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繼電器 14觸點 圖解


文章來源:

中間繼電器14個觸點圖解-與非網 (eefocus.com)

本文僅用於個人參考

 

中間繼電器(intermediaterelay):用於繼電保護與自動控制系統中,以增加觸點的數量及容量。它用於在控制電路中傳遞中間信號。中間繼電器的結構和原理與交流接觸器基本相同,與接觸器的主要區別在於:接觸器的主觸頭可以通過大電流,而中間繼電器的觸頭只能通過小電流。所以,它只能用於控制電路中。它一般是沒有主觸點的,因為過載能力比較小。所以它用的全部都是輔助觸頭,數量比較多。新國標對中間繼電器的定義是 K,老國標是 KA。一般是直流電源供電。少數使用交流供電。

 

 

 

 

 

 

 14 腳中間繼電器接線圖

每個中間繼電器上都標明了電壓等級和接線方法,無需說明書,一般 13 和 14 接線圈,其余四組觸點按標示接即可。
其中 13 和 14 是繼電器的線圈引腳,用來接控制電源的,中間繼電器就是通過控制其線圈的帶電與否來控制觸點的斷與合。

1,5,9;    2,6,10;   3,7,11;   4,8,12 分別為四個觸點,

其中 1,2,3,4 為觸點公共端,   5,6,7,8 為常閉點,   9,10,11,12 為常開點。

1,2,3,4 四組是完全沒有關系的觸電,

1只和 5、9 有關系,2,3,4 和 1 是一樣的。

 他們之間的關系是這樣的,9 和 1 是常閉(不同點的時候是導通的),通電后 9 往下去,和 5 聯通。

 

中間繼電器作用
在工業控制線路和現在的家用電器控制線路中,常常會有中間繼電器存在,對於不同的控制線路,中間繼電器的作用有所不同,其在線路中的作用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 代替小型接觸器中間繼電器的觸點具有一定的帶負荷能力,當負載容量比較小時,可以用來替代小型接觸器使用,比如電動卷閘門和一些小家電的控制。這樣的優點是不僅可以起到控制的目的,而且可以節省空間,使電器的控制部分做得比較精致。
2.增加接點數量這是中間繼電器最常見的用法,例如,在電路控制系統中一個接觸器的接點需要控制多個接觸器或其他元件時而是在線路中增加一個中間繼電器。
3.增加接點容量我們知道,中間繼電器的接點容量雖然不是很大,但也具有一定的帶負載能力,同時其驅動所需要的電流又很小,因此可以用中間繼電器來擴大接點容量。比如一般不能直接用感應開關、三極管的輸出去控制負載比較大的電器元件。而是在控制線路中使用中間繼電器,通過中間繼電器來控制其他負載,達到擴大控制容量的目的。
4.轉換接點類型在工業控制線路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控制要求需要使用接觸器的常閉接點才能達到控制目的,但是接觸器本身所帶的常閉接點已經用完,無法完成控制任務。這時可以將一個中間繼電器與原來的接觸器線圈並聯,用中間繼電器的常閉接點去控制相應的元件,轉換一下接點類型,達到所需要的控制目的。

5.用作開關在一些控制線路中,一些電器元件的通斷常常使用中間繼電器,用其接點的開閉來控制,例如如彩電或顯示器中常見的自動消磁電路,三極管控制中間繼電器的通斷,從而達到控制消磁線圈通斷的作用。
6.轉換電壓
7.消除電路中的干擾,在工業控制或計算機控制線路中,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干擾抑制措施,但干擾現象還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