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謝希仁著第四版課后習題答案答:對電路交換,當t=s時,鏈路建立; 當t=s+x/C,發送完最后一bit; 當t=s+x/C+kd,所有的信息到達目的地。 對分組交換,當t=x/C, 發送完最后一bit; 為到達 ...
計算機網絡 謝希仁著第四版課后習題答案答: 分組個x p,傳輸的總比特數: p h x p源發送時延: p h x pb最后一個分組經過k 個分組交換機的轉發,中間發送時延: k p h b總發送時延D 源發送時延 中間發送時延D p h x pb k p h b令其對p的導數等於 ,求極值p hx k ...
2016-08-24 17:54 2 12767 推薦指數:
《計算機網絡》謝希仁著第四版課后習題答案答:對電路交換,當t=s時,鏈路建立; 當t=s+x/C,發送完最后一bit; 當t=s+x/C+kd,所有的信息到達目的地。 對分組交換,當t=x/C, 發送完最后一bit; 為到達 ...
分組從一台主機出發,經過一些列路由器傳輸,在另一台主機中結束它的歷程。每個節點都經受了不同類型的時延,時延分為四類。 一、節點處理時延 (nodal processing delay) 檢查分組首部和決定將該分組導向何處所需要的時間是處理時延的一部分,還有可能包括檢查比特級別的差錯所需 ...
時延概述 當分組從一個結點(主機或路由器)沿着這條路徑到后繼結點,該分組途中的每個結點受到了不同類型的時延。這些時延主要有結點處理時延、排隊時延、傳輸時延、傳播時延,這些時延總體累加起來為結點總時延。 處理時延 檢查分組首部和決定將該分組導向何處所需要的時間是處理時延的一部分。處理 ...
《計算機網絡》謝希仁著第四版課后習題答案答: 1):發送延遲=107/(100×1000)=100s 傳播延遲=1000×1000/(2×108)=5×10-3s=5ms 2):發送延遲=103/(109)=10-6s=1us 傳播延遲=1000×1000 ...
要傳送的報文共X(bit),從源站到目的站經過K短鏈路,每段鏈路的傳播時延為d(s),數據率為b(b/s),在電路交換時電路的建立時間為s(s),在分組交換時分組長度為p(bit),且各結點的排隊等待時間可忽略不計,問在怎樣的條件下,分組交換的時延比電路交換的要小 由於忽略排隊時延 ...
摘自:https://blog.csdn.net/essity/article/details/86647050 加密標准 AES為分組密碼,分組密碼也就是把明文分成一組一組的,每組長度相等,每次加密一組數據,直到加密完整個明文。 在AES標准規范中,分組長度只能是128位,也就是說,每個 ...
[TOC] 分組交換網中的時延、丟包和吞吐量 因特網的存在,為運行在端系統上的分布式應用提供了很好的服務。希望能通過因特網在任意兩個端系統之間移動數據且不丟失數據,理想很美好,可現實卻很難達到。因為,計算機網絡中必然會限制端系統之間的吞吐量(每秒能夠傳送的數據量),在端系統之間引入時延 ...
JQuery方法 lodash方法 這兩種方式最終生成的值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