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設計深入人心--可用性設計
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大巧不工》一書提到“可用性設計”理念,這一設計理念實在精妙,對我們web前端設計修煉啟發不少。
書中這樣寫到:
“
在可用性工程中,對軟件質量的衡量通常可以用五個屬性來表示:有效性、效率、可記憶性、容錯性及易學性。
·有效性
主要表明軟件是可用的,能幫助用戶准確地實現他們的目標。如果用戶不能實際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情,無論體驗長還是短,都是沒有意義的。
·效率
是用戶完成的速度。如果用戶要完成某項任務,需要通過N次點擊、刷新、錄入才能實現,那么用戶會主觀地判斷它的使用效率低。
·可記憶性
即軟件界面、交互方式等方面能給用戶留下很深的印象,並且使用的時候不會有挫敗感,能夠以一種愉快的心情使用。
·容錯性
體現在產品防止錯誤的程度和幫助用戶解決錯誤的能力上。
·易學性
應對不同層次的軟件用戶,能讓初學者快速轉變為專家,又不影響專家的使用交互。
把握可用性設計包括在用戶體驗設計中,要把我可用性設計方法,最基礎的還是要把握可用性設計的本質概念——對用戶友好。
”
像我這樣挑剔而又正常的用戶世間少之又少。結合書上內容,加上幾點自己這些年的看法,這篇文章應運而生。
1,別讓我思考
怎么讓網站容易使用,“別讓我思考”可謂可用性第一定律。
某一次我遇到手機上面的提醒:點擊確認是使用WLAN下載,還是使用移動網絡下載?糾結中,好久都做不了決定。
下載門戶。混亂繁雜的廣告,網頁居然出現了六個下載鏈接,是想人滾蛋,還是快點關閉網頁的節奏嗎?
讓我們產生疑問。然而,這些用戶的思考都是強迫性的,讓人很不舒服。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從客戶角度思考,即便用戶不具備任何的計算機操作基礎,也能夠獨立自然地完成下一步操作
小點:
1,鼠標移至可點擊連接或按鈕時,應顯示為“手”圖標。文本編輯圖標” I ”,會讓用戶無法辨析這是鏈接還是文本,這是圖片還是按鈕。同時,按鈕是交互的基本元素,應使按鈕具有陰影和漸變效果,也就是立體感。推介幾句CSS3樣式代碼,能夠通過單純的樣式代碼設計出以往要用photoshop加工過的圖片才能實現的立體按鈕。
下載鏈接:http://wenku.115.com/preview/?pickcode=a4r6r295i6rxth4pf,其他顏色請自己設置
2,停止你的假設
對用戶友好,從用戶角度思考,並不代表我們把自己當作用戶來思考。
我們在構建站點時,總會有一些自己編制的想法,常常把自己當作用戶來進行假設,而真實的情況往往與我們的想象相差甚遠,這就是所謂的思維定式。
例如,電子商務提交訂單時,最后要求用戶填寫郵政編碼。如果用戶不太清楚自己的郵政編碼是否正確,即便輸入了郵政編碼在提交訂單的時候也會有所猶豫,尤其第一次在該網站購物,因為用戶都有這樣的顧慮:萬一郵政編碼寫錯了,貨物會不會寄不到這里?
前端很理智,明確了寄快件是要郵政編碼,但是用戶不理解。事實上,網頁可以從后台通過用戶點擊收貨地址的多級下拉框信息,處理數據,得出郵政編碼。
再如,前端開發出高新的N多級菜單,在為自己的技術沾沾自喜,用戶只會覺得這個網站很混亂,很難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
同時多級菜單,嵌套多個html標簽,增加了維護的難度: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右手快速地滾動鼠標滾輪,一邊快速地掃視頁面上的信息,然后選擇感興趣的一條連接,點進去。我們為用戶悉心准備的貼心提醒,溫馨提示,都有可能被忽略。我們是否有這樣的經歷,作為游客去瀏覽某個網站,我們都是只關注自己的信息,其他的內容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模糊的。
用戶實際的操作情況比我們設想中的要無序和簡單,我們設想中的用戶顯得更加理性,有條理,注意力集中。
針對這種情況,有以下幾個方法避免這些主觀臆測的事情發生:
2.1 層次清晰
頁面要有清晰的視覺層級,這樣可以保證用戶能夠在短時間內熟悉你的頁面
不能保證每個用戶都能熟悉業務流程,嚴格按照設計人員所希望地去操作。因此除了要提供引導性信息和搜索功能外,對於邏輯上或者業務上關聯性高的部分進行整合,不同邏輯性的內容間也要有明顯的分界。
某公司網站下底部鏈接,層次很清晰,不過黑乎乎的一團,看得好累呀。
