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csdn.net/abc_xian/article/details/112598858
近期自己入手一台二手R720服務器,自己參考以下文章重裝系統,稍作整理
主要參考:DELL R720 服務器 RAID陣列卡配置介紹
戴爾poweredge r720服務器raid配置及centos6.5系統安裝詳解教程
CentOS 8 安裝圖解
參考以上文章進行整理,文字與圖片結合看,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作步驟示范使用。
RAID相關名詞解釋:
Disk Group :磁盤組,這里相當於是陣列,例如配置了一個Raid 0,就是一個磁盤組;
VD(virtual Disk):虛擬磁盤,虛擬磁盤可以不使用陣列的全部容量,也就是說一個可以分為多個VD;
PD(physical disk):物理硬盤;
HS:Hot Spare ,熱備盤,平時不參與陣列,就是一塊空盤,在陣列中某一塊盤壞掉了,熱備才頂上,自動的替換進入盤陣,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自動換盤"的概念。
配置raid
1、進入界面,配置過RAID的進行刪除,沒有配置過的不需要
1)在開機自檢時按提示選擇Ctrl+R 進入配置界面:沒有配置過如下圖
2)已經配置過的如下圖
3)配置過RAID的,首先清除配置信息,進入VD Mgmt界面,使用ctrl+n和ctrl+p切換界面,選擇第一行按F2,選擇clear config
2、創建RAID
1)按F2展開虛擬磁盤創建菜單,在虛擬磁盤創建窗口,按回車鍵選擇“Create New Vd”創建新虛擬磁盤。
2)在RAID Level選項按回車,可以出現能夠支持的RAID級別,如下圖
3)第一,確認RAID級別;第二,按向下方向鍵,將光標移到 physical disks ,使用空格鍵來添加硬盤;第三,當選擇的硬盤數量達到這個raid 級別要求時,basic settings 的VD size中可以顯示這個raid的默認容量信息。VD name 可以為空,也可以根據需要填寫。第四,選擇OK。關於高級設置(Advanced Settings)默認為關閉(不可修改),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建議不要修改此處設置。如下圖
4)使用方向鍵->,<-,來展開關閉選項,選中Virtual Disks下的硬盤按F2來展開信息,選擇Fast Init,初始化虛擬磁盤,初始化會清除硬盤、陣列中的所有信息,並且無法恢復
5)返回VD Mgmt主界面,可以看到剛才創建的RAID
3、根據需要是否創建熱備盤,不創建熱備盤的話已經完成,若創建熱備盤繼續下面步驟
3.1 添加一個全局熱備盤
1)按CTRL+P,轉到PD Mgmt 頁面,選擇State為Ready的硬盤
2)按F2,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Make Global HS ,配置全局的熱備盤:
3)確認上述磁盤為Hotspare
4)返回VD mgmt ,可以看到現在磁盤組0的熱備盤為第7個硬盤,也是全局熱備盤:
5)移除熱備盤,進入PD mgmt菜單,將光標移至熱備盤處,按F2,選擇Remove Hot Spare,回車即可:
3.2 當有多個磁盤組時,針對不同的磁盤組設置獨立的熱備盤操作:
1)在配置好的虛擬磁盤管理界面下,將光標移至需要配置獨立熱備的磁盤組上,按F2,在出現的菜單中選擇 manage Ded.HS
2)將光標移至需要配置為熱備的硬盤上,按空格,看到X標識,說明 此硬盤被選擇。將光標移至OK,回車即可
3)可以看到磁盤組1已經有了熱備盤,並且為獨立熱備盤(dedicated),而磁盤組0沒有熱備盤:
4)移除熱備盤,同第1)步操作,將光標移至需要移除的磁盤組上,按F2,在彈出菜單選擇 manage ded.HS ,將光標移至需要移除的熱備硬盤上,按空格去掉X標識即可。
centos 8安裝教程
1、使用refus做的U盤啟動盤,設置從U盤啟動
1) 按F11進入BOIS Boot Manager
2) 選擇 BIOS Boot Menu
3) 上下鍵選中Hard driver C: 后,按Enter鍵,選擇優盤,回車
2、安裝centos8
1) 選擇第二個 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CentOS Linux
2)選擇語言
3)設置主頁面,大多內容一致,不同版本有些差別
8.0版本
8.3版本
4)選擇網絡設置,可以修改主機名,可以在配置中調整,自動配置與手動配置
5)選擇時間設置,點擊地圖中上海位置,點擊完成
6)選擇安裝源設置,設置網絡鏡像安裝源為:mirrors.aliyun.com/centos/8/BaseOS/x86_64/os
7)選擇軟件包選擇
8)磁盤分區(圖片僅作步驟示范使用,分配空間大小自己決定)
簡單分區:
/boot 2 GB 標准分區 xfs 文件系統
/ 50 GB LVM xfs 文件系統
Swap 24 GB LVM xfs 文件系統
/home – 剩余空間 LVM xfs 文件系統
復雜分區:建議不要把硬盤全部空間划分,留一部分備用,擴容(LVM)
/ 100G 分區是必須存在的分區,所有一級目錄都位於該分區之下,同時還與引導/還原/修復系統等動作有關,包含了一些修復系統的程序
/boot 2G 包含引導系統所需的靜態文件,例如Linux內核文件,還有引導菜單和一些開機所需的配置文件等等,推薦大小1G-2G
/usr 200G 最龐大的目錄,要用到的應用程序和文件幾乎都在這個目錄,用來存放 Linux 系統中的應用程序,其相關數據較多
/var 100G 是一些變化的數據,像日志,緩存等,推薦還是單獨划分出來。隨着系統的使用該分區的使用率會越來越大,空間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建議單獨划分出來,特別是一些高負載應用將產生大量日志
/tmp 100G 放置一些臨時文件和程序運行中的臨時文件,一些運行高負載的服務器建議划分出來
/home 1000G 用戶主目錄
swap 24G 等於內存
之前分區照片保存一下
8.1)選擇磁盤分區設置,選擇硬盤,自定義,Done。
8.2)創建 /boot 標准分區,設置大小為 2GB,如下圖所示,點擊“添加掛載點Add mount point
8.3)建第二個分區 /,並設置大小為 12GB。點擊加號,指定掛載點和分區大小,點擊“添加掛載點Add mount point”即可
8.4)創建交換分區Swap 分區
8.5)創建 /home分區
8.6)修改分區的類型,卷組,文件系統
安裝向導已經自動創建了一個卷組。如果想要更改卷組的名稱,只需要點擊“卷組Volume Group”標簽頁中的“修改Modify”選項。
將 /boot 分區的分區類型為標准類型,文件系統為xfs。
將 / 分區的分區類型從標准更改為 LVM,選擇卷組,文件系統為xfs,並點擊“更新設置Update Settings。
將 Swap 分區的分區類型從標准更改為 LVM,選擇卷組,文件系統為swap,並點擊“更新設置Update Settings。
將 / home分區的分區類型從標准更改為 LVM,選擇卷組,文件系統為xfs,並點擊“更新設置Update Settings。
8.7)完成所有分區設置后,點擊“完成Done”。
8.8)點擊“應用更改Accept changes”,以上做的更改就會寫入到硬盤中。
9)根據不同版本的主設置頁面,全部設置完成后開始安裝。
8.0開始安裝后進行用戶設置,8.3用戶設置完成后開始安裝
按照8.0版本介紹。
9)用戶設置
9.1)設置root密碼
9.2)創建用戶
10)重啟
11)接受許可證,完成配置,會來到登錄界面。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abc_xian」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abc_xian/article/details/112598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