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三月份開始,陸陸續續帶了一些新人,大部分是實習生,在這里總結一下,談談感想。
這里首先從最有爭議的一點談起,就是學歷,就是本科和專科和其他。
本科生,腦子還挺聰明,問東問西,總帶着新奇感,當然有些問題是一些網上的大問題,比如:哪種語言好,各種語言的特點,性能優化等等,當然,談談這些問題,有這些問題意識也挺好,我也很愉快的給他解答(自己也不是很懂很懂),在分配任務的時候,也是哪里有疑問就問,在碼代碼的時候,也是一有問題就找你。但是本科生就有些扯高氣揚,總有種很沖的感覺,特別是得知和他一起進來的時候是個專科生或者其他學歷的同事時,他們合作時就顯得特別不情願。本科生的代碼也是提交的很快的,但小錯誤卻是滿地都是,感覺他們能寫,知道怎么干,就是總是不細心,可能是真的有點浮躁,急功近利,想把其他新進來的新同事都比下去。這些,我都能夠理解,起初,也並不會有其他想法,更不會生氣,只是多引導,誰不曾這么過?
專科生,反應稍微慢點,跟他講,就只會點頭,跟他們講解完問題或交代完任務的時候,我都會問一遍“清楚了么?不清楚的話,我再講一遍,寫代碼的過程中有任何問題,也是可以問的。”很多時候,他們有問題,倒是先會去谷歌百度的,這點挺好的。問的問題也是很實際的,就是在寫代碼中解決不了的問題,其他的問題一概不問。提交代碼比較慢,但問題稍微也比較少。專科生就比較實在,話也少,也比較低調,做好本分工作,像個黃牛似得,悶悶地干活。這些也都能夠理解,可能是專科生自認為學歷比本科生低一點,找工作不容易,所以比較謹慎低調,先默默干活,等自己有實力牛逼的時候,再牛逼,管他啥學歷。哈哈,不知道,這算不算自己意淫。。。。。。。。。
其他學歷,反應還要稍微慢點,跟他講,看他似乎沒理解似得,所以我就會講的比較慢,一點一點的講,盡量講的詳細一點,當然,也會問他“聽懂了么?不懂我再講一遍?”很多代碼也是給他參考,給他例子。沒有代碼參考或例子,就會寫點偽代碼參考一下。提交代碼的時候,也是有功能沒理解的時候或者代碼錯誤很多的時候。有的時候,代碼又會比本科和專科的代碼還好一點。功能理解錯誤會忍不住生氣,但也只是一時的,當時就覺得自己講的比較清楚了,又問了他有沒有問題的。但之后,又會反思,會不會是自己講的方式有問題,最后還是耐心的講了一遍,又讓他講了一遍,確認沒問題了,才繼續讓他做。
這是三種類型的新人,對待新人,我都是希望能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不為別的,就是因為自己當初剛剛邁入公司時,也是剛剛踏入社會,一個毛頭小子,多么希望有人能幫助。當然,很幸運的是,我老大對我就挺好的,一直這么幫助着我,照顧着我,我從心底感激他。也就是因為這,所以我也是盡量把新人帶好,不辜負老大的看重。
對本科生,我的措施是多進行引導,言傳身教,做程序的人千萬不可浮躁,漂浮在半空中的心,始終寫不了接地氣的代碼。而當一有錯誤的時候,我都是叫過來,叫他看着我是怎么改的,然后自己根據印象來再改一遍,發給我,我看一下。
對專科生,我的措施是讓他大膽一點,融入我們這個集體中,每次開會和講課,簡單一點的問題,我都是盡量叫專科生回答問題,回答正確的時候,給他們鼓勵 ,代碼也是叫過來,看着我改,也是憑印象改自己的代碼,但要求沒有本科生那么高。
對其他學歷的,則是多搞一些簡單的功能代碼叫他寫,在集體活動的時候,盡量和他們接觸,因為只有在這種的時候,他們才能不再有心理負擔,在公司里,還是會有一點心理負擔,所表現出來的多多少少有些保守,在開會和講課,簡單的問題也會叫他們回答,也會鼓勵他們,有時候,即使是不回答問題,也是會鼓勵他們。在私底下,依然會對他們鼓勁加油,同時督促他們上班時間外花多一些時間到學習程序中去,白天謀生存,晚上謀發展,生活就是這樣噠。
三種類型的新人,雖然學歷、基礎、能力有差別,但都不能帶着有色的眼睛看他們。這是我一直告誡自己的話。誰不曾有這個經歷,誰不曾懷着對社會的無限猜測走出校門,誰不曾揣着幾張簡歷忐忑的進入一個公司又一個公司的面試地點,誰不曾懷着對公司的好奇和祈禱遇到一個好老師而走進公司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