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DR3布线规范和技巧


  

转自于:http://blog.csdn.net/qq_29350001/article/details/51781419

关于DDR3布线的一些规范(个人总结)
本规范为个人总结,介绍得比较简单。当然,具体规范不止这么点。写得不好的地方还请见谅。
1. 一、阻抗方面
DDR3要严格控制阻抗,单线50ohm,差分100ohm,差分一般为时钟、DQS。以下为一个6层板阻抗层叠,具体信息可参考附件阻抗表文件。
 

在走线过程中,尽量减小阻抗跳变的因素,比如:换层(无法避免)、保证参考平面完整不跨分割、线宽变化、避免stub线等。
2. 二、 时序要求
为满足DDR3时序,需要将DDR3信号分组走线。数据线每八根一组,外加相应的DQS和DQM(如:DQ0-DQ7,DQS0,DQS0#,DQM0分为一组,依次类推),走线必须同组,一组线之间不能有其他信号线,且保证同层,换层次数一致,长度误差控制在±10mil内;地址线、控制线、时钟线分为一组,长度误差控制在±25mil内,如果速率很高的话,等长规则可以控严格点。
 

3. 三、 布局
布局整齐,根据走线调整DDR位置。如果走菊花链,两片DDR3距离可适当拉近,以节约空间。如果走T型,多片DDR3中间需要打孔,可适当拉开距离。DDR3与CPU之间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放近点,以免走线过长。所有DDR3滤波电容紧挨电源管脚放置,以免影响滤波效果。最好每个电源管脚对应一个滤波电容。
DDR3电源模块要尽量靠近CPU及DDR3。减小电源路径上的一些干扰。
4. 四、 布线
布线要求同组同层,最好都参考地平面。时钟对内等长要小,两根线误差小于5mil。时钟与其他信号线之间距离最好大于15mil,当然,距离越大越好。其它信号线之间在有空间的情况下保证线间距3W,局部区域可适当减小距离。以减小信号之间的串扰。
DDR3地址线、控制线、命令线FLY-BY的走线方式,以提高信号质量。采用FLY-BY设计,可降低同时开关噪声(SSN)
假如DDR参考电源平面,一定要保证电源平面的完整性,所有信号线都有完整的参考平面,以免由于跨分割带来的阻抗跳变。
5. 五、其他
DDR信号线应远离其他信号。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