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册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考虑问题的习惯。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高年级学习概率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因此在学习中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感知排列组合问题的知识。“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感知排列组合。

一、创境引题

本节课用蓝猫带领同学们去数学广角参观,可是有密码锁,需要密码才能进去。这是大家就会有疑问“密码是几位数啊”“密码要满足市民条件啊”等问题,进而课件出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找出密码,对找出密码的同学进行表扬,让他们一开始上课就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设计不仅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又在破解密码的过程中渗透了简单的排列知识。

二、先学后教

用导学案出示问题:用1,2,3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让学生拿出数字卡小组合作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并记录下来。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在辅导学生要边摆边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三种情况: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交换法。并提问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总结“有序列举”,渗透了学习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三、不足之处

班级孩子较多,后进生学习比较吃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有给后进生太多表达的机会。同类型题目练习较少。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