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Packages:http://s.sudre.free.fr/Software/Packages/about.html
Packages分為兩種模式:
Distribution(分布模式):
這種模式下,安裝包中可以包含多個組件,可以分別安裝到指定的位置;
Raw Package(原始模式): 只適用於只有一個安裝組件(安裝內容)的情況,一個組件(package)就是一個具備特定安裝屬性的部分,是對需要安裝的程序的一個邏輯划分。比如一個安裝包中包含兩部分,一部分需要安裝到系統目錄,一部分安裝到用戶目錄。從邏輯上就可以划分為兩個組件(package),分別為它們指定不同的安裝屬性。
點擊Next 為Package工程選定創建目錄,Project Name 可以隨意決定,將Project Directory選擇為安裝文件所在的目錄。
創建好名稱和選擇好路徑之后,點擊Finish 則進入項目的主頁,默認為Settings頁面,該頁面可以設置安裝包的包擴展名,安裝輸出的位置和安裝包的名字。
Presentation中 可以設置標准的安裝過程,安裝過程分為::Introduction, Read Me(可選), License(可選), Destination Select, Installation Type, Installation, Summary七個步驟,可以在右側下面的+號,為每一步定制文本信息,並且每添加一條都可以在對應的國旗標志選擇國際化語言。Packages制作出來的安裝包會針對系統語言自動顯示對應的國際化資源。
定制安裝組件(package)
新建項目后會有一個默認的和項目同名的組件(package),可設置組織標識符、版本號、執行動作和安裝選項。其中最重要的是Payload頁面。
Payload頁面用於指定安裝文件。Contents中會顯示出系統所有的安裝位置。
在一個Payload工程中可以新建很多的組件,比去我們的安裝包,需要依賴其他文件是就可以直接創建多個組件然后 選擇組件的安裝位置即可。
對於某些應用在安裝時可能需要做一些額外的操作,這里可以指定執行腳本。分為安裝前和安裝后執行。
添加幾個組件(package)之后,可以為每個package指定包名稱和描述,這些信息在安裝時會顯示給用戶看!
安裝包編譯生成之后即可開始運行測試了:點擊【Build】【Build and Run】
然后運行:
Read Me和License的內容都可以寫到一個txt文本中,在安裝步驟設置中指定好即可。
安裝流程成功結束!到指定的安裝位置查看,安裝文件都出現了!
Raw Package(原始模式):
有了上面的經驗,Raw Package模式將更加簡單這里不做過多的介紹,相信也很容易理解。
對pkg 進行簽名
2.1 獲取 installer 證書名字
終端輸入
$ security find-identity -v
可以得到如下類型的數據:
FBFSDF8FE507B8D9FDA6FDSDADA786A3 "Developer ID Installer: ss (DSA34QV93)"
找到帶 installer 的那條數據,並將雙引號及內容一起復制
簽名
cd 進入已打包的 pkg文件所在目錄,命令行輸入:
$ productsign --sign "Developer ID Installer" origin.pkg signed.pkg
pkgutil --check-signature 路徑pkg
PKG 說明
pkg格式的軟件安裝其實就是把壓縮在pkg里的文件解壓出來並放置特定的路徑下,再賦予它們特定的權限。
pkg相當於win下面的大型安裝包,比如大型的micoffice軟件,這種軟件一般需要注冊,而且安裝時需要機主的權限。
dmg相當於win下面的rar壓縮軟件包。當然mac也能解壓rar軟件,很多都可以直接解壓,然后拖到你需要的地方使用。
在數據產品中,PKG是塞班系統文件,也是Mac OS X中的pkg安裝包,類似Windows系統中的.msi和.exe安裝包,但給人的感覺更為高效和統一,或許這就是蘋果系統更為高效的一個原因吧。由於 一般人使用塞班系統中pkg文件較少,所以這里主要講講較為常用的MAC系統中的PKG包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