導航鏈接應該更加精簡,有優先級區分,不同優先級的鏈接應該有所區別,這樣才能讓用戶快速定位自己想要的信息。導航是網頁的靈魂,如果用戶在你的站點迷路了,那他一定會選擇離開。
我在開發某網站時,設計主導航的過后,料想到網站的篇幅過大,倘若用戶對當前頁面不感興趣,想跳轉到其他頁面,就需要先點擊右下角的“回到頂部”按鈕,然后找到頂部的導航欄。但是很多時候,對於絕大部分用戶來說,當前頁面不感興趣就關閉網頁,其他精彩的有用的內容就被忽視掉,同時這就使得網站流失了大量潛在的客戶。為解決這一點,我特意設置左側導航欄,當用戶滾動頁面,錯過頂部導航欄時,左側導航欄出現,在必要時引導客戶前往其他頁面。
2.2 尊重習慣
尊重習慣給我們帶來好多好處,無需浪費文字描述,就可以把一些事情交代清楚。
比如,百度注冊頁面上,表單對輸入的信息進行及時的反饋,用戶驗證碼正確,直接顯示一個綠色小溝就可以了,無需要通過文字提醒用戶應該怎么填寫驗證碼。
又比如,電子商務網站上面有購物車功能,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手推車圖案就能把很多事情交代清楚,無需太多文字解釋。
或者
另外就是一些組件的分布,例如導航欄應該在頂部,公司信息應該在腳部。用戶習慣他們在哪里,他們就應該在哪里,這樣用戶不需要考慮就能找到他們,對於功能復雜,信息量大的網站更應該注意這一點。
3,明確能點擊的內容
讓用戶知道哪些內容是可以點擊的,這一點與上文所提到“別讓我思考”的“小點”不謀而合,這里就不贅述了。
4,我在哪里
保持一種清晰視覺線索,保證你可以清楚你現在所在的位置。
導航所指向的當前頁面應該與其他未被激活的頁面樣式上有所區分。
面包屑導航,它可以告訴你從主頁到當前頁面的詳細路徑,這種導航方式能偶讓用戶覺得自己位於強大而又精細的導航系統中,用戶想回到上一層次,只需要當中的一條鏈接。
百度知道上對導航的變形:
天貓購物步驟:
表單在各種網站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小到用戶登錄用戶注冊,大到填寫報表,錄入信息系統數據,表單的可用性,直接影響用戶對網站的整體印象
表單編輯的內容過多,建議分頁進行填寫,但必須清楚告訴用戶當前正在編輯的表單處於第幾部,這樣用戶可以清楚知道自己處在什么狀態,流程還有多久就結束。同樣地,填寫表單的時候要提供有效的簡潔的提示信息
5,應對不同層面的錯誤
試過在注冊某個網站的時候,突然提示“系統異常,請聯系管理員”。這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如果只是小問題,我自己能解決為什么還要我勞師動眾驚動管理員,還要話幾天時間等管理員郵件回復呢?沒有明確的錯誤提示,會讓用戶郁悶,甚至是絕望。好的軟件不但能讓你流程地使用,聰明的網站不會讓你因為某次失敗的操作而責怪自己,認為自己太笨不能摸索軟件功能的特性,我們應該引導用戶想正確的方向去操作,這樣你就能很自然地完成正確的選擇,即便出現錯誤,可能很好地處理錯誤和異常,完全感覺不到自己犯錯。
百度,對錯誤的提示:
應對不同層面的錯誤,以下幾點要注意的 :
1,設計有用的信息提醒,解釋問題發生的原因
2,針對出現問題的環節,給用戶可行的解決方案,告訴用戶下一步要做什么
3,給維護人員考慮,保留相應的提示,讓維護人員更好地定位問題。
前兩點能都保證良好的交互體驗,最后一點則能夠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有效控制維護網站的成本。
6,提供一定的輔助功能
提供相關的服務,例如記錄女性生理周期App給用戶提供一個溝通交流平台,讓用戶在討論圈內交流隱私經歷和想法,交換備孕和生育經驗;大學生的課程表App為不同學校的同學開辟一個交流空間,為同學們課下提供交流平台。提供的這些功能延長了用戶在軟件上逗留的時間,活躍的交流平台,豐富的瀏覽信息,使得App的功能不僅僅停留在單調的基礎層面。
總結,在這樣一個用戶需求日益變化,而互聯網資源及其豐富的時代,如何才能吸引用戶,如何才能創造價值?設計時遵循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原則是不錯的思路。
-----------------------------------------------------------------------------------------------------------------------------------------------------
在我編程進步路上,我前端成長的路上,感謝所有學術指導性網站,感謝我所閱讀過的書刊的作者們,感謝你們的一路陪伴,我會加倍努力,堅持下去,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