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 ASCii unicode UTF8 之間的轉換


先看下規則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7/10/ascii_unicode_and_utf-8.html

字符編碼筆記:ASCII,Unicode和UTF-8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07年10月28日

今天中午,我突然想搞清楚Unicode和UTF-8之間的關系,於是就開始在網上查資料。

結果,這個問題比我想象的復雜,從午飯后一直看到晚上9點,才算初步搞清楚。

下面就是我的筆記,主要用來整理自己的思路。但是,我盡量試圖寫得通俗易懂,希望能對其他朋友有用。畢竟,字符編碼是計算機技術的基石,想要熟練使用計算機,就必須懂得一點字符編碼的知識。

1. ASCII碼

我們知道,在計算機內部,所有的信息最終都表示為一個二進制的字符串。每一個二進制位(bit)有0和1兩種狀態,因此八個二進制位就可以組合出 256種狀態,這被稱為一個字節(byte)。也就是說,一個字節一共可以用來表示256種不同的狀態,每一個狀態對應一個符號,就是256個符號,從 0000000到11111111。

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制定了一套字符編碼,對英語字符與二進制位之間的關系,做了統一規定。這被稱為ASCII碼,一直沿用至今。

ASCII碼一共規定了128個字符的編碼,比如空格"SPACE"是32(二進制00100000),大寫的字母A是65(二進制01000001)。這128個符號(包括32個不能打印出來的控制符號),只占用了一個字節的后面7位,最前面的1位統一規定為0。

2、非ASCII編碼

英語用128個符號編碼就夠了,但是用來表示其他語言,128個符號是不夠的。比如,在法語中,字母上方有注音符號,它就無法用ASCII碼表示。 於是,一些歐洲國家就決定,利用字節中閑置的最高位編入新的符號。比如,法語中的é的編碼為130(二進制10000010)。這樣一來,這些歐洲國家使 用的編碼體系,可以表示最多256個符號。

但是,這里又出現了新的問題。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字母,因此,哪怕它們都使用256個符號的編碼方式,代表的字母卻不一樣。比如,130在法語編碼 中代表了é,在希伯來語編碼中卻代表了字母Gimel (ג),在俄語編碼中又會代表另一個符號。但是不管怎樣,所有這些編碼方式中,0--127表示的符號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是128--255的這一段。

至於亞洲國家的文字,使用的符號就更多了,漢字就多達10萬左右。一個字節只能表示256種符號,肯定是不夠的,就必須使用多個字節表達一個符號。 比如,簡體中文常見的編碼方式是GB2312,使用兩個字節表示一個漢字,所以理論上最多可以表示256x256=65536個符號。

中文編碼的問題需要專文討論,這篇筆記不涉及。這里只指出,雖然都是用多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但是GB類的漢字編碼與后文的Unicode和UTF-8是毫無關系的。

3.Unicode

正如上一節所說,世界上存在着多種編碼方式,同一個二進制數字可以被解釋成不同的符號。因此,要想打開一個文本文件,就必須知道它的編碼方式,否則用錯誤的編碼方式解讀,就會出現亂碼。為什么電子郵件常常出現亂碼?就是因為發信人和收信人使用的編碼方式不一樣。

可以想象,如果有一種編碼,將世界上所有的符號都納入其中。每一個符號都給予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那么亂碼問題就會消失。這就是Unicode,就像它的名字都表示的,這是一種所有符號的編碼。

Unicode當然是一個很大的集合,現在的規模可以容納100多萬個符號。每個符號的編碼都不一樣,比如,U+0639表示阿拉伯字母Ain,U+0041表示英語的大寫字母A,U+4E25表示漢字"嚴"。具體的符號對應表,可以查詢unicode.org,或者專門的漢字對應表

4. Unicode的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Unicode只是一個符號集,它只規定了符號的二進制代碼,卻沒有規定這個二進制代碼應該如何存儲。

比如,漢字"嚴"的unicode是十六進制數4E25,轉換成二進制數足足有15位(100111000100101),也就是說這個符號的表示至少需要2個字節。表示其他更大的符號,可能需要3個字節或者4個字節,甚至更多。

這里就有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才能區別Unicode和ASCII?計算機怎么知道三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而不是分別表示三個符號 呢?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已經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個字節表示就夠了,如果Unicode統一規定,每個符號用三個或四個字節表示,那么每個英文字母前都必 然有二到三個字節是0,這對於存儲來說是極大的浪費,文本文件的大小會因此大出二三倍,這是無法接受的。

