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流程詳解


一、       測試流程詳解

1)                需求分析階段

  1. 產品經理輸出PRD/BRD/界面設計原型圖;
  2. 開發人員、測試人員、設計人員進行需求學習,記錄需求中不確定的點;
  3. 產品經理對需求文檔與原型圖進行串講,開發,測試,設計共同評審,期間提出需求不明確的點,產品經理進行詳細解答,對於需求中無法確認的點及時記錄並在跟蹤直至解決為止;
  4. 需求文檔評審結束后續進行更新,並及時通知其他項目相關人員;

注:在實際開發過程中還會遇到無法確定需求的點,項目相關人員一定要相互交流溝通,將人員間溝通交流貫穿整個軟件生命周期,務必保證需求理解一致。

2)                測試設計階段

  1. 測試計划編寫;

由測試負責人完成,重點進行測試工作量的評估,設立相應的工作里程碑,與迭代計划相匹配,確定測試范圍,測試資源,測試策略,對可能遇到的風險進行評估,並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1. 測試項划分

測試計划中重點測試計划完成后,進行功能點細分,輸出各個功能模塊測試項的思維導圖,指導測試用例編寫;

  1. 測試用例編寫

根據測試項進行用例設計,需覆蓋所有功能點,輸出測試用例;

  1. 用例評審,所有項目相關人員參與

以Excel用例為主,思維導圖為輔,過程中有高潮,有緩點;先評審功能復雜、優先級較高的用例,再進行簡單、優先級低的用例;評審過程中,未得出結論的問題,隨時紀錄和跟蹤。

3)                測試執行階段

  1. 用例執行

依據不同迭代版本所完成的功能執行測試用例,對無法通過的測試用例,確定復現步驟后或添加截圖的形式向開發提交bug。

注:用例執行時可能發現未覆蓋到的功能點,立即補充測試用例。

 

 

  1. bug回歸測試

設置粗回歸,開發人員本輪次版本已修復的bug進行回歸;細回歸,所有輪次中出現的bug,分析bug修復后可能影響的模塊執行測試用例,確保修復后為引起其他模塊的問題;bug修復完成后,確認滿足需求中規定的功能后才能關閉bug;對於修復失敗的bug進行再次激活;對於不確定或開發不認可的bug找到開發、產品經理進行確認保證需求理解一致,溝通解決。

  1. 版本回歸測試

用於整個版本全部功能和bug修復完成后,執行所有用例,已修復bug;

  1. 探索性測試(可以考慮加入)

版本回歸測試結束后,預留1天時間進行探索性測試,重點分析客戶可能進行的異常操作對系統產生的影響;

4)                測試報告輸出

依據本公司的測試報告模板輸出測試用例,重點分析不同測試輪次測試用例執行、發現bug數量與分布情況,用例通過率,bug修復率,對遺留的bug進行評估是否對發布有影響;測試建議和總結,另附缺陷列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