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與愛因斯坦月球漫步》


買《與愛因斯坦月球漫步》這本書已經忘記了是誰的推薦了,已經記不住是什么時候加入到我的GTD閱讀清單的,在去北京出差時帶上了這本書,前4章介紹了許多故事和記憶的原理,快速翻到第5章開始閱讀,隨着作者一起開始記憶的練習,相當神奇,書中的15件風馬牛不相及的物品,我竟然也能記下來,而且2周過后,這些東西仍然擺在我的記憶宮殿內,所以在北京自驗收之后到書店又買了另外2本有關記憶的書,我並不想成為瘋狂的腦力運動員,只是想看看我是不是能夠用這些方法記住一些數字,或者幫助孩子記住一些歷史、地理和生物知識。

作者喬舒亞·福爾是一位記者,在觀看了一場記憶力大賽后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開始探索自己的記憶力是不是也可以改善,經過刻苦的、科學的訓練以及有經驗的教練的指導,一年后竟然奪得了美國記憶力大賽的冠軍。

第1章:天才難覓

力量可以量化,但是大腦的量化可不是那么容易。當別人說你聰明時,他也不清楚“聰明”的定義,是你的反應快?會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還是記憶力好?隨便找出一項技能,比如象棋,我就是一個業余選手,與專業大師直接無法對弈,而與更業余的選手,他們會認為我是高手。你的棋下得好並不一定代表你聰明,你只是付出了努力,你看過專家寫的棋書,研究過別人的走法,在實踐中明白了一些着法的優劣,你的棋力在升高並不能代表你變得越來越聰明,只是說明你頭腦中的棋庫越來越龐大,對於棋形、棋理、子力的價值、殺法、布局和殘局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可能所謂的聰明就是你在某個領域的研究比普通人深了一些。

許多記憶力大師面對記者都是這樣說的:“其實記憶力就是一些技巧,你要明白怎么記住東西。每個人其實都能做到,真的,不騙你……”我是聽了這段話開始了我的記憶圖像編碼的,看看一年后我的數字記憶水平是不是有所提高。

“記憶宮殿”又稱“旅行記憶法”,或“位置記憶法”。

東尼·博贊自稱現代記憶界的宗師說過“頭腦其實和肌肉一樣需要鍛煉”。死記硬背是通過不斷的重復把人們對事物的印象刻在腦子里,這種方式粗暴且痛苦。而記憶術就不同了,它通過一定的技巧幫助人們進行記憶,這種方式讓人感覺更舒適,速度更快,過程也沒有那么痛苦,而且記憶保持得更為長久。背單詞5年多了,有些單詞重復了很多次還是記不住(在supermemo中稱為leech水蛭,吸血蟲),看來需要總結一些技巧了,以前我的背法就是一種機械式的重復,現在遇到一個新詞時都想着能不能轉化為比較有趣的圖像或有趣的故事。

Action:一些單詞的記憶方法整理在這里了。

“人們都認為記憶力下降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於是就聽之任之。這種觀念在邏輯上是錯誤的,因為‘正常’並不代表就一定要任由記憶力下降。人們的記憶力之所以下降,是因為記憶訓練的方式不正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現代的孩子和3萬年前的孩子一樣,大腦都是一張白紙。如今的信息時代造就了大量的數據,要讓一個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去記憶、理解這些數據是不是本身就不合理?難道真要出現手機這類的東西,作為大腦的助手,來指導人的行為?按照GTD的觀點,有點東西還是交給系統來記住,把大腦解放出來。

第2章:記得太多東西的人

普通人都擁有超凡的記憶力,至少在接受外界的某些信息的時候是這樣的,普通人對圖像的記憶能力確實很強。

一個具有非凡記憶力的記者S能夠過目不忘,什么事情都能快速在他的腦子里進行聯想記憶,他最大的痛苦與我們常人不一樣,是“如何遺忘”,一件事就像刻在他腦子里,想忘記它反而變成了煩惱,真羡慕這樣的人,感覺完全可以編出一本科幻小說。對這個故事的一段總結,是遺忘而不是記憶造就了人的思維,這個世界如果要變得更有意義,我們就要學會過濾信息,思考其實就是遺忘。好深奧!

