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A混合分离分析法


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又称混合群体分离分析法,是利用极端性状进行功能基因挖掘的一种方法。主要思想是将两个具有极端性状的群体进行混池测序,比较两个群体在多态位点(SNP)的Allele Frequency(AF)是否具有显著差异。以植物株高性状为例,收集株高处于两个极端的样本分别混池测序,通过全基因组扫描,找到AF具有显著差异的位点,然后通过相关研究结果,对这些位点进行筛选,找到影响株高的功能位点。​

        BSA在1991年就被提出(Giovannoni et al., 1991; Michelmore et al., 1991),只不过当时使用的标记不是SNP而是RAPD和RFLPs等传统标记。随着二代测序的发展,SNP标记的开发和测序成本的下降,使BSA技术成为QTL定位的有力工具。​

       最近在BSA技术上的出色工作,主要为日本Iwate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的一个团队。他们开发出了MutMap(Abe, A. et al., 2012)、QTL-seq(Takagi, H. et al., 2013)、MutMap+(R Fekih et al., 2013)、MutMap-Gap(Takagi, H. et al., 2013)等。​​​

   。。。。。。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cce7aed0102vq2p.html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