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近期裁員想到的


經濟形勢一路走低,公司裁員的消息也偶爾聽聞,其中鬧的比較醒目的則是摩托羅拉移動的裁員。

從報道來看,南京摩托羅拉移動的各位對這個公司還是很有些戀戀不舍的,甚至提出了希望再為公司工作一年的期望。

 

具體情形其實不太了解,不妄發評論了,但這事再次提醒我們一個很本質的事情:

職場如市場,本質上就是一場交換。員工可以跳槽,公司可以裁員,都是非常的正常。

 

很多公司都會強調企業文化,希望能營造一種歸屬感,這沒錯,文化確實很重要,但也確實不是職場關系的支點。

對外,企業有所產出,與客戶交換獲取收入;對內,則是員工有所產出,與企業交換獲取工資等等。

這是根本中的根本,在此之上才有五花八門的其他關系。

 

這就引申出了一個話題:

既然不存在真的鐵飯碗,職場里的每個人必須要有基本的危機意識,並實時監察自己是否已經處於危機之中。

畢竟公司可以裁員或倒閉,人卻不能在裁員或倒閉后說我不活了。

 

有的大公司其實是有大企業病的,工作相對比較悠閑,工作效率也不是很高。

很多人很容易被這種安全的假象所迷惑,感覺一輩子似乎就會這么下去了,每天混混日子沒什么打緊。

這個時候一旦把這些人拋到職場中再來一輪優勝劣汰,很多人就會面臨巨大的落差,不論薪資還是工作強度。

 

而在美夢中檢查自己是否處在危機中其實並不是很難:

 

  •  可以檢查一下自己所具備的技能的可流動性。

  如果只是了解某個特別公司所特有的技術,並且這種技術並無整體遷移的必要性,那么可流動性很不好。

  而金融,財會這類業務相關的知識則流動性會好一些。

  給自己做點這類診斷並不是很難。

 

  •  可以檢查下自己所具備的技能,一個畢業生要多久可以掌握。

  如果一個人的知識只是停留在編程語言,使用某個框架這種層面,那么也相對比較危險。

  你可以說這些很復雜,但其實這類東西,畢業生學個1~2年也是可以掌握的,直接和畢業生競爭似乎不是什么好的選擇。

 

  •  可以看看自己是否失去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假設說社會是不停變化的,而這種變化在於個人又是不可以預知的,那么很簡單,每個人其實不知道下一刻會有什么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比如裁員。

  在這種情形下,大多數人是沒有躺下來睡覺的資格的。

  比如:一年都不看一本書,再比如從來不自己做點學習,這類的行為都和躺下來睡覺差不多。

 

如果一個人跑的過市場水平,那么裁員就和跳槽沒什么太大區別,既沒有對過去美好生活的留戀,也沒有對收入銳減的巨大恐懼。

這也許很難,但要想人生活的寬松點,這也確實是必須做的事情。

--------------------------------------------------------------

 

理想流 + 軟件 = 《完美軟件開發:方法與邏輯》
理想流 + 人生 = ??
理想流 + 管理 = ??
理想流 = 以概念和邏輯推演本質,追求真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