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塊發射光功率和接收靈敏度介紹


光模塊是光通信的核心器件,完成對光信號的光電/電光轉換,分為接收部分和發射部分,光模塊的根據傳輸距離分為多模、單模和長距離三種。一般2km 及以下的短距離為多模模塊,10~20km 的中距離為單模模塊,30km、40km 及以上的為長距離光模塊。

光模塊的傳輸距離受到光信號在光纖中傳輸時會有一定的損耗和色散,由於介質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導致的光能量損失,這部分能量隨着傳輸距離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色散的產生主要是因為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在同一介質中傳播時速度不等,從而造成光信號的不同波長成分由於傳輸距離的累積而在不同的時間到達接收端,導致脈沖展寬,進而無法分辨信號值。因此用戶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光模塊,滿足不同的傳輸距離要求。

 

光模塊發射光功率和接收靈敏度

發射光功率指發射端的光強,接收靈敏度指可以探測到的光強度。兩者都以 dBm 為單位,是影響傳輸距離的重要參數。光模塊可傳輸的距離主要受到損耗和色散兩方面受限。

接收靈敏度

接收靈敏度指的是在一定速率、誤碼率情況下光模塊的最小接收光功率,單位:dBm。一般情況下, 速率越高接收靈敏度越差, 即最小接收光功率越大,對於光模塊接收端器件的要求也越高。

 

在一定的傳輸速率下,維持一定的誤碼率時的最大輸入光功率。當接收光功率大於飽和光功率的時候同樣會導致誤碼產生。因此對於發射光功率大的光模塊不加衰減回環測試會出現誤碼現象。

 

飽和光功率值指光模塊接收端最大可以探測到的光功率,一般為-3dBm。當接收光功率大於飽和光功率的時候同樣會導致誤碼產生。因此對於發射光功率大的光模塊不加衰減回環測試會出現誤碼現象。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