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與上學


春天到了,學校里的桃花開了,連下兩天的大雪也無法遏制住不斷回暖的氣溫。開學過去一個月了,算起來也在線下上了兩周課。數數日子,到寒假結束之前,有足足4個多月沒有回班里上課了。感觸有很多,也學到了一些事情。


回想起上個學期的日子,感覺是很痛苦並且沒有獲得什么成果的一段日子。一是因為人需要社交。人作為群居動物,與其他人的交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學期在停課之后,於思也不願意來機房,整個機房里一般白天只有我一個人。我只能日復一日地坐在電腦前面,做着一道又一道的題目,有時在無聊的時候就走到窗戶旁邊看着操場。看着上體育課的同學們在操場上奔跑,看着放學后操場上的球賽,看着日落時宿舍樓上方的夕陽。那夕陽確實朦朧而美好,每天都是如此,但看多了也就不覺得如何新鮮,甚至有些單調了。我也只能在變得煩躁的時候去操場上走走,去逸夫樓轉一轉,到蔡小哥的辦公室聊聊天,或是到地下一階去和數學競賽的同學們交流玩耍。但各種壓力一直迫使着我回到那只有幾十平米的小屋子里,在煩躁的心情下繼續工作。只有每周一節的信息課,或者晚上放學后等空子來到機房,才能有一些歡聲笑語。雖然現在在上文化課的同時訓練OI,有些疲憊,但仍然是快樂而充實的。


現在看來,除去發生的其他一些事情以外,另一個原因源於自己不正確的心態。當時的我太想在選拔中取勝了,以至於並沒有享受到OI本身學習的樂趣,反而被壓力逼迫,進而變得浮躁。而這種壓力也來自於“不確定性”,來自於對於未來結果的希冀和對自己水平的不自信。直到最后一天,我都還保留着那份希望和擔憂。但結局是殘酷的。那天晚上坐在去外灘的大巴車上,看着窗外閃過的樹木和高樓大廈,屏蔽掉外界的聲音,聽着自己的呼吸聲,甚至感到有些喘不過氣來。其實現在看來,以自己的水平,拿到該拿的分數也可以進隊,結束后的那幾天我經常會想:如果我第一題再多卡一卡常數,第三題把那份代碼調出來,也許最后就會有一個好的結果。但,就像歌詞中所寫的一樣,“可惜沒如果,只剩下結果”,一切已經塵埃落定。


比賽過后,在成都的旅途是愉悅的,我能逐漸接受比賽的結果,也能開始享受“天府之國”的風光。在一段時間過后,相比於比賽前的那段日子,心情反而變得更加舒暢了。正如蔡小哥在選修課中所講的“靈魂的平和”,來源於“在一種由於不確定性而長時間地緊張和受折磨之后,一種確定性,哪怕是駭人的確定性的出現”。這種“確定性”也斬斷了我的擔憂和痛苦,讓我擺脫了這個牢籠,讓我現在能夠跳出來重新審視這段日子。即使這個“確定性”是殘酷而不盡人意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不確定性”不可能完全消失,在下一次面對這種情況時,或者下一次遇到其他事情時,它還會再次出現。甚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會包含“不確定性”。我們永遠不可能奢望一切都是確定的,可以被預料的。那么既然它本身不能被消除,我們又應該以何種方式來消解其帶來的折磨和緊張呢?一種方法是(具體來源就不在這里展開了)——我們不再給結果和最終狀態賦予一個極為重要的意義,轉而將意義賦予到過程身上。首先,當我們不再那么重視結果之后,就像平常的小事(作業,統練分數,模擬賽分數等)一樣,自然而然的,它們的“不確定性”所能帶來的痛苦就會極大地降低。其次,在重視過程的同時,不會因失去目標而感到迷茫,反而能將只在結束時獲得的大的成就感,拆解到小的平常過程中的意義中去。如此以來,“不確定性”帶來的緊張被削弱,問題被解決了。不僅如此,在重視過程之后,在做好每個過程之后,結果也幾乎一定會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但其實它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在意義被更多地賦予到過程中之后,原本的對結果的期望所帶來的奔涌的動力也會隨之減弱。此時,相對應的,我們就需要對於“過程”的動力,或者說,興趣。只有擁有了興趣,換句話說,能夠從這一“過程”中獲得充足的正向反饋之后,我們才獲取了對於“過程”的動力,因此這也是能夠完成上述轉變的重要的前提和要求。

學校中的桃花

但即使解決了這個問題,在 sleep, social, study 三選二中缺少 social 的困擾仍然存在,這也是我現在在班里上文化課的一大原因。我現在更願意把自己當做一個不重視高考,以 OI 作為興趣的普通高中生。可是實際上,我還是知道自己其實不需要高考,根本上不存在這個壓力。在學校上學的日子是很快樂的,相較於之前,我更能夠享受趣味的高中生活。不僅僅是因為能在操場上痛痛快快的踢球,在班里歡聲笑語與同學交談,或是每周五晚上樂趣橫生的討論,也更是因為充實而豐富的學習生活,了解到的生動而有趣的知識。生活不應該只有數據結構,數數和字符串,還應該有“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不知為何,在學完 OI 這種“純理”的東西之后,回來再看看那些詩詞文章,反而有了一些更深的感受。有時候獨自走在夜晚的中心花園中,欣賞着花園中此前從未仔細駐足留意過的花花草草,心里都會感到放松和滿足,嘴角也會不自覺地上揚。


不知為何,現在的我反而更容易感到高興。我似乎總是處於一個心情愉悅的狀態下,但如果問我究竟是為什么,我可能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絞盡腦汁蹦出來的一些事情和詞語也似乎和“讓人高興”之間沒有太大的相關性。但我每次心情低落的時候,我都能明確說出令我心情沮喪的原因,而且一些小的不愉悅的事情也不會在我心里停留過長的時間了。當然,這個狀態是很好的,這不僅讓我在每一天中變得更加精神飽滿,也提高了我學習的效率。


過了這段時間,我也有了一個願望。我希望每一個中學生都能夠像我一樣享受美妙的高中生活,而不是生活在學習的壓力和痛苦中。但我也知道這是一種奢求。在高考和內卷的大環境下,學習的重擔真的會把學生壓得喘不過氣來。再加上我前面所說的,大部分人都以最終的“目的”作為驅動,反而缺少了對中間過程的重視,所經受的痛苦也就不言而喻了。但如果討論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或許又會歸結到那個問題。這可能也是某種時代的悲劇吧。


最后,務實一點,祝我期中考試好運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