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最好的網盤


from:

  1. 百度網盤:毫無爭議的王者。體驗極佳,資源極多,速度極快,容量2T,功能極多,令人佩服。
  2. 微雲(騰訊):扶不起的阿斗。體驗極差,資源沒有,速度尚可,容量10T(需不斷上傳文件,較難滿足),功能很少,令人失望。
  3. 雲盤(360):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體驗一般,資源尚可,速度極快,容量1T,功能一般,令人期待。(9月3日,360推出無限空間概念)
  4. 快盤(金山):心有余而力不足。體驗上佳,資源未知,速度一般,容量0.1T,功能一般,令人惋惜。
  5. Dropbox:強龍難壓地頭蛇,跟國情不符。體驗尚可,僅限分享,速度很慢,容量30G,功能一般,望洋興嘆。
  6. :強龍都壓不過,就更不用說地頭蛇了。體驗尚可,文檔協作,速度很慢,容量50G,功能一般,望洋再嘆。

基於個人經驗,Dropbox和Box考慮到諸多插件的支持,體驗尚可。在后面的評論中有很多朋友提到了雲筆記相關的產品,比如:evernote, 有道雲筆記等,但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並不把這些筆記本歸做網盤的行列。簡單的說,雲筆記的目的是存儲文字圖像信息,設計的主要目的在於怎么樣幫用戶保存隨處可見的碎片信息,而網盤的核心在存儲,雖然在根本上都是保存數據,但是從面向目標上有很大不同。

另外,之前的內容我在Box的地方提到了他的版本顯示問題,但是由於我的了解不夠全面,導致忽視了其他家也有,但是不甚明顯的版本控制功能,於是一並刪去。

下面根據我試用的經驗,我來依次說說這些個網盤的優點和缺點,請注意:這些都是我個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感受,有嚴重的個人傾向。並且其中許多比較的部分,沒給出具體參數,只根據我使用的經驗給出相對排位。

1. 百度網盤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面,我都是一個百度黑,不僅是各種各樣的負面新聞,加上搜索引擎各種不給力,很多情況下(外出不方便翻的時候)我是寧願用Bing也不願意用百度的。但是自從使用了百度的輸入法之后,我對這個公司的好感日漸增加,界面簡潔,體驗上佳,加上功能強大的詞庫,用起來很方便,加上之前Kai Yu老師的加入,百度最近推出了好多機器學習相關應用,也是十分強大,讓我對這個公司好感倍增。

百度雲這個產品的負責人其實之前有一次在學校校招的時候見過,當時感覺沒什么,但是用完這個產品真是恨不得當時沒緊握他的雙手說句謝謝!

廢話說完,依次說說它的優缺點。
優點:

  • 資源豐富,一鍵轉存:其實作為網盤而言,內容其實是很核心的一部分,雖然這里面存在版權的擦邊球,但是不得不說一鍵轉存這樣的功能,對於絕大一部分人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 無論格式,在線播放:我覺得這是一個相當IMBA的功能,校招的時候聽那人講的時候還沒覺得,不過真正試用的時候才真是讓人驚訝。無論任何的封裝格式以及大小,都能夠在線解決,並且能夠根據帶寬選擇清晰度。雖然我個人對視頻解碼這個領域不算熟悉,但是這樣的技術,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 同步備份,划分清晰: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其中備份的功能其實就相當於360雲盤的思路,具體后面會講到。在用的過程中我感覺把備份和同步分開是很有必要的,經常用到的文件,你可能需要同步,對於那些無關緊要但是又舍不得的電影,音樂你可能會選擇備份。對於那些只提供同步的網盤,比如微雲,你需要把你的文件全部移動到微雲的目錄下才能同步,十分麻煩。
  • 離線下載,看片必備:這個功能最開始應該是迅雷在做的吧,現在同時提供這個功能的還有360,不過360的雲盤只支持http和ftp,而百度是連BT也支持的,這點你懂的。根據我的實測(我真的只是為了測試),下載熱門資源,加上已有的秒傳等特性,離線下載十分方便。

缺點:

  • 有一些細小的問題: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細小的bug,有一些也是當時在用的時候沒有注意,有一種“哦?原來是這樣”的感覺。所以在體驗上還可以做的更簡單一些。另外備份的時候我發現對於已備份的文件夾進行文件的移動操作,在雲端是沒有變化的。不知道這算不算bug。還有備份的文件數目上限,能不能放開?雖然提示分批上傳,試問同一個文件夾下面的子目錄,由於備份不能選目的地,用戶得先備份再在雲端進行操作,太麻煩了。
  • 相冊界面不夠友好:這相冊一看就是一個技術角度思考問題的結果。無論在手機端還是在web端,同步相冊內的圖片都是直接給的縮略圖和文件名,相較其他家的界面,Baidu的顯得太過簡陋,而且亂糟糟放在一起也不好管理,這點騰訊的微雲做的就很不錯,按日期划分開,清晰明了。


