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總結


一、閱讀概述

1.1 閱讀的目標

為獲得資訊、求得理解、娛樂。

1.2 如何做自我要求的讀者

1.2.1 主動閱讀

讀者要提出四個基本問題: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主題、關鍵議題)

2、作者說了什么,怎么說的?(想法、聲明、論點)

3、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個人的判斷)

4、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相關的含義或建議)

1.2.2 做筆記

在書本前面的空白頁用來記載你的思想。讀完一本書,在最后的空白頁寫下個人索引后,在翻回前面的空白頁,試着將全書的大綱、整體框架寫出來,列出基本的大綱與前后篇章秩序。

養成閱讀的習慣:為了要忘掉一些單一的動作,一開始必須先分別學會單一的動作。

二、閱讀的層次

2.1 基礎閱讀

看得懂一句話的意思。

2.2 檢視閱讀

2.2.1 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

1、先看書名頁,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了解主題概念;

2、研究目錄頁,概括性理解書的基本架構;

3、檢閱索引;

4、讀出版者的介紹,讀主旨摘要;

5、挑幾個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

6、東翻西翻,尋找主要論點的訊號,同時,不要忽略最后幾頁。

2.2.2 粗淺的閱讀

1、頭一次面對難讀的書時,從頭到尾先讀一遍,讀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2、不能出現“逗留或倒退”的習慣,降低閱讀速度

2.3 分析閱讀

階段一:掌握結構大綱

1、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讀的是哪一類的書,而且越早越好;

2、用單一的句子或一小段文字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

3、將書中重要篇章列舉出來,說明它們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架構,如下:

1)作者將全書分成五個部分,每部分分別談了什么;

2)第一個主要的部分分成三個段落,每個段落在第幾行;

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階段,作者有四個重點,每個重點分別是什么等等。

4、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或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階段二:詮釋作者意圖

5、找出重要單字,透過他們與作者達成共識;

6、將一本書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其中的主旨;

7、從相關文句的關聯中,設法架構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

8、確定作者已經解決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哪些問題,哪些問題是作者知道自己無法沒有解決的;

階段三:溝通一樣的評論一本書

9、除非你已經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了,否則不要輕易評論;(在你說出“我懂了”之前,不要說你同意、不同意或者暫緩評論)

10、不要爭搶好勝,非辯到底不可;

11、在說出評論之前,你要能證明自己區別得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

12、批評觀點的特別標准: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知識錯誤、不和邏輯、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2.4 主題閱讀

1、針對需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書目;

2、檢視書單上所有的書,確定跟你研究的主題相關后,進行主題閱讀;

3、根據關心的主題,找到相關的章節;

4、帶引作者們與你達成共識;

5、建立中立主旨,理清問題,讓作者們來回答;

6、界定議題

7、分析討論

三、不同讀物的閱讀方法

3.1 工具書

明智運用工具書的四個條件:

1、  你想要知道些什么

2、  要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3、  在哪一種工具書中能找到

4、  必須要知道這本書是怎么組織的

3.2 實用型的書

回答四個問題:

1、  這本書在談些什么;

2、  作者的主旨、共識、論述是什么;

3、  內容真實嗎?

4、  與我何干?對該主題的觀點有點變化,看法有些調整。

3.3 想象文學

1、將想象文學作品分類;

2、抓住整本書的大意;

3、發現整本書各部分是如何架構起來的。

詮釋規則:

1、  小說的要素(插曲、事件、角色、思想、言行、感覺與行動)是邏輯作品中的共識;

2、  共識與主旨有關;

3、  若論述性作品中有任何活動,那就是論述的發展

3.4 論說性

1、找出作品的整體及部分結構;

2、定義與詮釋書中的共識與論述;

3、評論作者的學說,以贊同或反對的一件完成我們對他的作品的理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