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裁員季


在公司呆了四年的時間經歷了四次裁員,基本上每年都得這么搞一回。今年又開始在整了,可能是因為今年行情不太好,不然一個大大小小加起來近萬人的公司,40人的IT團隊應該是可以的。不過沒辦法這次裁員的幅度有點大—50%。更可氣這次裁員跟往常一樣就是光通知,也不明確給不給補償。也就是讓被裁員的人慢慢的主動離職,每次都是這么搞,到最后人財兩空。真不知道老板腦袋是咋想的—難道真能省錢嗎?

不過可能事與願違,目前公司的現象是:

1. 整個團隊氛圍很不好。大家都不知道干什么(領導說開發的項目都停了)。來公司上班就是打打卡、刷刷微博、投投簡歷。

2. 可能會很快找到合適的機會等不急提前離開,但這只是少數,而且會帶動另外一部分本身並不是裁員對像的人也想着離開。

3. 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是員工的問題而辭退人員的話公司肯定要賠償的。因此還會有一部份人就算拿到Offer了也要再耗一段時間再走—萬一有賠償呢。

      那我們再來算比賬,如果從正式通知裁員到最后一個員工走算做此次裁員的周期的話,那么假設裁員周期為2個月(之前我們有一次是在春節前裁的前后差不多2個月,還有一次是年后裁的總時間差不多耗了三個多月,取平均值2個月);假設這個時間段內所有員工的貢獻為20%(不怎么干活),成本為1萬元/月,按下表所示2個月的損耗就是64萬元。如果說換另一種做法,整體辭退20人,N+1賠付,由於大部份人工作時間都不長,而且工作時間長的公司也讓重簽合同過(簽到不同的公司),所以平均也就是2個月的工資。所以損耗40萬。所以說還是辭退的方案省錢。

NewImage

      當然也有可能說周期會短一點,比如說1個月之內所有聽從勸退的都走了,這樣的話可能會省個8萬塊錢左右。但是正如之前所說就算找到工作的,如果知道公司已經要裁員的話也會等到賠償再走的(一部分)。所以估計錢是省不下來了。

NewImage

     但是我不清楚的是歷經的四次裁員、3個HR主管都是采用勸退的方式,可能最終原因還是老板。當然我們的辦公地點比較多,HR不跟我們一起辦公所以最痛苦的是我們,以前一起工作的同事,現在被無情的分為兩組人,還有我們團隊的一個小姑娘跟我說,我們就希望公司能按正常勞動法走,說得我無言以對。所有人的心思都是在找工作走人,連我之前經常吐槽的領導也要開溜了,最后估計走的人會比要裁員的人多。

 后記:下一個領導是誰?

本以認頂頭上司走了,可能我會是最佳人的選,可是昨天老板把我們這兒另一個年經比我大、工作經驗豐富點、關鍵不怎么干活的同事叫了過去說是接我頂頭上司的班,然后他又選了我作為他的副手,還選了另一個同事作為副手,所以總歸來說我還是副手。當然我跟那個未來的領導(之前也當過我領導,后來調走了),關系還不錯,但是我就覺得這公司光看人,不看業績的。辛辛苦苦的工作本以為有一定的收獲,但沒想到別人還是會用資歷來選拔;另一方面是干得好不好不要緊,關鍵是要讓領導覺得你能干。好體制哦。呵呵。又一個吐槽貼,純屬娛樂。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