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元素


作者:Vamei 出處:http://www.cnblogs.com/vamei 歡迎轉載,也請保留這段聲明。謝謝!

 

挖煤君一直苦於自己糟糕的演講水平。最近更是在一次公開演講時折戟沉沙。痛定思痛,在一位達人的指導下,開始探索演講的基本元素和結構。學習后大為受用。

特此將最近的學習內容總結分享。這些元素將歸納為下面幾個部分:

  • 簡介
  • 主體
  • 結尾
  • 其它

引號中的為例子。這里的例子是我最近要寫的數據可視化文章的素材。

 

簡介

歡迎聽眾:

“各位晚上好,歡迎來聽我的演講。”

 

介紹自己:

“我是挖煤。”

 

說明職位、職能、部門:

“我是博客園的博主,對數據科學感興趣,寫作了數據科學相關的系列文章。”

 

介紹話題:

“今天的話題是如何設計數據可視化。”

 

說明話題與聽眾的相關性:

“對於想要或者已經在進行數據可視化的工作來說,這里的設計原則將會為你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演講意圖:

“希望通過今天的演講,大家能夠了解數據可視化的一些設計要點,對數據可視化有一個新的認識。”

 

演講結構:

“我將先討論數據可視化的核心設計思想,再研究數據表示的常見方式,最后介紹數據呈現的一般原則。”

 

*** 附加信息

演講時間,“這段演講將持續十分鍾。”

相關資料,“PPT將發送到各位的郵箱。”

問題處理,“如果有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 “我將在演講的最后,回答問題。”

 

*** 特別開場效果

拉近與聽眾距離,引起聽眾興趣

設問,“優秀的數據可視化,只是來自於靈感嗎?”

有趣的事實,“根據我最近讀到的一篇文章,人對圖像的認知速度,遠遠超過了對文字的認知速度。”

故事與軼事,“我記得我剛做數據可視化時,完全是憑運氣,所以經常被批評。”

需要思考的問題,“想象你有100,000個數據,你准備如何呈現它們的關系呢?”

 

主體

說明即將到來的部分:

“在這一部分中,我專注於數據可視化的核心設計思想。”

 

說明某一部分的結束:

“以上就是數據可視化的第一個部分。”

 

小結某個部分:

“讓我小結一下這一部分的內容。一個數據可視化的項目,要有一個故事化的中心信息。”

 

轉向下一部分:

“現在,讓我們看看數據可視化的第二個部分:選擇適當的可視化類型。”

 

回顧之前:

“正如我在第一部分提到的,數據可視化的靈魂是簡單又明確的一個中心信息。”

 

引入附加內容:

“為了深入學習,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些可視化類型的背景知識。”

 

增加要點:

“此外,除了無法表示具體的數值,餅圖還有其他的限制。”

 

討論困難:

“我們需要應對這一缺陷,即人類的視覺系統不能同時認知過多的顏色。”

 

設問:

“那,這意味着什么呢?”

 

*** 介紹圖表

簡介,“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曲線圖,它包含了中美日三國最近三十年的GDP狀況。”

說明圖表,“圖像的水平軸代表時間,豎直軸代表了GDP值。圖中有三條曲線,代表了三個國家的GDP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紅色代表中國,藍色代表美國,黃色代表日本。”

高亮信息,“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GDP遠遠超過了中日兩國。”

描述趨勢,“根據趨勢,中國正在迅速迎頭趕上。”

解釋因果,“中國GDP的迅速增長,是由於中國積極的發展政策。”

說明意圖,“可以看到,曲線圖可以很自然的描述時間序列的信息。”

 

*** 前后連接

幫助讀者理順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

時間先后,“先……隨后……最后……”

列舉,“第一……第二……”

因果,“……,因此……”

 

結尾

結尾是對之前內容的總結,提煉出演講最重要的信息。不宜加入新的內容。

 

表明結尾:

“我的講解即將結束。” 

 

總結要點:

“讓我來總結一下之前的要點。第一,以科學家的方式准備數據,以記者的態度編織故事,傳達明確的信息。第二,不同的信息需要用不同的可視化方法傳達。最后,要根據設計的一般原則,來對待數據可視化。”

 

提出建議:

“基於此,我建議大家大量汲取編輯和設計的技巧,並應用到數據可視化中。”

 

*** 特殊效果:

引用名言,“正如xxx曾經說過的,人類總是在尋找模式。”

呼應開頭,“在一開始,我們還在疑問,優秀的數據可視化是否只是靈光一現。”

 

 

回答問題

清晰問題,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你是在問如何在可視化中體現統計上的關系。”

 

回避問題,

“很抱歉,但我想你提的問題和今天的內容沒有關系。”

 

承認不知道,

“對於你的問題,我恐怕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其它

幽默:

在演講中,幽默有致命的吸引力。

 

背景故事:

設計一個與整個演講相互纏繞的故事,引導開始,演講過程中可以不斷回到這個故事,到最后響應這個故事。

 

眼神接觸:

不回避眼神接觸。將眼神的接觸時間均勻的分配給各個聽眾/會場各個方向。不要長時間只盯着一個人。

 

站立位置:

不躲在講台后面,敢於站在觀眾面前。如果有PPT,站在屏幕邊。不要擋住觀眾的視線。

 

身體語言:

帶有情緒、有表達力的身體語言。敢於釋放肢體動作。用身體語言表達諸如大、小、好、壞、嚴肅、輕松、重要、無所謂、方向等。

 

語音,語速與停頓:

聲音情緒飽滿。內容不重要,可以語速快,音調低沉。內容重要,要語速慢,音調高昂。適當停頓,以便聽眾思考,特別是在提出一個問題時。

 

短語替代長句:

更方便讀者閱讀,以跟上節奏。

 

*** 連接表達:

幫助讀者理順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

時間先后,“先……隨后……最后……”

列舉,“第一……第二……”

因果,“……,因此……”

 

總結

正如數據可視化不是靈光一現,美妙的演講同樣不是靈光一現。識別成功演講的重要元素,以設計的態度來構建層次,再加上平時的訓練和積累,這些一起造就了演講台上的風采。

諸君與挖煤君,共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