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總線的體系結構如下:
其中DQS是源同步時鍾,在接收端使用DQS來讀出相應的數據DQ,上升沿和下降沿都有效。DDR1總線,DQS是單端信號,而DDR2&3, DQS則是差分信號。DQS和DQ都是三態信號,在PCB走線上雙向傳輸。CK是地址/命令時鍾,是單向信號。
DDR總線讀寫時序如下:
讀操作時,DQS信號的邊沿在時序上與DQ的信號邊沿處對齊;寫操作時,DQS信號的邊沿在時序上與DQ信號的中心處對齊。所以在做DDR控制器時,要把DQS時鍾做90度的相移。上圖中,Addr/Cmd Bus意思是地址/命令總線,都是時鍾的上升沿有效,其中命令由:/CS(片選),/RAS, /CAS,/WE(寫使能)決定,比如:“讀”命令為:LHLH,“寫”命令為:LHLL等。操作命令很多,主要是NOP(空超作),Active(激活),Write,Read,Precharge (Bank關閉),Auto Refresh或Self Refresh(自動刷新或自刷新)等(細節請參考:Jedec規范JESD79)。
許多計算機使用時鍾頻率為533MHz的DDR2內存,更先進的DDR2內存正在日益普及,它的時鍾頻率在400 MHz-800 MHz之間,新的DDR3內存的時鍾頻率則可以工作在800MHz-16OOMHz之間。DDR3內存芯片還有另外一個長處:更低的能耗,它的運行電壓是1.5伏,低於DDR2內存芯片的1.8伏和DDR1內存芯片的2.5伏。在使用電池的設備中能夠延長電池續航時間,因為能耗低,產生的熱量也就少,從而對冷卻的要求也就低一些。
DDR 2&3幾個新增特性的含義是:ODT( On Die Termination),DDR1 匹配放在主板上,DDR2&3把匹配直接設計到DRAM芯片內部,用來改善信號品質。OCD(Off Chip Driver)是加強上下拉驅動的控制功能,通過減小DQS與/DQS(DQS是數據Strobe,源同步時鍾,數據的1和0由DQS作為時鍾來判斷) Skew(時滯)來增加信號的時序容限(Timing Margin)。Posted CAS是提高總線利用率的一種方法。AL(Additive Latency)技術是相對於外部CAS,內部CAS執行一定的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