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對比將通過視角、景深、暗角、細節等幾個方面來展現APS-C畫幅與全畫幅的差別。希望這篇帖子中的一些說明,能對一些糾結在APS-C畫幅 與全畫幅之間的朋友有所幫助與參考。
同等焦距下APS-C畫幅與全畫幅照片對比:
在同樣使用80mm焦距以f4.0的光圈及1/5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
↑前為APS-C畫幅照片;后為全畫幅照片
視角:同等焦距下APS-C畫幅與全畫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視角。雖然焦距相同但由於APS-C畫幅的CMOS尺寸為 29.3mm比35mm的全畫幅CMOS小,故APS-C畫幅比全畫幅照片視角更小,所包含的內容更少。相當於相同的畫面投影在更小的背景布上,在背景布 上呈現的畫面內容更小。
同為80mm焦距可APS-C畫幅由於CMOS更小其照片視角相當於約128mm的視角。
將之前兩幅照片進行1:1放大后截取同等區域:
↑前為APS-C畫幅照片;后為全畫幅照片
景深:在同樣使用80mm焦距相同光圈及快門速度的情況下,APS-C畫幅照片焦外的虛化效果與全畫幅照片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在同等焦距下兩種畫幅在景深上基本相同
將兩幅照片進行1:1放大后截取左上角:
↑前為APS-C畫幅照片;后為全畫幅照片
暗角:在同樣適用80mm焦距的情況下,全畫幅在四個角上出現了明顯的暗角,而APS-C畫幅則未促銷暗角。
使用等效焦距下APS-C畫幅照片與全畫幅照片對比:
全畫幅使用80mm焦距以f4.0及1/5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APS-C畫幅以50mm焦距(等效80mm)並以同樣的光圈及快門進行拍攝:
↑前為APS-C畫幅照片;后為全畫幅照片
視角:由於使用80mm等效焦距進行拍攝,兩張張片視角上基本一致,照片內內容基本相同。
將之前兩張照片1:1放大后截取相同位置畫面
↑前為APS-C畫幅照片;后為全畫幅照片
景深:等效焦距下全畫幅較為虛化效果明顯比APS-C畫幅強,也就是等效焦距下全畫幅景深更前。由於景深主要由光圈、 焦距兩項指標確定,相同焦距下光圈越小景深越淺,相同光圈下焦距越長景深越淺。由於采用等效80mm焦距APS-C畫幅實際使用的是50mm焦距,比全畫 幅使用的80mm焦距短,故等效焦距下全畫幅景深比APS-C畫幅景深淺。
將兩幅照片進行1:1放大后截取左上角:
↑前為APS-C畫幅照片;后為全畫幅照片
暗角:等效焦距下全畫幅暗角依然比APS-C畫幅明顯。
使用新百微鏡頭在同等光圈快門速度條件下的照片對比:
↑前為APS-C畫幅照片;后為全畫幅照片
視角:由於采用相同焦距,全畫幅照片拍攝到更多內容
將之前兩張照片1:1放大后截取同等大小相同區域圖像
↑前為APS-C畫幅照片;后為全畫幅照片
細節:由於APS-C畫幅擁有視角優勢,加上APS-C畫幅CMOS單位面積上像素點更多,故在相同焦距上APS-C畫幅能展現出更多微距細節。
APS-C畫幅與全畫幅CMOS單位面積像素密度對比:
APS-C與全畫幅CMOS單位面積像素對比表
|
||||||
品牌
|
CMOS類型
|
相機機型
|
CMOS尺寸
|
有效像素(萬)
|
單位面積像素點(萬/mm²)
|
|
長(mm)
|
寬(mm)
|
|||||
佳能
|
APS-C
|
550D
|
22.3
|
14.9
|
1800
|
5.42
|
7D
|
22.3
|
14.9
|
1800
|
5.42
|
||
全畫幅
|
6D
|
35.8
|
23.9
|
2020
|
2.36
|
|
5DIII
|
36
|
24
|
2230
|
2.58
|
||
1DX
|
36
|
24
|
1810
|
2.09
|
||
尼康
|
APS-C
|
D3200
|
23.2
|
15.4
|
2416
|
6.76
|
D7000
|
23.6
|
15.6
|
1620
|
4.40
|
||
全畫幅
|
D600
|
35.9
|
24
|
2426
|
2.82
|
|
D800
|
35.9
|
24
|
3630
|
4.21
|
||
D3X
|
35.9
|
24
|
2450
|
2.84
|
↑像素密度:挑選C家及N家幾款具有代表性的APS-C畫幅相機及全畫幅相機進行CMOS單位面積像素密度比對,發現無論C家還是N家APS-C畫幅像素密度都要高於全畫幅。
APS-C畫幅與全畫幅焦段光圈換算:
從上面關於景深、視角、細節甚至象素密度的對比后,下面就比較直觀的來講一講市售套機在實際使用中的差別。
拿7D與5DIII套機對比
機型 | 套機頭 | 等效焦距 | 等效光圈 |
7D | EF-S18mm-135mm f3.5-5.6 IS | 28.8mm-216mm | f5.6-8.96 |
5DIII | EF24-105mm f4l IS USM | 24mm-105mm | f4 |
焦距:雖 然表面上7D套機鏡頭在廣角上焦距比5DIII套機鏡頭短,但經過等效焦距換算后起廣角焦距比5DIII套機頭廣角焦距略長;但在遠攝端7D套機鏡頭經過 等效換算后起等效焦距比5DIII套機頭更長。因此從套機來說APS-C畫幅套機頭長焦上更占便宜。這也是為什么EF-S鏡頭廣角端已經達到了18mm的 短焦距但其實際成像卻沒有24mm的全畫幅焦距廣的原因。
光圈:單從參數看7D套機頭的最大光圈很占優比5DIII的套機頭光圈更大,然而經過等效換算后其最小光圈值也有5.6,這就是為什么在使用7D套機頭最小光圈值f3.5拍攝的照片,其焦外不如5DIII套機頭焦外虛化重的原因了。
總結:APS-C畫幅與全畫幅稱不上孰優孰劣,APS-C在遠距離拍攝時擁有視角優勢,且在CMOS單位面積上擁有更 多像素點,所以在遠攝拍攝及微距拍攝時擁有更多優勢。而全畫幅由於CMOS更大在等效焦距下擁有更好的焦外虛化效果,且在廣角拍攝上占優。APS-C畫幅 與全畫幅在不同拍攝領域各有優劣,這也是為什么不少攝影師會同時擁有並使用APS-C畫幅相機及全畫幅相機的原因。
如果你傾向於人像及廣角風景拍攝那全畫幅相機能提供給你更好的焦外虛化效果及廣角優勢。
如果你傾向於遠攝或微距拍攝那APS-C畫幅相機能提供給你更多的微距細節及等效長焦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