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可解釋性 缺乏可解釋性仍然是在許多應用中采用深層模型的一個關鍵障礙。在這項工作中,明確地調整了深層模型,這樣人類用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他們預測背后的過程。具體地說,訓練了深度時間序列模型,使得類概率預測具有較高的精度,同時被節點較少的決策樹緊密地建模。使用直觀的玩具例子 ...
. Main Point x :行文框架 第二章:我們會分別介紹NNs神經網絡和PR多項式回歸各自的定義和應用場景。 第三章:討論NNs和PR在數學公式上的等價性,NNs和PR是兩個等價的理論方法,只是用了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這樣我們就形成了一個統一的觀察視角,不再將深度神經網絡看成是一個獨立的算法。 第四章:討論通用逼近理論,這是為了將視角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框架體系,通用逼近理論證明了所 ...
2019-08-28 12:13 0 937 推薦指數:
卷積神經網絡模型可解釋性 缺乏可解釋性仍然是在許多應用中采用深層模型的一個關鍵障礙。在這項工作中,明確地調整了深層模型,這樣人類用戶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他們預測背后的過程。具體地說,訓練了深度時間序列模型,使得類概率預測具有較高的精度,同時被節點較少的決策樹緊密地建模。使用直觀的玩具例子 ...
神經網絡可解釋性、深度學習新方法, 2020 年有哪些勢不可擋的研究趨勢? 編輯:Sophia計算機視覺聯盟 報道 | 公眾號 CVLianMeng 轉載於 :AI科技評論 AI博士筆記系列推薦: 博士筆記 | 周志華《機器學習》手推筆記“神經網絡” 作為 2019 年最后一場 ...
1. 可解釋性是什么 0x1:廣義可解釋性 廣義上的可解釋性指: 比如我們在調試 bug 的時候,需要通過變量審查和日志信息定位到問題出在哪里。 比如在科學研究中面臨一個新問題的研究時,我們需要查閱一些資料來了解這個新問題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現狀,以獲得對研究方向的正確認識 ...
在這里學習的,在此簡要做了些筆記。 壹、可解釋性概述 1. 可解釋性是什么 人類對模型決策/預測結果的理解程度。 對於深度學習而言,可解釋性面臨兩個問題:①為甚會得到該結果?(過程)②為甚結果應該是這個?(結果) 理想狀態:通過溯因推理,計算出輸出結果,可是實現較好的模型解釋性。 衡量一個 ...
本文英文原文出自這里, 這個博客里面的內容是Java開源, 分布式深度學習項目deeplearning4j的介紹學習文檔. 簡介: 一般來說, 神經網絡常被用來做無監督學習, 分類, 以及回歸. 也就是說, 神經網絡可以幫助對未標記數據進行分組, 對數據進行分類, 或者在有監督 ...
與模型無關的局部可解釋性方法(LIME) 在機器學習模型事后局部可解釋性研究中,一種代表性方法是由Marco Tulio Ribeiro等人提出的Local Interpretable Model-Agnostic Explanation(LIME)。 一般地,對於每一個輸入實例,LIME ...
一、模型可解釋性 近年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取得了一系列驕人戰績,但是其模型的深度和復雜度遠遠超出了人類理解的范疇,或者稱之為黑盒(機器是否同樣不能理解?),當一個機器學習模型泛化性能很好時,我們可以通過交叉驗證驗證其准確性,並將其應用在生產環境中,但是很難去解釋這個模型為什么會做 ...
深度學習一直被認為是一個黑盒子,但是試圖對模型的理解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先從一個例子來說明解釋神經網絡的重要性:古代一個小鎮上的一匹馬能夠做數學題,比如給它一個題目 2+3 ,它踏馬蹄 5 下后就會停下,這匹馬被當地稱作神馬漢斯。后來人們發現,漢斯其實並不會做數學題,它通過觀察主人的反應來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