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越婢加術湯(黃煌)


越婢加術湯是越婢湯加術。先說說越婢湯。越婢湯方載《金匱要略》中,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生姜三兩 大棗十五枚 甘草二兩。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越婢湯是退腫方。經典方證提示:“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所以,服用越婢湯后小便多,浮腫就退了。為什么加術?是因為口渴。如原文“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術湯主之”。口渴,在古代醫學里面,這是體內有停水的外在表現,也是用術的依據。這種渴感比較嚴重,但大多伴有浮腫、多汗、便如鴨溏等。白術配麻黃,利水作用更好。術,有白術蒼術之分。據傳統用葯習慣,浮腫者用白術,腹脹苔厚膩者用蒼術。如果還有怕風冷、關節痛者,加附子。

        后世醫家用越婢加術湯多治療水腫性疾病,印象最深的是趙守真先生用大劑麻黃治療風水水腫。他的《治驗回憶錄》里記載了一位25歲的裁縫,因至鄰村探親,歸途猝然大雨如注,衣履盡濕。三日后發熱惡寒,頭疼身痛,行動沉重。未數日,竟全身浮腫,按處凹陷,久而始復,惡風身疼無汗。趙守真先生認定是外寒濕而內郁熱之越婢加術湯證,重用麻黃兩半,蒼術四錢,姜皮三錢,石膏一兩,大棗、甘草各三錢。溫服1劑,卧厚覆,汗出如洗,易衣數次,腫消大半。再劑汗仍大,身腫全消,竟此霍然。其中麻黃用量達今天的45克,讓我讀后難忘。后來又看到矢數道明先生、門純德先生的醫案,用此方治療急性腎炎,多為兒童青少年,有全身浮腫,此方服用后不僅浮腫退,尿蛋白也消失。

        我用越婢加術湯治療關節疼痛。曾治療一位74歲的老嫗,體格強健,但類風關病史2年,加重1年,訴膝關節腫痛不能站立,推着輪椅就診。我先后用桂枝芍葯知母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均無效,后改用越婢加術附湯。處方:生麻黃15克、生石膏20克、生甘草10克、生姜5大片、紅棗30克、蒼術20克、白術20克、制附片30(先煎1.5小時),5劑,每天2次,餐后服。服完5劑,家屬反饋確有效果,雙腿站立時疼痛減輕,睡覺時可以自主翻身。還治療1例老婦人,有抑郁症,雙膝疼痛無法走路,也用此方,很快見效。

        最近,我用越婢加術湯控制了一例嚴重的濕疹。她是一位體態豐腴的中年女性。上肢、手背手指以及腰臀部均有嚴重是濕疹,瘙癢非常嚴重,常常影響工作和睡眠,局部滲水嚴重。我曾經用過大柴胡湯加半夏厚朴湯,有些效果,但不明顯,用過麻杏苡甘湯,效果也不大。最后,我根據她浮腫貌、多汗,遇陰雨天周身不適,的特征,用越婢加術湯:生麻黃10克,生石膏20克,生甘草5克,蒼術20克,干姜5克,紅棗15克。7劑后,滲出明顯減少,瘙癢好轉,皮損縮小。

        上半年我還遇到一位澳大利亞醫生,他是武術愛好者,體格健壯,膚色黝黑,但患有小麥蛋白過敏症,不能吃含有面粉的食物,稍吃即身體酸痛不適。問我用何方?詢得其人怕熱,多汗,但容易疲倦。用越婢加術湯一劑,第二天精神爽,興奮異常。后高興地持方歸國。

        從臨床療效推測,越婢加術湯的功效,應該有退腫、自汗、止關節痛等,而其內在的機制應該是利水清熱排濕。許多關節病、皮膚病、腎臟病等都有應用本方的機會。從本方用量看,麻黃石膏甘草比例為3:4:1。麻黃用量較大,所以,其人多見體格壯實或浮腫,高齡老人、體弱多病者,或營養不良者,均應慎用或忌用。此外,石膏能止汗,所以患者應見多汗,怕熱等。白術止渴利水,患者可由明顯的渴感,並有浮腫。

        越婢加術湯與麻黃加術湯均可以用來治療身體痛,但麻黃加術湯用於無汗而身體腫痛,以痛為主;越婢加術湯治療身體腫痛,但以腫為主,而且多汗。前者多寒濕,后者多濕熱。

        越婢加術湯與防己黃芪湯都能退腫且止汗,但體質不一。越婢加術湯人體格健壯,其汗出是里有熱,而防己黃芪湯人肌肉松軟,其汗多是表虛不固。

        越婢加術湯與麻杏苡甘湯證均可以治療皮膚癢,兩方均可以除濕,但麻杏苡甘湯證病位表淺,僅僅是汗后當風,是風濕在表,故麻黃僅用半兩,微微發汗即可。而越婢加術湯濕熱在里,表有風寒,故汗多,水腫明顯,而且汗多而腫不退。

      《千金方》說越婢加術湯治“肉極“。何為肉極?《聖濟總錄》卷第九十二•虛勞門說:”所謂肉極者,令人羸瘦無潤澤,飲食不生肌膚是也”。但證之臨床,越婢加術湯適用的人群不是那些羸瘦者,而是那些肥胖者壯實浮腫者。日本矢數道明先生的解釋值得重視。他在《臨床應用漢方解說》一書中把皮膚的潰瘍、贅肉、瘢痕疙瘩、息肉、水皰等都按‘肉極“來解釋,其狀態以糜爛污穢為特征,並將此作為越婢加術湯的方證。矢數道明先生的這個解釋是否妥當?請大家在臨床觀察驗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