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系統到中間系統ISIS
這里的IS說的是路由器,不同廠商的設備進行通信。ISIS沒用TCP/IP
不支持IP,用種地址,主要功能收集域內的網絡拓撲,根據網絡拓撲計算
出到達各路由器的最短路徑,指導流量轉發。
現網中出現故障,如果配置靜態路由,需要換設備修改線路,會使網絡拓撲
發生變化,那么像ISIS優先就很明顯,自動計算,無需干預,最短路徑,響應及時
ISIS TCP/IP
IS Router (路由器)
circuit internet
network 相當於路由器標識
adjacency peer/neighbor
當然ISIS也有缺點,ISIS計算拓撲最短路徑,依賴一種叫COST的東西,在ISIS
中叫metric,實際上就是一個數字,用來反映鏈路(網線)的損耗和傳輸數據的能力
使用了最短路徑,就造成用的鏈路忙的要死,不用的鏈路閑的要死,這個對於ISIS
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另外ISIS計算路徑的時候,需要知道全網的拓撲,所以每台路由器都要存儲全網的
拓撲信息
現在ISIS也支持IP 叫做集成ISIS。
ISIS拓撲的拓撲結構:
為了支持大規模的路由網絡,IS-IS在AS采用骨干區域和普通區域分層結構。
一般來說,將Level路由器部署在非骨干,Level-2和Level-1-2路由器部署在骨干
每一個非骨干區域都通過Level-1-2路由器與骨干區域相連
OSPF與ISIS的拓撲不同點
1:在ISIS中,每個路由器都只屬於一個區域;而在OSPF中,一個路由器的不同接口
可以屬於不同的區域。
2:在ISIS中,單個區域沒有骨干和非骨干的概念,而在OSPF中,Area0被定義為骨干區域
3:在ISIS中,Level-1和Level-2級別的路由都采用SPF算法,分別生成最短路徑SPT
而在OSPF中,只有在同一個區域內才使用SPF算法,區域之間的路由需要通過骨干區域轉發
IS-IS路由器的分類:
Level-1路由器: 特殊區域 負責區域內的路由,它只屬於同以區域的Level-1和Level-1-2路由器形成
鄰居關系,屬於不同區域的Level-1路由器不能形成鄰居關系。level-1路由器只負責
維護Level-1的LSDB,該LSDB包含本區域的路由信息,到本區域外的報文轉發給最近
的Level-1-2路由器
Level-2路由器:骨干區域 責區域間的路由,它可以與同一或者不同區域的Level-2路由器
或者其他區域的Level-1-2路由器形成鄰居關系,Level-2路由器維護一個Level-2的LSDB
該LSDB包含區域間的路由信息
所有的Level-2級別的路由器組成路由域的骨干網,負責在不同區域間通信。路由域中Level-2
必須是物理連續的,以保證骨干網的連續新。只有Level-2級別的路由器才能
直接與區域外的路由器交換數據報文或路由信息
Level-1-2路由器: ABR 時屬於Level-1和Level-2的路由器成為Level-1-2路由器,它可以與同一區域的
Level-1由器形成Level-1的鄰居關系。Level-2形成level-2的鄰居關系
L1 lan iiH mac:0180-c200-0014
L2 lan iiH mac: 0180-c200-0014
level-1-2路由器維護兩個LSDB,Level的LSDB用於區域內路由,Level-2的LSDB用於區域內路由
ISIS邊界區域在路由器 OSPF在ABR的接口
區域間路由:L2鄰居關系所在的層----具有明細路由
L1鄰居關系所在的層----通過一條指向L1/L2路由器的默認路由進行外部訪問
L1/L2路由器 將ATT字段 置位為1,L1路由會收到生成一條指向了L1/L2的默認路由
ISIS的網絡類型:
IS-IS只支持兩種類型的網絡,根據物理鏈路不同分為
廣播:Eeheret Token-Ring
點到點:PPP HDLC
NBMA :子接口需要配置P2P