第3章:高手中的高手

本章詳細從初生雞性別鑒定師這個職業談起,沒發現世界上還有這種職業,而且還是高薪職業!這里又談到了埃里克森的研究成果,“如果一個人想在某個領域達到世界級的頂尖水平,至少需要花費10000個小時去訓練自己”。專家看待世界的方式是與普通人不一樣的,普通人看不到的東西,這些專家卻能看到,他們很容易去追蹤那些最重要的信息,然后幾乎自動地反應到下一步該怎么做。“我們記不住孤立的事實,只能記住有聯系的事實”,隨意擺放的棋子對於象棋大師來說也無法記憶,他在過去的棋局里找不到類似的棋局,根本無法轉化為有意義的組塊,他與常人看到的一樣,都是一團亂麻。

第4章:世界上最健忘的人

EP是個患有超級健忘症的人,他已經達到了一種病態的智者狀態,一種反常的佛教理想生活----永遠生活在現在。

失去了記憶,還會有時間嗎?這種時間不是物理學家所說的時間,而是一種心理時間,也就是人類感受生命流逝的速度。如何延長這個心理時間呢?就是要多記一些東西。按照時間順序,給我的生活里多增添一些標志性的事件,讓自己對時間的流逝更敏感些。單調的生活壓縮時間,新奇的經歷延長時間。定期地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出國度一次假,盡可能用新鮮的經歷來更新記憶庫是很重要的。新鮮的記憶延長了心理時間,也延長了我們感知到的生命。

第5章:記憶宮殿

最先讀的是這一章,記憶術中最基本的原則是“精細編碼”,因為大腦對所有信息的記憶程度並不是完全相同的,要把大腦不容易記住的信息類型轉化成擅長記憶的信息類型。大多數記憶術的核心方法就是把將要進入記憶的那些枯燥的信息轉化為富有色彩和超級有趣的信息,而且轉化后的信息要和你以前見過的甩有事物有很大不同,轉化之后你就再也忘不了了。《修辭學》是記憶大師的聖經,這本書中提到了記憶術,提到了記憶宮殿就是空間記憶法。人工記憶力有兩個基本組成部分,即圖像和位置;圖像代表一個人想要記住的內容,位置代表的則是這些圖像存儲的地點。記憶宮殿可大可小,可以是室外的也可以是室內的,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擬的,甚至是你的身體,只要你對它們足夠熟悉,而且是井然有序的。在記憶的時候要運用多種感官來回憶某個場景,這很重要。在建造記憶宮殿時,要盡可能地注意細節,盡可能地有趣一些、粗俗一些、奇特一些。大腦中聯想到的圖像越生動,就越能防止記憶內容與這個地點脫離。記憶大師們比拼的就是這種聯覺能力,所以說其實世界記憶力錦標大賽並不是記憶力比賽,而是創造力比賽。書中記憶清單中有6瓶葡萄酒,作者用擬人化的辦法想象他們聚在一起聊天,其中一瓶酒的名字還用著名的葡萄酒品牌來命名,而我把他們擬人化在一起打“勾級”,果然2周后這種圖像仍清晰地刻在腦子里。(2013年2月18日重看這書時,這些東西都記得相當模糊了,看來想要達到牢固的記憶效果,必要的定期重復是必不可少的)

第6章:怎樣記住一首詩

第一項任務是要收集建築物,普通人開始記憶訓練時要准備12座宮殿。要想輕而易舉且不費一點力氣地記住很多東西,就要提前進行難度更高的記憶力訓練。我對記憶詩歌並不感興趣,所以本章快速略過。