它們造成的結果是:1)出現了Unicode的多種存儲方式,也就是說有許多種不同的二進制格式,可以用來表示Unicode。2)Unicode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推廣,直到互聯網的出現。

5.UTF-8

互聯網的普及,強烈要求出現一種統一的編碼方式。UTF-8就是在互聯網上使用最廣的一種Unicode的實現方式。其他實現方式還包括UTF-16(字符用兩個字節或四個字節表示)和UTF-32(字符用四個字節表示),不過在互聯網上基本不用。重復一遍,這里的關系是,UTF-8是Unicode的實現方式之一。

UTF-8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一種變長的編碼方式。它可以使用1~4個字節表示一個符號,根據不同的符號而變化字節長度。

UTF-8的編碼規則很簡單,只有二條:

1)對於單字節的符號,字節的第一位設為0,后面7位為這個符號的unicode碼。因此對於英語字母,UTF-8編碼和ASCII碼是相同的。

2)對於n字節的符號(n>1),第一個字節的前n位都設為1,第n+1位設為0,后面字節的前兩位一律設為10。剩下的沒有提及的二進制位,全部為這個符號的unicode碼。

下表總結了編碼規則,字母x表示可用編碼的位。

Unicode符號范圍 | UTF-8編碼方式
(十六進制) | (二進制)
--------------------+---------------------------------------------
0000 0000-0000 007F |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跟據上表,解讀UTF-8編碼非常簡單。如果一個字節的第一位是0,則這個字節單獨就是一個字符;如果第一位是1,則連續有多少個1,就表示當前字符占用多少個字節。

下面,還是以漢字"嚴"為例,演示如何實現UTF-8編碼。

已知"嚴"的unicode是4E25(100111000100101),根據上表,可以發現4E25處在第三行的范圍內(0000 0800-0000 FFFF),因此"嚴"的UTF-8編碼需要三個字節,即格式是"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然后,從"嚴"的最后一個二進制位開始,依次從后向前填入格式中的x,多出的位補0。這樣就得到了,"嚴"的UTF-8編碼 是"11100100 10111000 10100101",轉換成十六進制就是E4B8A5。

6. Unicode與UTF-8之間的轉換

通過上一節的例子,可以看到"嚴"的Unicode碼是4E25,UTF-8編碼是E4B8A5,兩者是不一樣的。它們之間的轉換可以通過程序實現。

在Windows平台下,有一個最簡單的轉化方法,就是使用內置的記事本小程序Notepad.exe。打開文件后,點擊"文件"菜單中的"另存為"命令,會跳出一個對話框,在最底部有一個"編碼"的下拉條。

bg2007102801.jpg

里面有四個選項:ANSI,Unicode,Unicode big endian 和 UTF-8。

1)ANSI是默認的編碼方式。對於英文文件是ASCII編碼,對於簡體中文文件是GB2312編碼(只針對Windows簡體中文版,如果是繁體中文版會采用Big5碼)。

2)Unicode編碼指的是UCS-2編碼方式,即直接用兩個字節存入字符的Unicode碼。這個選項用的little endian格式。

3)Unicode big endian編碼與上一個選項相對應。我在下一節會解釋little endian和big endian的涵義。

4)UTF-8編碼,也就是上一節談到的編碼方法。

選擇完"編碼方式"后,點擊"保存"按鈕,文件的編碼方式就立刻轉換好了。

7. Little endian和Big endian

上一節已經提到,Unicode碼可以采用UCS-2格式直接存儲。以漢字"嚴"為例,Unicode碼是4E25,需要用兩個字節存儲,一個字節 是4E,另一個字節是25。存儲的時候,4E在前,25在后,就是Big endian方式;25在前,4E在后,就是Little endian方式。

這兩個古怪的名稱來自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在該書中,小人國里爆發了內戰,戰爭起因是人們爭論,吃雞蛋時究竟是從大頭(Big- Endian)敲開還是從小頭(Little-Endian)敲開。為了這件事情,前后爆發了六次戰爭,一個皇帝送了命,另一個皇帝丟了王位。

因此,第一個字節在前,就是"大頭方式"(Big endian),第二個字節在前就是"小頭方式"(Little endian)。

那么很自然的,就會出現一個問題:計算機怎么知道某一個文件到底采用哪一種方式編碼?