不支持P2MP
DIS和偽節點:
在廣播網絡中,ISIS需要在所有的路由器中選舉一個路由器作為DIS
DIS用來創建和更新偽節點,並負責生成偽節點的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LSP
用來描述網絡上有哪些網絡設備
偽節點用來模擬廣播網絡的一個虛擬節點,並非真實的路由器。在ISIS中,偽節點
用DIS的SYS ID和一個字節的Ciruit ID 標識
level-1和Level-2的DIS是分別選舉的,用戶可以為不同級別的DIS設置不同的優先級
DIS優先級數值最大的被選為DIS。如果優先級數值最大的路由器有多台,則其中MAC地址
最大的路由器會被選中,不同級別中的DIS可以是同一台路由器,也可以是不同的路由器
ISIS協議中的DIS與OSPF協議中的DR的區別:
1在ISIS廣播網中,優先級為0的路由器也參與DIS的選舉,而在OSPF中為0的不參加選舉
2在ISIS廣播網中,當有新的路由器加入,並符合成為DIS條件時,這個路由器會成為
新的DIS,原有偽節點被刪除,會引起LSP泛洪,而在OSPF中有新的路由加入,及時他的
DR優先級最大們也不會立即成為DR
3在ISIS廣播網中。同一網段上的同一級別的路由器之間都會形成鄰接關系,包括所有的
非DIS路由器之間也會形成鄰接關系。而在OSPF中,路由器只DR和BDR建立鄰接關系
4ISIS廣播網上所有的路由器之間形成鄰接關系,單LSDB同步仍然依靠DIS來保證
ISIS的地址結構:
網絡服務訪問點NSAP是OS協議中用於定位資源的地址。NSAP的地址結構
由IDP DSP組成 ,長度是可變的 NSAP最多20個字節最少8個字節
網絡實體名城NET:指設備本身的網絡層信息,可以看作一類特殊的NSAP
例如有NET為:ab.cdef.1234.5678.9abc.00,
則其中Area Address為ab.cdef,System ID為1234.5678.9abc,SEL為00。
CSNP(全時序協議數據單元)
Level 1 CSNP
Level 2 CSNP
用於廣播鏈路上的LSDB同步。DIS在廣播接口上每10秒發送一次CSNP
CSNP包含了本地數據庫里所有LSP的完整列表。正如前面所提到,CSNP用於數據庫同步
在串行鏈路上,只在第一次鄰接時發送CSNP。
在OSI網絡模型的ISIS路由協議中,路由器於建立鄰居關系的會互相發送CSNP報文。
CSNP報文,相當於TCP/IP網絡模型中的OSPF的DD報文
Broadcast網絡類型:由DIS每10秒發送一次CSNP
PtoP網絡類型:鄰居建立后只發送一次
CLNP(DD)
網絡連接協議,可以用於終端系統的網絡實體之間或網絡層中繼系統中。CLNP使用
NSAP地址和標題來識別網絡設備,就像IP一樣,CLNP協議頭的校驗和提供了一種認證
該認證用於處理CLNP數據包是否正確傳輸,以及提供了生命周期控制機制,該機制限制了
數據報文停留在因特網系統中的時間
CLNP可以用於終端系統的網絡實體之間或網絡層中繼系統中。CLNP主要提供無連接
網絡服務。CLNP的目標是用於充當子網獨立收斂協議(SNICP)的角色,其功能為在定義的
一組底層服務上建立OSI網絡服務,並支持一組相同或不同的互聯子網上的OSI無連接網絡服務
的統一性。當子網獨立收斂協議/或子網獨立收斂協議和/子網訪問協議沒有提供在一個NSAP
到另一個NSAP的全部或部分路徑上支持無連接網絡服務所需的功能時,CLNP可以用來調整。
除SNICP之外,CLNP還可以實現其他協議的功能,也因此它也實用於其他子網互連接方式下。
鄰居關系的建立原則:
1只有在同一層次的相鄰路由器才有可能成為鄰居
2對於Level-1的路由器來說,區域號必須一致
3鏈路兩端ISIS接口類型必須一致
4鏈路兩端ISIS接口的地址必須處於同一網段
由於ISIS是直接運行在數據鏈路層上的協議,並且是最早設計給CLNP使用的,
ISIS鄰居關系的形成IP地址無關,但實際的實現中,由於只在IP上運行ISIS,所以