第7章:記憶的終結

在古代記憶術很流行,特別在紙張還未發明之前,因為想要保留任何思想,首先就要記憶。但如今高科技的發展,大量的外存儲設備和快速的搜索使人的大腦的記憶力在迅速退化。曾記得幾天前一個朋友從電話里告訴了一個同學的電話號碼,由於正在戶外,身邊什么也沒帶,剛念完11位號碼,就只記住了后4位數字7699,連159、158、還是156都忘了,又讓朋友念了一遍,這回不斷地在心里默念,扣下電話后馬上撥打這個號碼,慶幸沒有記錯。后來思考了2種解決辦法,一種是練習記憶力,我不想成為記憶大師,只想着稍微改善一下我的記憶力,記住11位的手機號碼應該並不難吧,實際上前面的1並不用記,只有10位。另一種辦法就是利用手機的功能,徹底不相信自己的記憶力,開通免提,啟用手機的多任務功能,快速記錄聽到的號碼。

第8章:瓶頸期

簡單的記憶方法是把2位數字轉化為圖像,這樣需要00-99共100個編碼,而更為強大的是PAO系統(個人-動作-物體)則可以一次把6位數字編碼。

所有人在學習一項新技能時,都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認知階段,第二階段是聯想階段,最后一個階段是自主階段。想要突破瓶頸期,就要能夠堅持做到以下三件事情:專心於自己的方法,目標堅定,不斷獲得即時性的反饋。要提高自己的技術,就要看到自己的失敗之處,然后從失誤的地方吸取教訓。

李小龍的一句名言:“人生根本不存在極限,但是卻存在着停滯期。你不能在這個階段停留,要跨越它。如果你跨越不了它,就會被它徹底摧毀”。

第9章:有才能的十分之一

記憶力訓練到底有沒有用?特別對於都已經大學畢業的人來說,是不是記憶力就無所謂了?這里提到了記憶術的終極功能,記憶術不僅是一種幫助人們記錄信息的工具,同時也是一種輔助創新與創作的工具,記憶力主要是一種想象的過程。

教育的目的並不只是往學生的大腦里灌輸一大堆事實性資料,而是要引導他們理解這些事實。這些事實性的資料本身雖然無法引導學生們理解,但是真正的理解也離不開事實。最關鍵的,掌握的知識越多,就越容易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也在思考中國的教育和美國的教育差別,中國的教育是一種填鴨式的教育,中學之前的教育更是如此,老師把大量雷同的試題甩給學生去做,去死記硬背一堆資料,不引導更不鼓勵學生們進行創新性的思考,我不喜歡這種教育方法,因為太辛苦,學生的學習負擔太重。但反過來想想,這種教育方法可能也是一種辦法,中國學生經過這番題海戰術,一些基礎知識相當扎實,這就是前面所說的事實性資料,如果在大學以后能夠轉變一種思維方式,可能更利於創新。而美國的教育從小學就開始鼓勵思考,但某些基礎知識可能並不牢固,而且從小就鍛煉理性思維並不是什么好事。可能灌輸這種大量的事實需要一個度,而這個度不好掌握吧。

第10章:我們中間的小雨人

要想獲得完美的記憶力,枯燥的訓練是唯一的途徑。這條對別的行業應該也是一樣的。

第11章:美國記憶力錦標賽

作者艱苦的訓練換來了美國記憶力大賽的冠軍!看來有好的老師指導,再加上科學的、系統的、努力的訓練,並不需要10000小時就可以成為專家!

 

讀完此書后,開始整理我的記憶圖像編碼,期望以后記電話號碼能夠快一些。2013年2月重看此書,發現這個編碼我沒有堅持下來,這個編碼在學生時代應該還比較有用,工作之后更強調邏輯思維,沒有大把的時間進行這種練習。

后記:在2012年6月的路上,與孩子閑着也是閑着,開始一起記一些車牌號嗎,用位置記憶法果然有效,用7個位置放了7個車牌號碼,轉換為生動有趣的圖像,至今仍記得。把幾個車牌號利用諧音、形象等辦法想像出來許多古怪的圖像來,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