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圖像中基本概念:色調、色相、飽和度、對比度、亮度 (轉)


理解圖像中基本概念:色調、色相、飽和度、對比度、亮度  

轉自http://nickandmiles.blog.163.com/blog/static/2342212320142724535318/

 
 
理解圖像中基本概念:色調、色相、飽和度、對比度、亮度
對比度:
對比度指不同顏色之間的差別。對比度越大,不同顏色之間的反差越大,即所謂黑白分明,對比度過大,圖像就會顯得很刺眼。對比度越小,不同顏色之間的反差就越小。
亮度:
亮度指照射在景物或圖像上光線的明暗程度。圖像亮度增加時,就會顯得耀眼或刺眼,亮度越小時,圖像就會顯得灰暗。
色調:
色調是各種圖像色彩模式下原色的明暗程度,級別范圍從0到255,共256級色調。例如對灰度圖像,當色調級別為255時,就是白色,當級別為0時,就是黑色,中間是各種程度不同的灰色。在RGB模式中,色調代表紅、綠、藍三種原色的明暗程度,對綠色就有淡綠、淺綠、深綠等不同的色調。
色調是指色彩外觀的基本傾向。在明度、純度、色相這三個要素中,某種因素起主導作有用,可以稱之為某種色調
色相:
色相就是顏色,調整色相就是調整景物的顏色,例如,彩虹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組成,那么它就有七種色相。顧名思義即各類色彩的相貌稱謂,如大紅、普藍、檸檬黃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區別各種不同色彩的最准確的標准。事實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顏色都有色相的屬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間色和復色來構成的
飽和度:
飽和度是指圖像顏色的濃度。飽和度越高,顏色越飽滿,即所謂的青翠欲滴的感覺。飽和度越低,顏色就會顯得越陳舊、慘淡,飽和度為0時,圖像就為灰度圖像。可以通過調整電視機的飽和度來進一步理解飽和度的概念。
 
在圖像處理中,常見的顏色模型包括HSB(色相、飽和度、亮度)、RGB(紅色、綠色、藍色)、CMYK(青色、品紅、黃色、黑色)和CIE L*a*b*等,因此,相應的顏色模式也就有RGB、CMYK、Lab等。在HSB顏色模型中,色相、飽和度、亮度是對圖像屬性的基本描述。
   色相或者色調(Hue)是從物體反射或透過物體傳播的顏色。在0°到360°的標准色輪上,按位置度量色相。通常情況下,色相由顏色名稱標識,如紅色、橙色或綠色。
   飽和度(Saturation,又稱彩度)是指顏色的強度或純度。飽和度表示色相中灰色分量所占的比例,它使用從0%(灰色)至100%(完全飽和)的百分比來度量。在標准色輪上,飽和度從中心到邊緣遞增。
   亮度(Brightness或者intensity)是顏色的相對明暗程度,通常使用從0%(黑色)至100%(白色)的百分比來度量
 
   圖像的色調通常是指圖像的整體明暗度,例如,如果圖像亮部像素較多的話,則圖像整體上看起來較為明快。反之,如果圖像中暗部像素較多的話,則圖像整體上看起來較為昏暗。對於彩色圖像而言,圖像具有多個色調。通過調整不同顏色通道的色調,可對圖像進行細微的調整。
   在圖像處理的各種顏色模型中,HSB模型以人類對顏色的感覺為基礎,描述了顏色的3種基本特性。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