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社交文化


social network。中文:社交網絡。它隨着Facebook的上市,把社交網絡帶上一個頂峰。美國SNS三大領導地位分別是:Facebook,Twitter和Google+。在中國也有SNS三大巨頭。微博、QQ和人人網。我還是喜歡叫人人網為校內網。不過人人網發展這么久,已經很少和學習有關的內容,已經成為大家娛樂和分享的平台了。

 

從我個人角度來看,三個不同的公司開發出的產品代表三種不同的社交文化。分別是:拉、推和擺。大家能猜一下三個產品分別對應的的社交文化嗎?

 

1.拉--QQ。這個文化當然要算QQ了,其實QQ的產品很多,這里主要談到的是QQ即時通訊工具和QQ空間。從一開始使用QQ的好友是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老師等等。大多數情況下,QQ好友都是自己認識,其中大多數見過面。我個人的QQ中,陌生人好像沒有一個人。我不主動加陌生人,同時拒絕陌生人加我。在人人和微博還沒有開發出來時,QQ可以說占據了中國整個社交文化的90%。大多人有一個1-2個QQ,有的可能更多。但是,在QQ中你需要和對方聊天,語音或者視頻聊天時,你必須主動發起,或者對方主動發起。這里我用“拉”來表示這個行為,就是說你一個人,你要和對方聊天,你需要把對方“拉”進來,然后進行對話。然后時間久了,大家都不想主動。當然戀愛中情侶不在考慮范圍之內。比如說一般的好友,同學,同事。你上了QQ,你看他/她也在線,你需要鼓起勇氣,點開ta的頭像然后發起對話。並且你不知道對方是否對你要說的話題感興趣,所以時間久了,大家上QQ就隱身。我在大學四年,估計QQ隱身了也四年。大家很少看到我qq顯示“線上”2個字,然后QQ就成了擺設。雖然里面有好多好友,有好多組,也有好多群。除了班級群有時為了接收上課信息,大多數設置是為接受信息不提示。

 

2.擺--微博,這里特指新浪微博,在中國目前最大的微博應該數新浪。騰訊微博用戶數量也很大,但是這是騰訊失敗的地方,本應該好好做QQ和QQ空間,非得要要做騰訊微博和朋友網。微博一方面主要因為名人多,另一方面草根人多。大家都可以去關注一個人,去評論一個人的微博,當然也可以轉發微博,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交互網絡,大家暢所欲言。當然違反國家法律的微博,還是會被和諧的。所以新浪壓力也很大的,玩的不好,整個公司都會被微博玩掉的。微博屬於“擺”的文化。特別是名人,這里名人已經不是小時候大家眼中的明星或者歌手,演員之類的了。當然大家可能也關注的。但是像薛蠻子,李開復,鄭克強(南昌大學前黨委書記)已經慢慢積累了名氣和公信力,慢慢收到的大家的認可。大家也把他們當做名人,關注他們發的微博,關注他們在微博中闡述的生活的哲理和對某件事的看法或者思考。而這一切都可以被廣大的微博人看到,然后你加上你的思考,得出一個完美的結果。所以這也是微博如此火熱的原因。大家把自己的觀點或者態度擺出來,然后由大家去評論或者交流。這好比菜市場,大家把自己的家的菜擺出來,讓顧客來選購的。當然這些菜也就是博主的微博了,雖然只有140個字,但是大多數是他們自己寫的,也就是他們種的菜,所以大家有義務去保護它。在微博禁忌進行人身攻擊。要不你也和我一樣,只查看或者轉發微博。

 

3.人人網的社交文化是:推。超市購物,大家都用過手推車吧!在人人網的童鞋,當然沒有李開復或者楊冪這些人有名氣,所以大家都是推的意思。你在人人網用“擺”的心態玩人人,估計也沒有多人搭理你。所以大家都采用的是“推”。比如說今天我在哪里吃了好吃的東西,拍到了好看的女生或者風景,上傳到校內,然后我的好友,可以看到今天的所發的狀態,圖片或者分享的視頻。這樣構成了一個熟人的圈子。但是大家又不需要用“拉”的手段,告知大家。所以人人還是需要主動來“推”的理念來玩轉人人。

 

當然我們白天上班,晚上回到房間。很多時間我們都不可能去大家見面或者打招呼,所以在今天SNS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我們去了解關心朋友的一部分。當然以上分析,並不是想說哪種社交文化不好,也不是鄙視哪些人用了QQ,微博或者人人,而是從產品文化來分析。當然我個人是QQ,人人和微博都玩。但是QQ只發表自己的內心感情文章或者生活的隨筆。人人基本發表都是工作或者學習相關的技術,以及看到的好圖片或者好文章、搞笑的視頻等。微博只關注大師或者技術方面的老師。

 

social network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反過來也改變的social network。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