "個對象!" << endl; 28 } 29 }; 30 //初始化 instance 31 Singleton * Singleton::instance = NULL;
此時,還是有 ab 兩個線程來運行這個單例類,由於在同一時刻,只有一個線程能拿到同步鎖(互斥信號量機制),a 拿到了同步鎖,b 只能等待,如果 a發現實例還沒創建,a 就會創建一個實例,創建完畢,a 釋放同步鎖,然后 b 才能拿到同步鎖,繼續運行接下來的代碼,b 發現 a 線程運行的時候,已經生成了一個實例,b 線程就不會重復創建實例了,這樣就保證了我們在多線程環境中只能得到一個實例。
繼續分析多線程下的懶漢式單例模式
代碼中,每次 get 方法中,得到 instance,都要判斷是否為空,且判斷是否為空之前,都要先加同步鎖,如果線程很多的時候,就要先等待加了同步鎖的線程運行完畢,才能繼續判斷余下的線程,這樣就會造成大量線程的阻塞,且加鎖是個非常消耗時間的過程,應該盡量避免(除非很有必要的時候)。可行的辦法是,雙重判斷方法。
因為,只是在實例還沒有創建的時候,需要加鎖判斷,保證每次只有一個線程創建實例,而當實例已經創建之后,其實就不需要加鎖操作了。
雙重判斷的線程安全的懶漢式單例模式
1 class Singleton 2 { 3 public: 4 //get 方法 5 static Singleton * getInstance(){ 6 //先判斷一次 null,只有 null 的時候需要加鎖,其他的時候,其實不需要加鎖 7 if (NULL == instance) { 8 //聯系互斥信號量機制,給代碼加鎖 9 lock(); 10 //然后再次判斷 null 11 if (NULL == instance) { 12 //判斷類沒有生成對象,才實例化對象,否則不再實例化 13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14 } 15 //使用完畢,解鎖 16 unlock(); 17 } 18 //返回一個實例化的對象 19 return instance; 20 } 21 private: 22 //聲明對象計數器 23 int count = 0; 24 //聲明一個靜態的實例 25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26 //私有構造函數 27 Singleton(){ 28 count++; 29 cout << "實例化了" << count << "個對象!" << endl; 30 } 31 }; 32 //初始化 instance 33 Singleton * Singleton::instance = NULL;
這樣的雙重檢測機制,提高了單例模式在多線程下的效率,因為這樣的代碼,只需要在第一次創建實例的時候,需要加鎖,其他的時候,線程無需排隊等待加鎖之后,再去判斷了,比較高效。
再看餓漢式的單例模式,之前看了懶漢式的單例類,是線程不安全的,通過加鎖(雙重鎖),實現線程安全
回憶餓漢式單例類:直接在靜態區初始化 instance,然后通過 get 方法返回,這樣這個類每次直接先生成一個對象,好像好久沒吃飯的餓漢子,急着吃飯一樣,急切的 new 對象,這叫做餓漢式單例類。
1 class Singleton 2 { 3 public: 4 //get 方法 5 static Singleton * getInstance(){ 6 //返回一個實例化的對象 7 return instance; 8 } 9 private: 10 //聲明一個靜態的實例 11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12 //私有構造函數 13 Singleton(){ 14 15 } 16 }; 17 //每次先直接實例化instance,get 方法直接返回這個實例 18 Singleton * Singleton::instance = new Singleton();
注意:靜態初始化實例可以保證線程安全,因為靜態實例初始化在程序開始時進入主函數之前,就由主線程以單線程方式完成了初始化!餓漢式的單例類,也就是靜態初始化實例保證其線程安全性,故在性能需求較高時,應使用這種模式,避免頻繁的鎖爭奪。
繼續看單例模式
上面的單例模式沒有 destory() 方法,也就是說,貌似上面的單例類沒有主動析構這個唯一實例!然而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在程序結束之后,該單例對象沒有delete,導致內存泄露!下面是一些大神的方法:一個妥善的方法是讓這個類自己知道在合適的時候把自己刪除,或者說把刪除自己的操作掛在操作系統中的某個合適的點上,使其在恰當的時候被自動執行。
我們知道,程序在結束的時候,系統會自動析構所有的全局變量。事實上,系統也會析構所有的類的靜態成員變量,就像這些靜態成員也是全局變量一樣。如果在類的析構行為中有必須的操作,比如關閉文件,釋放外部資源,那么上面的代碼無法實現這個要求。我們需要一種方法,正常的刪除該實例。利用這些特征,我們可以在單例類中定義一個這樣的靜態成員變量,而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在析構函數中刪除單例類的實例。如下面的代碼中的Garbage類:
1 class Singleton 2 { 3 public: 4 //get 方法 5 static Singleton * getInstance(){ 6 //判斷單例否 7 if (NULL == instance) { 8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9 } 10 //返回一個實例化的對象 11 return instance; 12 } 13 //c++ 嵌套的內部類,作用是刪除單例類對象,Garbage被定義為Singleton的內嵌類,以防該類被在其他地方濫用。 