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又碰到了大尺寸模型打樣的需求,我這台17cm直徑的kossel mini就捉襟見肘了。怎么辦呢,這個時候kossel的好就體現出來了,隨意擴展,那么就自己做個kossel-max吧。為了向前輩M大致敬,會全程直播草案的設計,配件的采購,主板的配置調試,組裝,調平以及精度的調試,也給想做kossel的童鞋們另外一個選擇。文中主要參考kossel原版,M大的kossel-mini改進項目和kossel-mini max項目。
下面是kossel mini 的視頻(非廣告,主要對沒見過並聯機的同謝對打印機有個概念)
項目參數
尺寸示意圖
機身尺寸:三角形底座,邊長~45cm,高度110cm,成型盤直徑30cm
成型尺寸:底面Ø300MM,圓柱高度440MM,塔尖高度500MM
成型體積:31~32.5L(是kossel-mini標准版的近四倍,M大版本的近三倍)
耗材: Ø 1.75MM
大在哪里?為什么大的好?
是不是還在為放不下thinginverse里的plate而苦惱,很正常因為現在大部分plate都是20cm*20cm的尺寸來設計的,那么kossel能放下多大的呢?根據成型盤子的直徑畫了兩個草圖,如下圖:
左圖為kossel-mini 右圖為kossel-max(草圖中的巨型尺寸有誤懶得改了,以下文中的尺寸為准)
標准的mini直徑只有20cm,內切正方形邊長=√(20*20/2)=14.1cm,更郁悶的是現在大部分的kosselmini在打印尺寸上都會比盤子要小(有的是因為外切三角形太小,就是框架的底座,有的是因為搖臂太短),一般20cm直徑的盤子實際可打印直徑只有17cm左右,那么內切正方形的邊長就只剩下√(17*17/2)=12.02cm,不要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我們的max直徑有30cm,三角邊42cm,而臂長也達到36cm,所以不用考慮縮水的問題,內切正方形邊長=√(30*30/2)=21.21cm,這下可以直接使用人家搭配好的盤子上菜了。
Kossel設計中高度一直是個頭疼的問題,因為搖臂要浪費掉很多高度,而搖臂短了又會縮水,而mini版本中框架底部太小,一味增加高度很顯然會不穩定,現在max的高度達到了1米,打印高度到了50cm也不會不穩,畢竟底座夠大!而超高的高度給打印塔狀模型帶來了福音,是不是曾無數次敗倒在艾菲爾鐵塔下?原因無它,鐵塔的筋實在太細了,而FDM就是不適合豎着打太細的東西,而在max下完全可以放大了再打,毫無壓力。
3D打印機對比
3D打印技術又叫快速成型技術,已經發展了幾十年了,我們說的FDM就是其中的熱熔成型,也是現在價格最親民的一種,機器大部分來源於開源組織reprap,最流行的分為下面幾類
從左至右分別為Kossel,Ultimaker,Replicator,后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擠出機的位置
因為kossel沒有螺桿驅動,所以速度是最快的,結構上也看得出kossel的性價比最高。
Kossel
優點:速度快,維護少,結構簡單性價比高,校准快,調平方式簡單;
缺點:塔狀機身對穩定性要求高!
Ultimaker
優點:速度快和kossel差不多可以飆到300m+,穩定性高,調平方式一般;
缺點:調平比較麻煩,每次打印前都要校准,有的童鞋校准后無奈的用膠水來解決這個問題
Replicator 2X
優點:來自makerbot的設計,名氣沒得說,屬於近程擠出,對各種模型適應性好,速度一般,穩定性高,調平同上;
缺點:較慢,升降個平台都要半分鍾,調平問題同上;
Prusa i3
優點:超高的性價比,reprap的元老之一,也屬於近程擠出,對各種模型適應性好,速度一般,穩定性一般,調平同上;
缺點:維護性差,雖然是第三代了還是同樣的問題,調平問題同上;
超大Kossel Delta 3D Printer新聞
SeeMeCNC正在開工建設15英尺高的巨型kossel,這才叫真的大,打印真人大小的模型不在話下,不多說上圖看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