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發射機輸出的射頻信號,通過饋線(電纜)輸送到天線,由天線以電磁波形式輻射出去。電磁波到達接收地點后,由天線接收下來(僅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並通過饋線送到無線電接收機。因此在無線網絡的工程中,計算發射裝置的發射功率與天線的輻射能力非常重要。
Tx是發射( Transmits )的簡稱。無線電波的發射功率是指在給定頻段范圍內的能量,通常有兩種衡量或測量標准:
功率( W )- 相對 1 瓦( Watts )的線性水准。例如, WiFi 無線網卡的發射 功率通常為 0.036W ,或者說 36mW 。
增益( dBm )- 相對 1 毫瓦( milliwatt )的比例水准。例如 WiFi 無線網卡的發射 增益為 15.56dBm 。
兩種表達方式可以互相轉換:
dBm = 10 x log[ 功率 mW]
mW = 10 [ 增益 dBm / 10 dBm]
在無線系統中,天線被用來把電流波轉換成電磁波,在轉換過程中還可以對發射和接收的信號進行“放大”,這種能量放大的度量成為 “增益(Gain)”。天線增益的度量單位為“ dBi ”。
由於無線系統中的電磁波能量是由發射設備的發射能量和天線的放大疊加作用產生,因此度量發射能量最好同一度量-增益( dB ),例如,發射設備的功率為 100mW ,或 20dBm ;天線的增益為 10dBi ,則:
發射總能量=發射功率( dBm )+天線增益( dBi )
= 20dBm + 10dBi
= 30dBm
或者: = 1000mW
= 1W
在“小功率”系統中(例如無線局域網絡設備)每個 dB 都非常重要,特別要記住“ 3 dB 法則”。
每增加或降低 3 dB ,意味着增加一倍或降低一半的功率:
-3 dB = 1/2 功率
-6 dB = 1/4 功率
+3 dB = 2x 功率
+6 dB = 4x 功率
例如, 100mW 的無線發射功率為 20dBm ,而 50mW 的無線發射功率為 17dBm ,而 200mW 的發射功率為 23dBm 。
接收靈敏度
Rx 是接收( Receive )的簡稱。無線電波的傳輸是“有去無回”的,當接收端的信號能量小於標稱的接收靈敏度時,接收端將不會接收任何數據,也就是說接收靈敏度是接收端能夠接收信號的最小門限。 接收靈敏度仍然用 dBm 表示,通常 ZIGBEE 無線網絡設備所標識的接收靈敏度(如 -94dBm) ,是指誤碼率( Bit Error Rate )為 10 -5 (99.999%) 的靈敏度水平。 無 線網絡的接收靈敏度非常重要,例如,發射端的發射能量為 100mW 或 20dBm 時,如果 250K速率下接收靈敏度為- 83dBm ,理論上傳輸的無遮擋視距為 15Km ,而接收靈敏度為- 77dBm 時,理論上傳輸的無遮擋視距僅為 15Km 的一半( 7.5Km ),或者相當於發射端能量減少了 1/4 ,既相當於 25mW ,或 14dBm 。 因此在無線網絡系統中提高接收端的接收靈敏度,相當於提高發射端的發射能量。802.11b/g 要求的接收靈敏度如下:
調制方式 | OFDM |
OFDM |
OFDM |
OFDM |
CCK |
CCK |
DQPSK |
DBPSK |
傳輸速率 | 54 Mb/s | 48 Mb/s | 36 Mb/s | 24 Mb/s | 11 Mb/s |
5.5 Mb/s |
2 Mb/s |
1 Mb/s |
接收靈敏度 dBm (for BER = 10 -5 ) | -68 |
-69 |
-75 |
-79 |
-83 |
-87 |
-91 |
-94 |
從表中看出 802.11b/g 對不同的速率要求不同的接收靈敏度,意味着接收端的信號強度越小,速率越低,直至無法接收。
由此看到,在無線網絡系統中,提高接收端的接收靈敏度與提高發射端的發射功率同等重要。
此文系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