14 class Garbage 15 { 16 public: 17 ~Garbage(){ 18 if (Singleton::instance != NULL) { 19 cout << "單例類的唯一實例被析構了" << endl; 20 delete Singleton::instance; 21 } 22 } 23 }; 24 25 private: 26 //單例類中聲明一個觸發垃圾回收類的靜態成員變量,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在析構函數中刪除單例類的實例,利用程序在結束時析構全局變量的特性,選擇最終的釋放時機; 27 static Garbage garbage; 28 //聲明一個靜態的實例 29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30 //單例類的私有構造函數 31 Singleton(){ 32 cout << "調用了單例類的構造函數" << endl; 33 } 34 //單例類的私有析構函數 35 ~Singleton(){ 36 cout << "調用了單例類的析構函數" << endl; 37 } 38 }; 39 //初始化內部的靜態變量,目睹是啟動刪除的析構函數,如果不初始化,就不會被析構 40 //內部類可以訪問外部類的私有成員,外部類不能訪問內部類的私有成員! 41 Singleton::Garbage Singleton::garbage; 42 //初始化instance為 null 43 Singleton * Singleton::instance = NULL; 44 45 int main(void) 46 { 47 Singleton *a = Singleton::getInstance(); 48 Singleton *b = Singleton::getInstance(); 49 Singleton *c = Singleton::getInstance(); 50 51 if (a == b) { 52 cout << "a = b" << endl; 53 } 54 55 return 0; 56 }
調用了單例類的構造函數
a = b
單例類的唯一實例被析構了
調用了單例類的析構函數
Program ended with exit code: 0
類Garbage被定義為Singleton的內嵌類,以防該類在其他地方濫用,程序運行結束時,系統會調用Singleton的靜態成員garbage的析構函數,該析構函數會刪除單例的唯一實例,使用這種方法釋放單例對象有以下特征:
1、在單例類內部定義專有的嵌套類;
2、在單例類內定義私有的專門用於釋放的靜態成員;
3、利用程序在結束時析構全局變量的特性,選擇最終的釋放時機;
4、使用單例的代碼不需要任何操作,不必關心對象的釋放。
其實,繼續想單例類的實現,有的人會這樣做:
在程序結束時調一個專門的方法,這個方法里判斷實例對象是否為 null,如果不為 null,就對返回的指針掉用delete操作。這樣做可以實現刪除單例的功能,但不僅很丑陋,而且容易出錯。因為這樣的附加代碼很容易被忘記,而且也很難保證在delete之后,沒有代碼再調用GetInstance函數。不推薦直接的刪除方法。
繼續查看單例模式:單例模式在實際開發過程中是很有用的,單例模式的特征總結:
1、一個類只有一個實例
2、提供一個全局訪問點
3、禁止拷貝
逐個分析:
1、實現只有一個實例,需要做的事情:將構造函數聲明為私有
2、提供一個全局訪問點,需要做的事情:類中創建靜態成員和靜態成員方法
3、禁止拷貝:把拷貝構造函數聲明為私有,並且不提供實現,將賦值運算符聲明為私有,防止對象的賦值
完整的單例類實現代碼如下: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get 方法 static Singleton * getInstance(){ if (NULL == instance) { lock(); //判斷單例否 if (NULL == instance)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unlock(); } //返回一個實例化的對象 return instance; } //c++ 嵌套的內部類,作用是刪除單例類對象,Garbage被定義為Singleton的私有內嵌類,以防該類被在其他地方濫用。 class Garbage { public: ~Garbage(){ if (Singleton::instance != NULL) { cout << "單例類的唯一實例被析構了" << endl; delete Singleton::instance; } } }; private: //單例類中定義一個這樣的靜態成員變量,而它的唯一工作就是在析構函數中刪除單例類的實例,利用程序在結束時析構全局變量的特性,選擇最終的釋放時機; static Garbage garbage; //聲明一個靜態的實例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單例類的私有構造函數 Singleton(){ cout << "調用了單例類的構造函數" << endl; } //單例類的私有析構函數 ~Singleton(){ cout << "調用了單例類的析構函數" << endl; } //把拷貝構造函數聲明為私有,就可以禁止外人拷貝對象,也不用實現它,聲明私有即可 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 //把賦值運算符重載為私有的,防止對象之間的賦值操作 Singleton & operator=(const Singleton &other); }; //初始化內部似有淚的靜態變量,目睹是啟動刪除的析構函數,如果不初始化,就不會被析構 //內部類可以訪問外部類的私有成員,外部類不能訪問內部類的私有成員! Singleton::Garbage Singleton::garbage; //初始化instance為 null Singleton * Singleton::instance = NULL; int main(void) { Singleton *a = Singleton::getInstance(); Singleton *b = Singleton::getInstance(); Singleton *c = Singleton::getInstance(); if (a == b) { cout << "a = b" << endl; } return 0; }
單例類de測試,兩個方法:
1、實例化多個對象,看調用了幾次構造函數,如果只調用一次,說明只創建一個實例
2、單步跟蹤,查看對象的地址,是否一樣,一樣則為一個對象
歡迎關注
dashuai的博客是終身學習踐行者,大廠程序員,且專注於工作經驗、學習筆記的分享和日常吐槽,包括但不限於互聯網行業,附帶分享一些PDF電子書,資料,幫忙內推,歡迎拍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