是要檢查對方的IP地址的,如果接口配置了從IP,那么只要雙方某個IP在同一網段
不一定要主IP相同
當鏈路兩端ISIS接口地址不在同一網段,如果接口對接收的Hello報文不作IP地址
檢車,也可以建立鄰居關系。對於P2P接口,可以配置接口忽略IP地址檢查,對於
以太網接口,需要將以太網接口模擬成P2P接口,然后才可以配置接口忽略IP地址檢查
ISIS的LSP交互過程:
LSP產生的原因:
ISIS路由域內的所有路由器都會產生LSP,以下事件會觸發一個新的LSP:
1鄰居Up或Down
2ISIS相關接口Up或Down
3引入的IP路由發生變化
4區域間的IP路由發生變化
5接口被賦予新的metric值
6周期性更新
收到鄰居新的LSP的處理過程:
1.將接收的新的LSP合入到自己的LSDB數據庫中,並標記為flooding
2.發送新的LSP到除了收到該LSP的接口之外的接口
3.鄰居再擴散到其他鄰居。
LSP的“泛洪(flooding)”
LSP的“泛洪(flooding)”是值當一個路由器相鄰路由器通告自己的LSP后,
相鄰路由器再將相同的LSP報文傳送到除發送該LSP的路由器外的鄰居,並這樣逐級
將LSP傳送到整個層次內所有路由器的一種方式。通過這種“泛洪”,整個層次的
每一個路由器就都可以擁有相同的LSP信息,並保持LSDB的同步
廣播鏈路中新加入路由器與DIS同步LSDB數據庫的過程:
1:新加入的路由首先發送hello報文
2:建立鄰居關系之后,RouterC等待LSP刷新定時器超時,然后將自己的LSP發往組播地址
3:該網段中的DIS會把收到RouterC的LSP加入到LSDB中,並等待CSNP報文定時器超時並
發送CSNP報文,進行該網絡內的LSDB同步
4:RouterC收到DIS發來的CSNP報文,對比自己的LSDB數據庫,然后先DIS發送
PSNP報文請求自己沒有的LSP
5:DIS收到該PSNP報文請求后向RouterC發送對應的LSP進行LSDB的同步
在上述過程中DIS的LSDB更新過程如下:
1:DIS接收到LSP,在數據庫中搜索對應的記錄。若沒有該LSP,則將其加入數據庫
並廣播新數據庫內容
2:若收到的LSP序列號大於本地LSP的序列號,就替換為新報文,並廣播新數據庫內容
若收到的LSP序列號小本地LSP的序列號,就向入端接口發送本地LSP報文
3:若收到的LSP和本地LSP的序列號相等,則比較Remaining Lifetime。若收到
LSP報文的Remaining Lifetime為0,則將本地的報文替換為新報文,
P2P鏈路上LSDB數據庫同步過程
1:routerA和routerB建立鄰居關系
2:建立鄰居關系之后,RouterA和RouterB會先發送CSNP給對端設備。如果對端
的LSDB與CSNP沒有同步,則發送PSNP請求相應的LSP
3:假定RouterB向routerA索取相應的LSP。RouterA發送RouterB請求的LSP的同時
啟動LSP重傳定時器,並等待routerB發送的PSNP作為LSP的確認
4:如果在接口LSP重傳定時器超時后,RouterA還沒收到RouterB發送的PSNP報文作為
應答,則重新發送該LSP直至收到PSNP報文。
在P2P鏈路上PSNP有兩種作用:
1:作為Ack應答收到的LSP
2:用來請求所需的LSP
在P2P鏈路中設備的LSDB更新過程如下
1 若收到的LSP比本地的序列號更小,則直接給對方發送本地的LSP,然后等待對方給自己一個
PSNP報文作為確認;若收到的LSP比本地的序列號更大,則將這個新的LSP存入自己的
LSDB,再通過一個PSNP報文確認收到此LSP,最后再將這個LSP發送給除了發送該
LSP的鄰居以外的鄰居。
2 若收到的LSP序列號和本地相同,則比較Remaining Lifetime,若收到的LSP報文的
Remaining Lifetime為0,則將收到的LSP存入LSDB中並發送PSNP報文確認收到的
LSP,然后將該LSP發送給除了發送該LSP的鄰居以外的鄰居,若收到的LSP報文的Remaining Lifetime
