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基金申請的評審意見


今年申請了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的青年基金項目,總體意見為CBB,評審專家的意見值得我好好銘記和改正,感謝3位評審專家!

總體意見:

第一位專家意見:C-不同意資助

本項目針對xxx展開研究,研究xxx算法,xxx算法的並行化理論與方法,最終建立xxx算法體系。算法創新性不強,應用的重要程度不大,作者基礎薄弱,建議不資助。

說明:一作SCI論文3篇(2篇與申請的課題相關),一作中文核心論文4篇,均與申請課題相關,不知為何得了一個“基礎薄弱”的意見。

 

第二位專家意見:B-修改后資助

項目選題具有前瞻性,研究方案具體可行,研究者具有xxx算法的相關研究背景,具有相關研究經驗,可望取得相應研究成果。建議立項。

 

第三位專家意見:B-修改后資助

申請書的內容還是不錯的,方法也很適當,研究思路也比較精細。但是寫作有一個問題,就是盲目拔高研究意義,比如xxxx、xxxx,這些都很不嚴謹非科學的表達。青年基金,如果能很精細的實現一類xxxx算法庫,並進行xxxx,就是很不錯的工作,可以發一篇SCI。本來應該優先資助,現推薦為可以資助。

 

總結:

(1)本子撰寫倉促,從第三位專家的意見即可看出,因為一些不嚴謹的表達,把意見從A(優先資助)改為了B(可以資助),真是讓我后悔莫及,算是一個非常慘痛的教訓!因此,本子完成后應該下大功夫修改,進一步精雕細琢,不嚴謹的表達內容應該悉數改正,確保本子沒有硬傷的前提下,也沒有引起評委反感的話語;

(2)也許基礎的算法理論研究很難吸引評審專家的眼球,所以一看到是傳統算法的名字,可能第一印象就是沒有創新吧,所以今后要在理論研究上進行進一步創新才行,至少要有新的理念;

(3)地方基金的申請一定要結合地方的特點,僅僅瞄准學科或者行業撰寫申請書的話,往往會有一個“對區域發展意義不大,迫切性不強”的意見,以后需要注意;

(4)“研究基礎薄弱”這個意見讓我難以理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