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3.1.1 細胞膜的功能
功能特點
- 選擇透過性
結構特點
-
流動性
-
【考】細胞吞噬病毒說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不能說明選擇透過性
三種具體功能
- 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 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3.1.2 細胞膜的探索
成分
- 主要由脂質、蛋白質組成
- 少量糖類
- 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種類越多
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1972年,S.J.Singer & G.nicolson提出了流動鑲嵌模型
3.1.3 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 【考】磷脂雙分子層是膜的基本支架
- 內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離子不能通過——具有屏障作用
- 蛋白質分子鑲嵌形式:
- 鑲
- 嵌入
- 貫穿
- 鑲
- 膜外表面覆蓋糖被,與細胞表面的識別、信息傳遞等功能密切相關——細胞膜的不對稱性
- 與蛋白質或脂質結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
- 【考】糖被是膜上糖鏈的總和,注意試題上箭頭指的多個糖鏈還是單個
- 【考】動物細胞膜中含有膽固醇,提供剛性支撐
- 【考】細胞膜具有識別作用的功能的結構基礎是細胞膜表面有糖蛋白
3.2 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合作
3.2.1 細胞器基質
細胞質中呈溶膠狀的物質
- 細胞器分布在細胞質基質中
3.2.2 細胞器之間的分工
核糖體
- 組成:rRNA (Ribosome:核糖體 RNA) & 蛋白質
- 位置:
- 附於粗面內質網上
- 游離在細胞質基質中
- 線粒體 & 葉綠體內(不流通)
- 功能:生產蛋白質
- 【考】原核生物只有核糖體
內質網
- 組成|構成:磷脂雙分子層|膜圍城的管狀、泡狀、囊狀結構連接而成——內膜相通
- 位置:包圍住細胞核
- 分類:
- 粗面內質網
- 光面內質網——不附着核糖體
- 功能:蛋白質等大分子合成、加工的場所和運輸的通道
線粒體
- 構成:雙膜結構,內部含有DNA、線粒體基質、核糖體、酶
- 位置:細胞質基質
- 功能: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提供能量
高爾基體
- 構成:單層膜結構
- 位置:細胞質基質,整個細胞only one
- 功能: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以及運輸
- 工作機制:在單層膜圍城的腔內操作,后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質運送到指定地點——【考】囊泡不屬於高爾基體,也不屬於細胞器
葉綠體
- 構成:雙模結構,內部含有DNA、葉綠體基質、核糖體、基粒等
- 位置: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基質
- 功能: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
- 構成:單層膜結構,含有細胞液、無機鹽、蛋白質、糖類、色素等
- 位置:植物細胞
- 功能:調節細胞內環境,使植物保持堅挺
中心體
- 組成|構成:蛋白質only|相互垂直結構
- 位置:動物與低等植物細胞中
- 功能:參與細胞的有絲分裂
溶酶體
- 構成:由高爾基體產生(雙膜結構),內部含有多種水解酶
- 位置:動物細胞質基質
- 功能:
- 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 吞噬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細菌
細胞骨架
- 組成&構成: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
- 位置:整個細胞
- 功能:維持細胞形態,支撐細胞器,參與細胞運動
細胞器的分類
- 無膜:
- 核糖體、中心體
- 單膜:
- 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液泡
- 雙膜:
- 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核
- 【考】磷脂雙分子層只是一種膜結構,並不是雙層膜
3.2.3 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
分泌蛋白
- 核糖體
- 材料:氨基酸
- 合成:多肽鏈
- 粗面內質網
- 材料:多肽鏈
- 合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
- 形成囊泡,包裹合成物離開
- 高爾基體
- 材料:囊泡及內部的蛋白質
- 合成:進一步修飾加工,形成囊泡,送到細胞膜,分泌出
- 能量:線粒體
3.2.4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定義
- 細胞器膜、細胞膜、核膜等結構的總和
作用
- 提供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與外界進行物質運輸、能量轉化、信息傳遞
- 提供酶的附着位點
- 將各種細胞器分隔開
【考】相同點
- 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質構成
3.3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3.3.1 細胞核的功能
- 細胞核控制着細胞的代謝和遺傳
-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 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
- 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位
3.3.2 細胞核的結構

-
細胞核中有DNA,與蛋白質緊密結合形成染色質
-
細胞分裂時,染色質成為圓柱狀或桿狀的染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