Unicode規范中定義,每一個文件的最前面分別加入一個表示編碼順序的字符,這個字符的名字叫做"零寬度非換行空格"(ZERO WIDTH NO-BREAK SPACE),用FEFF表示。這正好是兩個字節,而且FF比FE大1。

如果一個文本文件的頭兩個字節是FE FF,就表示該文件采用大頭方式;如果頭兩個字節是FF FE,就表示該文件采用小頭方式。

8. 實例

下面,舉一個實例。

打開"記事本"程序Notepad.exe,新建一個文本文件,內容就是一個"嚴"字,依次采用ANSI,Unicode,Unicode big endian 和 UTF-8編碼方式保存。

然后,用文本編輯軟件UltraEdit中的"十六進制功能",觀察該文件的內部編碼方式。

1)ANSI:文件的編碼就是兩個字節"D1 CF",這正是"嚴"的GB2312編碼,這也暗示GB2312是采用大頭方式存儲的。

2)Unicode:編碼是四個字節"FF FE 25 4E",其中"FF FE"表明是小頭方式存儲,真正的編碼是4E25。

3)Unicode big endian:編碼是四個字節"FE FF 4E 25",其中"FE FF"表明是大頭方式存儲。

4)UTF-8:編碼是六個字節"EF BB BF E4 B8 A5",前三個字節"EF BB BF"表示這是UTF-8編碼,后三個"E4B8A5"就是"嚴"的具體編碼,它的存儲順序與編碼順序是一致的。

9. 延伸閱讀

* The Absolute Minimum Every Software Developer Absolutely, Positively Must Know About Unicode and Character Sets(關於字符集的最基本知識)

* 談談Unicode編碼

* RFC3629:UTF-8, a transformation format of ISO 10646(如果實現UTF-8的規定)

 

 

 

 

 

以下是一些人寫出的實現

 

http://www.codeproject.com/Articles/17573/Convert-Between-std-string-and-std-wstring-UTF-a

http://www.codeproject.com/Articles/38242/Reading-UTF-with-C-streams

 

http://www.cplusplus.com/forum/windows/40313/

這里提到一種自己處理的方案,

/*
* Copyright (c) 2009, Helios (helios.vmg@gmail.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
* Redistribution and use in source and binary forms, with or without
* modification, are permitted provided that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re met:
*     * Redistributions of source code must retain the above copyright notice,
*       this list of conditions and the following disclaimer.
*     * Redistributions in binary form must reproduce the above copyright
*       notice, this list of conditions and the following disclaimer in the
*       documentation and/or othe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
* THIS SOFTWARE IS PROVIDED BY HELIOS "AS IS" AND ANY EXPRESS OR IMPLIED
* WARRANTI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IMPLIED WARRANTIES OF
* MERCHANTABILITY AND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ARE DISCLAIMED. IN NO
* EVENT SHALL HELIOS BE LIABLE FOR ANY DIRECT, INDIRECT, INCIDENTAL, SPECIAL,
* EXEMPLARY, OR CONSEQUENTIAL DAMAG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 PROCUREMENT OF SUBSTITUTE GOODS OR SERVICES; LOSS OF USE, DATA, OR PROFITS;
* OR BUSINESS INTERRUPTION) HOWEVER CAUSED AND ON ANY THEORY OF LIABILITY,
* WHETHER IN CONTRACT, STRICT LIABILITY, OR TORT (INCLUDING NEGLIGENCE OR
* OTHERWISE) ARISING IN ANY WAY OUT OF THE USE OF THIS SOFTWARE, EVEN IF ADVISED
* OF THE POSSIBILITY OF SUCH DAMAGE.
*/

typedef unsigned char uchar;

/*
string: a UTF-8-encoded C string (nul terminated)
Return value: a wchar_t C string.

The function handles memory allocation on its own.

Limitations: Only handles the range [U+0000;U+FFFF], higher code points are
changed to '?'.

