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優先遍歷算法 1、深度優先遍歷的遞歸定義 假設給定圖G的初態是所有頂點均未曾訪問過。在G中任選一頂點v為初始出發點(源點),則深度優先遍歷可定義如下:首先訪問出發點v,並將其標記為已訪問過;然后依次從v出發搜索v的每個鄰接點w。若w未曾訪問過,則以w為新的出發點繼續進行深度優先遍歷 ...
目錄 深度優先遍歷 DFS 鄰接表 DFS 鄰接矩陣 DFS 廣度優先遍歷 BFS 鄰接表 BFS 無層級統計 鄰接表 BFS 含層級統計 鄰接矩陣 BFS 無層級統計 鄰接矩陣 BFS 含層級統計 深度優先遍歷 DFS 鄰接表 DFS 鄰接矩陣 DFS 廣度優先遍歷 BFS 鄰接表 BFS 無層級統計 鄰接表 BFS 含層級統計 鄰接矩陣 BFS 無層級統計 鄰接矩陣 BFS 含層級統計 ...
2020-02-27 09:30 0 716 推薦指數:
深度優先遍歷算法 1、深度優先遍歷的遞歸定義 假設給定圖G的初態是所有頂點均未曾訪問過。在G中任選一頂點v為初始出發點(源點),則深度優先遍歷可定義如下:首先訪問出發點v,並將其標記為已訪問過;然后依次從v出發搜索v的每個鄰接點w。若w未曾訪問過,則以w為新的出發點繼續進行深度優先遍歷 ...
圖的遍歷 一,簡介 圖的遍歷主要就是深度和廣度優先遍歷。下面引入一個圖: 其實不難發現這個圖是有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每一個節點以及節點之間的連接。現在要遍歷這個圖其實就是按照編號來進行遍歷,把這個圖的每一個頂點遍歷一遍。每一個頂點是第幾個被訪問到的叫做時間戳。下面是這個遍歷的過程 ...
廣度優先搜索遍歷類似於樹的按層次遍歷。 對於無向連通圖,廣度優先搜索是從圖的某個頂點v0出發,在訪問v0之后,依次搜索訪問v0的各個未被訪問過的鄰接點w1,w2,…。然后順序搜索訪問w1的各未被訪問過的鄰接點,w2的各未被訪問過的鄰接點,…。即從v0開始,由近至遠,按層次依次訪問與v0 ...
圖的遍歷算法 上一篇我們了解了圖的基本概念、術語以及存儲結構,還對鄰接表結構進行了模擬實現。本篇我們來了解一下圖的遍歷,和樹的遍歷類似,從圖的某一頂點出發訪問圖中其余頂點,並且使每一個頂點僅被訪問一次,這一過程就叫做圖的遍歷 ...
class Graph(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nodeNeighbors={}#使用鄰街表方式表示圖 self.visited={} def addNode ...
1. 圖的構造部分 采用鄰接矩陣存儲邊。節點編號為數字,從0~n-1,n為節點個數 初始化時,需要指定n,並傳入鄰接矩陣。 2. 圖的遍歷 對於圖的遍歷部分,原理參考圖的深度優先遍歷和廣度優先遍歷。下面是代碼實現: DFS: BFS ...
更正一下前面一篇博文中的不妥之處:前面一篇博文有非無向圖而不可廣度優先遍歷之嫌。其實廣度優先搜索也是可以用在有向圖中的,因為無向圖是特殊的有向圖,而這里廣度優先遍歷為的是遍歷連通圖的所有節點,對於有向圖來說只要存在一條有向邊,那么兩個節點就是“連接”的狀態,那么遍歷就可以纏繞在這條邊上 ...
研發時候,不要受原來的術語的影響,其實就是想着原來學過的或者看過的可以解決新遇到的問題,這其實是僥幸心理,忘記原來的術語吧,那只是你創新的源泉。 遍歷就是把節點按一定規則構成一個線性序列,不同的規則得到不同順序的線性序列,僅此而已 。 算法是實際問題工作步驟的抽象,不要一味想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