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歸(recursion):程序調用自身的編程技巧。
遞歸滿足2個條件:
1)有反復執行的過程(調用自身)
2)有跳出反復執行過程的條件(遞歸出口)
遞歸例子:
(1)階乘
n! = n * (n-1) * (n-2) * ...* 1(n>0)
//階乘 int recursive(int i) { int sum = 0; if (0 == i) return (1); else sum = i * recursive(i-1); return sum; }
(2)河內塔問題
//河內塔 void hanoi(int n,int p1,int p2,int p3) { if(1==n) cout<<"盤子從"<<p1<<"移到"<<p3<<endl; else { hanoi(n-1,p1,p3,p2); cout<<"盤子從"<<p1<<"移到"<<p3<<endl; hanoi(n-1,p2,p1,p3); } }
(3)全排列
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取出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當m=n時所有的排列情況叫全排列。
如1,2,3三個元素的全排列為:
1,2,3
1,3,2
2,1,3
2,3,1
3,1,2
3,2,1
//全排列 inline void Swap(int &a,int &b) { int temp=a; a=b; b=temp; } void Perm(int list[],int k,int m) { if (k == m-1) { for(int i=0;i<m;i++) { printf("%d",list[i]); } printf("n"); } else { for(int i=k;i<m;i++) { Swap(list[k],list[i]); Perm(list,k+1,m); Swap(list[k],list[i]); } } }
(4)斐波那契數列
斐波納契數列,又稱黃金分割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
這個數列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都等於前兩項之和。
有趣的兔子問題:
一般而言,兔子在出生兩個月后,就有繁殖能力,一對兔子每個月能生出一對小兔子來。如果所有兔子都不死,那么一年以后可以繁殖多少對兔子?
分析如下:
第一個月小兔子沒有繁殖能力,所以還是一對;
兩個月后,生下一對小兔子,總數共有兩對;
三個月以后,老兔子又生下一對,因為小兔子還沒有繁殖能力,總數共是三對;
……
依次類推可以列出下表:
//斐波那契
long Fib(int n)
{
if (n == 0)
return 0;
if (n == 1)
return 1;
if (n > 1)
return Fib(n-1) + Fib(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