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NB-IOT的網絡信號
來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7924734
評判NB-IOT網絡信號質量,主要以SNR(信噪比)、SINR(信號與干擾加噪聲比)、RSRQ(信號接收質量)、RSRP(信號接收功率)、CSQ(信號強度)等參數作為參考。
1、AT指令讀取參數
例舉常用的兩個NB-IOT模塊:BC26、BC28,其他模塊參考官方的AT指令文檔,都會有詳細的說明
1.2、BC26模塊
- 使用AT指令“AT+CSQ”可查詢CSQ(信號強度)值
舉例:通過AT指令“AT+CSQ”的返回值得到CSQ值為31
- 使用AT指令“AT+CESQ”可查詢RSRQ(信號接收質量)、RSSI(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
舉例:通過AT指令“AT+CESQ”的返回值得到對應的RSRQ(信號接收質量)為255,由錯誤碼30可知為網絡無服務導致,RSSI(接收信號強度指示)范圍
1.2、BC28模塊
- 使用AT指令“AT+CSQ”可查詢CSQ(信號強度)值,與 BC28 模塊相同,不再介紹
- 使用AT指令“AT+NUESTATS=CELL”可查詢SNR(信噪比)、RSRQ(信號接收質量)、RSSI(接收信號強度指示)值
舉例:通過AT指令“AT+NUESTATS=CELL”的返回值得到RSRP(信號接收功率)為-842,RSRQ(信號接收質量)為-108,RSSI(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為-780,SNR(信噪比)為226
2、參數解析
通過AT指令獲取到了對應的信號參數后,需對其含義做解析,從而才能判斷信號的強弱
- SNR(Signal Noise Ratio,信噪比),信號功率與噪聲功率的比值,比值越大越好
- 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號與干擾加噪聲比)
- SINR是指接收到的有用信號的強度與接收到的干擾信號(噪聲和干擾)的強度的比值,反映當前信道的鏈路質量
- SINR的取值范圍:0~30
- SINR值越大越好。(NB模塊通常會*10倍顯示)
- 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參考信號接收質量)
- RSRQ是指當前信道質量的信噪比和干擾水平。不但與承載RS的RE功率相關,還與承載用戶數據的RE功率相關,以及鄰區的干擾相關,因而RSRQ是隨着網絡負荷和干擾發生變化,網絡負荷越大,干擾越大,RSRQ測量值越小。
- RSRQ的取值范圍:-3~-19.5
- RSRQ值越大越好。(NB模塊通常會*10倍顯示)
- 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參考信號接收功率)
- RSRP是代表無線信號強度的關鍵參數,反映當前信道的路徑損耗強度,用於小區覆蓋的測量和小區選擇/重選。
- RSRP的取值范圍:-44~-140dBm
- RSRP值越大越好。
- Rx≤-105,覆蓋強度等級6,表示覆蓋較差。業務基本無法連接。
- -105<Rx≤-95,覆蓋強度等級5,表示覆蓋差。室外業務能夠連接,但連接成功率低,室內業務基本無法連接。
- -95<Rx≤-85,覆蓋強度等級4,表示覆蓋一般,室外能夠連接,室內連接成功率低。
- -85<Rx≤-75,覆蓋強度等級3,表示覆蓋較好,室內外都能夠連接。
- -75<Rx≤-65,覆蓋強度等級2,表示覆蓋好,室內外都能夠很好的連接。
- Rx>-65,覆蓋強度等級1,表示覆蓋非常好。
- CSQ:信號強度
- CSQ指示RSSI強度,取值范圍為0-31
- CSQ值越大信號越好。
- CSQ值大於5,終端即可正常工作。若CSQ值小於5即不能正常工作。如果出現99表示信道無效。
- CSQ=(RSSI<接收信號強度dBm>+113)/2
- Signal Power:信號功率
- 信號功率越大越好,代表終端接收到基站的信號功率。
- Total Power:總功率
- 總功率越大越好,代表基站小區的發射功率。通常和信號功率相差10dB左右。
- Tx Power:終端發射功率
- 數值越小越好,對應會更省電。終端最大的發射功率是23dBm。
- CEL(Coverage Enhancement Level,覆蓋增強等級)
- CEL共分三個等級,數值從0到2,分別對應可對抗144dB、154dB、164dB的信號衰減。基站和UE之間會根據其所在的CEL來選擇相對應的信息重發次數。
- 表示常規覆蓋,MCL<144dB,與現有GPRS覆蓋一致。
- 1表示擴展覆蓋,144dB<MCL<154dB,在現有GPRS覆蓋的基礎上提升了10dB。
- 2表示極端覆蓋,154dB<MCL<164dB,在現有GPRS覆蓋的基礎上提升了20dB。
- CELL ID :基站小區標識
- CELL ID是網絡中小區的編號,與MCC、MNC及LAC號組合成一個小區全球識別碼,用來在全球范圍內唯一識別某一小區。
- EARFCN :中心頻點
- 若一個區域的基站中心頻點都相同,表示是同頻部署。若一個區域的基站中心頻點交叉分布,表示是異頻部署。
- PCI:物理小區標識
- PCI是用於區分不同小區的無線信號,確保在小區覆蓋范圍內不會有相同的PCI。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