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接口測試基本流程


軟件測試的基本流程:

1、需求分析與評審:

  閱讀需求,理解需求,主要就是對業務的學習,分析需求點,參與需求評審會議;
 

2、測試計划編寫:

  主要任務就是編寫測試計划,參考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項目總體計划,內容包括測試范圍(來自需求文檔),進度安排,人力物力的分配,整體測試策略的制定,風險評估與規避措施有一個制定;
 

3、用例設計與評審:

  主要是編寫測試用例,會參考需求文檔(原型圖),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等文檔,用例編寫完成之后會進行評審;
 

4、用例執行與缺陷管理:

  搭建環境,執行冒煙測試(預測試)-然后進入正式測試,bug管理直到測試結束;
 

5、測試評估階段:

  出測試報告,確認是否可以上線;
 
 

先普及下功能測試的6大流程:

1、需求分析與評審
2、測試計划編寫
3、用例設計與評審
4、用例執行
5、缺陷管理
6、測試報告

再來看下接口測試的8大流程:

1、需求分析
2、Api文檔分析與評審
3、測試計划編寫
4、用例設計與評審
5、環境搭建(工具)
6、執行用例
7、缺陷管理
8、測試報告
從以上流程中看出,接口測試流程與ui功能測試流程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1)Api文檔分析 (2)環境搭建這兩項。
 

接口測試流程:

1、需求分析

項目立項后,對於整體產品的需求進行認識和理解(與功能測試的需求分析是一致的)。注意:此時只有產品需求文檔,架構師還沒有開始建模,主要目的是保證各部門(產品、開發、測試...)對於需求理解一致。 

 

2、Api文檔分析與評審【重點】

該環節主要分析:請求和響應。

請求:

  1、請求url是否合理

  2、請求信息頭是否明確

  3、請求方法是否合理

  4、請求參數是否必填、含義、參數方式(url\form\json)

響應:

  1、響應狀態碼是否合理

  2、響應數據格式是否明確

  3、響應信息頭內容是否明確

異常:異常返回信息和錯誤代碼

業務:接口彼此之間依賴關系

該流程重點是:

1、請求參數方式和類型
2、接口之間依賴關系
3、錯誤異常

 

3、測試計划編寫

由測試Leader編寫,目的:分配測試任務進度安排和指導測試方案執行。

核心:測什么、誰來測、怎么測、風險預測及控制。

 

4、用例設計與評審

提示:該環節主要針對參數、測試數據、安全、依賴、異常進行覆蓋。

測試用例大體分為兩種:

1、根據需求進行提取測試點
2、設計用例覆蓋測試點

 

 

5、環境搭建(工具)

提示:項目環境部署需要根據計划中安排執行,是否需要測試人員部署。

 

6、執行用例

使用公司指定工具執行測試用例。

提示:提測之前最好安排進行冒煙測試,保證提測時准時執行

 

 

7、缺陷管理

使用缺陷管理工具來對執行用例的缺陷進行管理(與功能測試缺陷管理一致)

提示:缺陷提交->修復->回歸->關閉


8、測試報告

測試報告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模板,但測試報告主題內容一般分為下列四部分:

1、測試過程
2、缺陷統計
3、缺陷分析
4、測試總結

 

最后總結:

總結1:接口測試需要圍繞測試計划實施

總結2:接口測試重點是:api文檔分析、用例設計

接口api文檔分析要重點查看下面兩項:
1、請求參數說明 如:是否必填、類型、取值范圍
2、接口之間業務以來關系

總結3:具體接口應用工具主要根據后台協議和測試計划測試工具來定,可使用工具如:接口postman、抓包charles。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