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這個話題之前必須對.net這個門檻進行定義,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想法,所以對不同事物有不同的觀點(那些牆頭草除外)。就像大家平時購物一樣,如果我一個月10K拿500RMB去買一件衣服我不會有任何猶豫或者認為買的衣服貴,如果我一個月3K拿500RMB去買衣服我會猶豫很久認為很奢侈。
前幾天的兩位仁兄就是在對門檻的不同定義下做的闡述。Tony Qu仁兄定義入門就是能夠獨立的去解各種決疑難雜症,個人認為差不多是當今社會或者行業定義的高級程序員的級別了。子陽仁兄定義入門就是能夠完成一般任務和問題,應該是初級程序員級別的。
筆者2011年畢業,至今一年之余, 大學上過一學期的.NET課程,后來都忘記的差不多,那是覺得C++和C#差不多(悲催的),但是感覺用.NET可以立馬做出炫酷的網站,所以實習和工作就選.NET方向。遇到各種問題就各種百度、Google,逛各種論壇,也在慢慢的成長,從最開始的別人怎么說就怎么做,別人怎么說就認為是那樣,沒有去思考去驗證,在吃過虧上過當之后明白一個道理,沒有實際去試過看到結果就不能完全的相信。然后就開始自己動手去實踐、驗證,逐漸的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思想,這也是一年多以來的最大收獲之一。其間看過園子里面Anytao的《你必須知道的.NET》、經典的《C#高級編程》、《CLR via C#》。2012年的光棍節為了慶祝仍是單身,趁着打折買了蔣金楠的《WCF技術剖析》、《代碼重構》等等書籍,繼續充電學習(其實也是為了待遇更好,畢竟現在社會壓力大,房子、車子、妻子、兒子這些都木有啊)。
我對自己在.NET道路划分了幾個層次:
A.了解 就是知道.NET了,看得懂一般的
B.入門 能夠完成一般的事兒,但是沒有自己的想法,人雲亦雲的
C.上道 有自己想法,能夠獨立完成一般的任務和解決一般的困難
D.專研 不僅能解決各種疑難雜症,還會去研究.net底層機制
F.大拿 各種知道,觸類旁通。就算一個東西ta以前沒有接觸,給一點點時間久可以搞定
G.還木有想到會是啥層次,以后定義。
個人認為自是慢慢上道了,但是知道的愈多發現不知道的更多,然后繼續學習發現打開的是更廣闊的門。
曾經的領導說過java部門100W做的有賺頭,我們.NET用50W還是有賺頭,雖然不是100%的正確但是也從一個方面說明了.NET確實能減少很多成本。是什么導致這些的呢?由於對java不是很了解,個人覺得微軟對.NET封裝了很多,一般的事物用不着我們再去重寫那些東西可以拿來主義就行,然后由VS這種神器,讓廣大刁絲欣喜不已,然后網絡上各種實例各種代碼也可以copy來copy去的,所以做東西那是剛剛的,果斷的快速解決戰斗還減少了子彈耗費。在這些表象之下,那些底層的東西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在許多人說.NET技術更新快的抱怨之下,又有多少人去弄清楚本質呢,為什么那么多人在技術出來不久之后就能在使用時游刃有余,又有多少人徘徊在各種技術之前郁悶着。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動輒工程師、經理的頭銜讓多少人迷失,在各種壓力下多少人退卻或者妥協了。
最后說說java和.NET。N多人說java這樣好那樣好(什么效率高、什么跨平台等等),.net這樣不行那樣不行(木有搞懂myspace、微軟官網等等這些效率是咋樣高的,mono.net是怎么跨平台的)。我要說我是.NET我自豪。
由於個人不足,也許有不足或者錯誤之處,歡迎廣大園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