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送速率(傳輸速率)和傳播速率


在通信領域術語上,較為規范的說法,發送速率和傳輸速率是同一個含義。

1.發送速率(傳輸速率)是指主機或路由器往(向)數字信道上發送數據的速度,也稱為數據率或比特,單位是比特每秒,b/s。
2.傳播速率是指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的速度,單位是“米每秒”,即m/s,更常用的是千米每秒(km/s)。電磁波在光線中的傳播速率約為:2*10^8m/s。
3.傳輸時延(Transmission Delay)又叫發送時延,是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數據幀的最后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要的時間。計算公式: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信道帶寬
4.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的距離所花費的時間。計算公式:傳播時延=信道長度/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

發送時延發生在機器的內部的發送器中(一般就是發生在網絡適配器中,即網卡),而傳播則發生在機器外部的傳輸停產媒體上。

假定有10輛車的車隊從公路收費站入口出發到相距50公里的目的地。再假定每一輛車過收費站要花費6秒鍾,而車速是每小時間100公里。
則整個車隊從收費站到目的地總共要花費的時間:發車時間共需60秒(發送時延),行車時間需要30分鍾(傳播時延),共花費31分鍾。

通常是用帶寬來描述發送速率的。所謂帶寬,你可以理解成信號頻率的變化的范圍;
光纖是傳輸光信號的,而可見光的頻率是非常非常高的,大約在10e8MHz數量級上,遠遠大於電磁頻率,從而大大提高了發送速率;而即使是做工極好的銅線,也至多只能達到近1GHz的帶寬。兩者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我們所說的光纖速度快於電纜,是從發送速率的角度講的。而並非很多人所誤解的是傳播速率快,而認為“光在光纜上跑得比電在電纜上快”。

我們都知道,真空介質中,電磁波的速度與光速度是一樣的,是30萬公里/秒,而事實上,根據光學原理,光在光纖中是通過全反射來傳播的,而這樣,勢必增加了光在光纜中傳播的路徑(走折線路徑比走直線路徑要長),從而在傳播速度上反而不如銅線傳播的快。但是,這一點的速率減緩的劣勢,和之前的發送速率的大大提高的優勢相比,是微乎其微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