Assumptions: sizeof(wchar_t)>=2
*/
wchar_t *UTF8_to_WChar(const char *string){
    long b=0,
        c=0;
    if ((uchar)string[0]==BOM8A && (uchar)string[1]==BOM8B && (uchar)string[2]==BOM8C)
        string+=3;
    for (const char *a=string;*a;a++)
        if (((uchar)*a)<128 || (*a&192)==192)
            c++;
    wchar_t *res=new wchar_t[c+1];
    res[c]=0;
    for (uchar *a=(uchar*)string;*a;a++){
        if (!(*a&128))
            //Byte represents an ASCII character. Direct copy will do.
            res[b]=*a;
        else if ((*a&192)==128)
            //Byte is the middle of an encoded character. Ignore.
            continue;
        else if ((*a&224)==192)
            //Byte represents the start of an encoded character in the range
            //U+0080 to U+07FF
            res[b]=((*a&31)<<6)|a[1]&63;
        else if ((*a&240)==224)
            //Byte represents the start of an encoded character in the range
            //U+07FF to U+FFFF
            res[b]=((*a&15)<<12)|((a[1]&63)<<6)|a[2]&63;
        else if ((*a&248)==240){
            //Byte represents the start of an encoded character beyond the
            //U+FFFF limit of 16-bit integers
            res[b]='?';
        }
        b++;
    }
    return res;
}

//Do not call me.
long getUTF8size(const wchar_t *string){
    if (!string)
        return 0;
    long res=0;
    for (;*string;string++){
        if (*string<0x80)
            res++;
        else if (*string<0x800)
            res+=2;
        else
            res+=3;
    }
    return res;
}

/*
string: a wchar_t C string (nul terminated)
Return value: a UTF-8-encoded C string.

The function handles memory allocation on its own.

Limitations: Only handles the range [U+0000;U+FFFF], higher code points are
changed to '?'.

Assumptions: sizeof(wchar_t)>=2
*/
char *WChar_to_UTF8(const wchar_t *string){
    long fSize=getUTF8size(string);
    char *res=new char[fSize+1];
    res[fSize]=0;
    if (!string)
        return res;
    long b=0;
    for (;*string;string++,b++){
        if (*string<0x80)
            res[b]=(char)*string;
        else if (*string<0x800){
            res[b++]=(*string>>6)|192;
            res[b]=*string&63|128;
        }else{
            res[b++]=(*string>>12)|224;
            res[b++]=((*string&4095)>>6)|128;
            res[b]=*string&63|128;
        }
    }
    return res;
}
View Code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980253/how-to-convert-utf-8-to-ascii-in-c

http://blog.csdn.net/tge7618291/article/details/7599902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SAzxJFvogq0zGaLpKAKqcjMfHEaGT5EoqSntjIClGkO28zfuYursp8nGs_VCaYvDKXEFT9Av-u2oczhmw3CfwPD212bmpKrv4aKpQGzIv1K

http://www.cnblogs.com/cy163/archive/2007/05/31/766886.html

 

 

 

 

windows

利用WidecharToMultiByte系列 函數

 

CString轉成unicode ,(wchat_t) ,再轉成UTF8

//CString downloadFilePath;
//#define SAFE_DELETEBUFF(x)            {if((x)!=NULL) {delete [] (x); (x) = NULL;}}
            // Convert to a wide character wchar_t* string from a wide character CStringW string. 
            const size_t newsizew = (downloadFilePath.GetLength() + 1)*2;
            wchar_t *n2stringw = new wchar_t[newsizew];
            _tcscpy(n2stringw,downloadFilePath);

            //獲取寬字節字符的大小,大小是按字節計算的
            int U8len = WideCharToMultiByte(CP_UTF8,0,n2stringw, wcslen(n2stringw),NULL,0,NULL,NULL);

            //為多字節字符數組申請空間,數組大小為按字節計算的寬字節字節大小
            char *U8FileName = new char[U8len+1];   //以字節為單位
            ZeroMemory(U8FileName,U8len+1);

            //寬字節編碼轉換成多字節編碼
            WideCharToMultiByte(CP_UTF8,0,n2stringw, wcslen(n2stringw),U8FileName,U8len,NULL,NULL);

            long lRet = curDev->DownloadByRecordFile(&recordFile,
                 U8FileName,
                 CtrlPlayCallBack,
                 (DWORD)this
                );
            SAFE_DELETEBUFF(U8FileName);

 

 

 

linux

  iconv 函數

 http://directory.fsf.org/wiki/Libiconv

 

http://blog.csdn.net/tge7618291/article/details/7608510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