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只有經過思考或者經歷,才能真正明白它的含義。 ----題記
以前看書或者文章的時候,經常看到一個術語正則化項(regularation term),剛開始的時候不明白,后來查閱書籍,找到過答案。但是,僅僅是在印象中停留了一下而已。直到昨天翻看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黃象鼎等編著的《非線性數值分析的理論與方法》中關於適定性的概念,聯系到最近看過的優化目標函數,好像終於明白了正則項的作用,簡言之:
正則項的加入使原來的非適定問題變為適定問題。
一個例子是,圖像去噪的目標函數,如果只考慮一項(去噪后的圖像的像素平均值和原圖像一致),問題就有無窮多組解。但是,加上正則項(一般的是BV范數)以后,問題的解就變成唯一的了。
剩下的問題就是什么是適定問題?什么是不適定問題?
定解問題是適定的,是指它具備如下三個條件:
(1)問題的解存在;
(2)問題的解唯一;
(3)解連續依賴於定解條件,即定解條件(數據)改變很小時,相應的解也改變很小,也就是解具有穩定性。
不滿足上述三個條件之一的問題稱為不適定(ill-posed)問題。特別地,對不滿足第三個條件的定解問題,稱為Hadamard意義下的不適定問題。
參考文獻:
(1)《非線性數值分析的理論與方法》,黃象鼎等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