綜上,百度網盤無論在用戶體驗和功能上都超出其他競爭對手好幾個數量級,我不知道這款產品是在百度內部打磨了很久,還是因為項目經理十分牛逼,總之各個方面都不得不讓人佩服。看來國內其他同行想要超越它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2. 騰訊微雲

騰訊的微雲是我唯一裝了好幾次,又卸了好幾次,最終還是卸載掉了的一個網盤。裝他是因為10T的空間確實很有誘惑力(嗯,我就是這么俗一人),卸是因為它的體驗實在是太差了。簡陋的界面,少得可憐的功能,我實際添加文件的時候還經常沒有反應,實在是讓人很難對他有信心。從微雲整體來看,估計內部也不是太重視這個項目,除了增加空間這種最簡單粗暴的改進方式,在體驗及其他部分都沒有很好的進步。因為抱着對騰訊大公司的期待,總希望他能在以后做出一些改變,但是這個在短期內應該很難實現。

優點:

  • 手機端的界面很棒:老師說,試用了這幾家的網盤客戶端,算是騰訊的比較有記憶點,雖然我對這種WP的風格已經覺得厭煩,但是能在千篇一律的界面中看到這么具有現代感的設計,着實很不錯。
  • 照片預覽分隔清晰:這個前面也提到了,作為微雲為數不多的設計閃光點之一,這個分隔方式確實很人性化,不過考慮到這個特性其實應該是相冊應該具有的基本功能(百度那個純粹屬於殘缺了),所以也沒什么太值得誇的。

缺點:

  • 功能太少:雖然網盤的最初設計就是為了提供一個雲端的存儲功能。但是在這個廝殺慘烈的市場,作為一個網盤只提供這個功能就有點捉襟見肘了。基本的備份功能也算馬馬虎虎,相冊備份算是基本配備。但是少了離線下載以及資源的累積這種重要的功能,着實很難在眾多網盤中脫穎而出。騰訊的項目經理若是說咱們有版權意識,我敬你一聲漢子,要是說就這個考慮,那就只好坐等淘汰了。
  • 功能划分很不清晰,使用很不方便:微雲的出發點跟很多原始的網盤(比如Dropbox、box)的思路很像,認為網盤就是本地的一個文件夾鏡像,只要做好同步功能就夠了。然而這種思路對於已經進入T時代的中國式網盤已經不適用了。麻煩貴公司的項目經理用腦子想想有誰會在硬盤的一個分區下放將近10個T的文件?如果我想把本地的文件上傳到微雲里面,必須把本地文件移到微雲的文件夾下,等同步完成,再把同步取消,文件夾移出來。不過你們也提供了直接上傳的方法,但是這樣的上傳還得挑瀏覽器,非IE不行?這樣的產品是很需要改進的。
  • 其他的小問題:用web端上傳的時候,需要對文件進行檢查,作為用戶來說,看着那個檢查的進度是很着急的,用戶需要知道你在干嘛么? 用戶關心的只是你的整體進度。
  • 手機端照片同步不智能:這個問題其實本來不算問題,因為似乎Dropbox還有微雲的客戶端都是要開啟客戶端軟件再開始備份,但是百度的客戶端卻好像在后台有進程負責檢測同步,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用戶忘記備份的情況。雖然你們可以說我不留檢測進程是為了用戶節省資源,但是作為一般用戶而言,更重要的是體驗!是體驗!!


4. 360雲盤

360雲盤,憑良心講算是一款不錯的產品,至少比起微雲這樣不成熟的產品,用起來總不感覺是測試版的感覺。簡單的操作設計,秉承了360一直以來做好的互聯網產品的思路。但是可惜的是,雲盤有一個很好的想法,但是當前的互聯網條件是無法滿足的。

360雲盤的思路的核心其實就是個備份,在本地不留副本,直接上傳到雲端,在雲端對文件進行操作,這算是不同於其他家網盤中的一個創新點。包括在PC客戶端的設計上也是趨向於文件瀏覽器的方式,雖然官網也給出了同步版的客戶端,但是我想主PC端這么設計,還是想傳遞一種雲端的概念吧。然而這樣做的代價,很顯然就是過於依靠網速,客戶端提供了文件瀏覽器的概念,那么肯定就要支持用戶在上面直接操作吧,那么我雙擊一個10MB的pdf,得花個半分鍾才打開,這樣體驗不太好。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本地緩存的問題,雲端文件在本地打開還是需要本地的緩存來支持的,然而這樣的話就會占用一部分本地空間,如果用戶點開比較大的文件,甚至有可能發生空間不夠的情況。我上360的論壇看過,類似的情況還不少,所以所謂的不占空間的網盤,其實還是要占的。

個人不負責任的猜測360雲盤的項目經理可能是一個不太懂技術的人(調侃),所以忽視了這之中的技術問題,雖然想法很好,很多設計做的也不錯,但是最終還是要實現出來,互聯網並不是360的局域網,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另外,我最后沒有選用360雲盤作為主力雲存儲設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考慮到360這個公司在互聯網的口碑不太好,作為一個普通用戶,在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是不敢把自己要緊的文件托付給他的。(論一個公司口碑的重要性!)

5. 金山快盤

金山是一個令人欽佩的公司,無論是WPS還是快盤,都堅持做了很久,也確實花了很多心力,但是在這個巨頭介入的戰場,恐怕是很難站到便宜。

金山網盤也是一個傳統的思路,本地的鏡像,同步到雲端。最亮眼的是在文件夾的右側邊欄有很多有用的詳細信息,這一點是在其他地方都沒有看到的。但是只有本地鏡像的問題,就像前面說到的那樣。但是金山網盤的空間很小,估計也是沒有做那個打算。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空間太小了,雖然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個人文件遠遠用不到那么大的空間,然而現在國內市場做網盤的思路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個人文件備份的功能,它已經演變成了一個音視頻資源交流的場所,雖然就像前面說的,里面牽涉到很多版權的問題,但是在現在的國內市場,從戰爭的開始就丟失市場,意味着以后別人吃飯你只能看着了。不過這也可能是金山自己覺得放不開手腳的地方,雖然想在自己早早進入的市場好好有一番作為,但無奈對手們都用非常規的方式。至於版權的法律后果,對於大百度而言,有文庫的例子在先,就算先賠點小錢,在雲存儲這塊站穩了腳,其他后來人也很難撼動了吧。

6. Dropbox&Box

這兩家算是雲存儲鼻祖了,他們在存儲方面已經做到很不錯了,但是就像開始說到的,在這個本地化的市場上,這兩個外來的和尚顯然有些不太適應,不過人家估計也沒把國內市場作為主要目標市場。Dropbox空間很小,Box提供50G的空間,這兩個目前在國內來說已經算是蚊子大小的空間了吧。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兩家都算是國際大公司,所以很多人傾向於覺得國際化的品質,安全有保障。我就是這么認為的,所以會把一些重要的文件,在上面留一個備份。

 

dropbox雖然被牆,但是對設計師來說,很少有網盤做到了識別psd文件並顯示預覽。dropbox還有其他很多用心的地方是很少人注意到的。例如我在公司一台mac,家里一台(工作內容我直接設置為dropbox同步盤,command+s一下,dropbox自動更新上傳,極為方便),dropbox能辨別改動的文件哪個是最新版本,一些小改動,dropbox不會重新上傳整個文件,但是回家一看那個文件其實已經更新了。鑒於dropbox在國內網絡的問題,導致體驗打了一些折扣,但是雲存儲依舊是dropbox作為主力,說dropbox體驗差的我覺得是沒怎么深入用。

Skydrive是用得最多的,也是開始最早的,從它出現的第一天開始用,那個時候真是覺得,我記得好像2G還是多少的免費空間,已經實惠到家了。。現在有25G的免費空間(新注冊只有7GB了)。好處就是共享文件的時候限制少,直接出鏈接,很干凈。UI實用又漂亮。我不在意速度,因為我用網盤的用途很原始:備份文件,共享文件。極少數情況下同步文件。
另外還在用Google Drive。在國內被牆了於是用得最少。速度極快(修改hosts來連接)。
iCloud目前不能叫做網盤,當然,它是所有雲服務中體驗最好的,很好的例子就是這兩天手賤沒忍住刷了iOS 7 beta,無法忍受bug於是DFU恢復6.1,啥啥都沒了的時候,直接從iCloud恢復就ok了,圖標的排列都和原來一模一樣。好吧,缺點是,對於這個整合級別的雲服務,速度不夠快(比如,iCloud標簽頁,在Mac上往往延遲1分鍾才會更新)
無法徹底信任國內的網盤,於是沒怎么用過。感覺現在國內的網盤至少UI上來說已經算是比較干凈了。。速度絕對是優勢。

 

ref:目前體驗較好的網盤有哪些?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