不為0而本地LSP報文的Remaining Lifetime為0,則直接給對方發送本地的LSP,然后等待
對方給自己一個PSNP報文作為確認。
3 若收到的LSP和本地LSP的序列號相同且Remaining Lifetime都不為0,則比較checksum,若收到
LSP的checksum大於本地LSP的checksum,則將收到的LSP存入LSDB中並發送PSNP報文
來確認收到此LSP,然受將該LSP發送給除了發送該LSP的鄰居以外的鄰居;若收到LSP的checksum
小於本地LSP的Checksum,則直接給對方發送本地的LSP,然后等待對方給自己一個PSNP報文作為確認
4 若收到的LSP和本地LSP的序列號,Remaing Lifetime和checksum都相同,則不轉發給報文
IS-IS認證:
IS-IS認證是基於網絡安全性的要求而實現的一種認證手段,通過再IS-IS報文中增加認證字段對
報文進行認證。當本地路由器接收到遠端路由器發送來的IS-IS報文,如果發現認證密碼不匹配
則會對報文進行丟棄,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認證的分類:
根據報文的種類,認證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接口認證:是指使能IS-IS的接口以指定方式和密碼對Level-1和Level-2的Hello報文進行認證
2:區域認證:是指運行IS-IS的區域以指定方式和密碼對Level-1的SNP和LSP報文進行認證
3:路由認證:是指運行IS-IS的路由域以指定方式和密碼對Level-2的SNP和LSP報文進行認證
對於接口認證,有以下兩種設置
1 發送帶認證TLV的認證報文,本地對接收的報文也進行認證檢查。
2 發送帶認證TLV的認證報文,但是本地對接收的報文不進行認證檢查
對於區域和路由域認證,可以設置為SNP和LSP分開認證
1 本地發送的LSP報文和SNP報文都攜帶認證TLV,對收到的LSP報文和SNP報文都進行認證檢查
2 本地發送的LSP報文攜帶認證TLV,對收到的LSP報文進行認證檢查,發送的SNP報文
攜帶認證TLV,但不對收到的SNP報文進行檢查
3 本地發送的LSP報文攜帶認證TLV,對收到的LSP報文進行認證檢查;發送的SNP報文不攜帶
認證TLV,也不對收到得SNP報文進行認證檢查
4 本地發送得LSP報文和SNP報文都攜帶認證TLV,對收到得LSP報文和SNP報文都不進行認證檢查
根據報文得認證方式,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明文認證:一種簡單得認證方式,將配置得密碼直接加入報文中,這種認證方式安全性不夠
2MD5認證:通過將配置得密碼進行MD5算法之后再加入報文中,這樣提高了密碼得安全性
3Keychian認證:通過配置隨時間變化得密碼鏈表來進一步提升網絡得安全性
認證信息得攜帶形式:
IS-IS通過TLV得形式攜帶認證信息,認證TLV得類型為10,具體格式如下:
1Type:ISO定義認證報文得類型值為10,長度為1字節
2Length:指定認證TLV值得長度,長度1字節
3Value:指定認證得具體內容,其中包括了認證得類型和認證得密碼,長度為1~254字節
其中認證得類型為1字節 ,具體定義如下:
0:保留得類型
1:明文認證
54:MD5認證
255:路由域私有認證方式
IS-IS路由滲透:
通常情況下,Level-1區域內得路由通過Level-1得路由器進行管理。所有得Level-2和Level-1-2路由器
構成一個連續得骨干區域。Level-1區域必須且只能與骨干區域相連,不同得Level-1區域之間
並不相連
Level-1-2路由器學習到得Level-1路由信息裝入Level-2 LSP,再泛洪LSP給其他Level-2和Level-1-2
路由器。因此,Level-1-2和Level-2路由器知道整個IS-IS路由域的路由信息。但是,為了有效減小路由表
的規模,在缺省情況下,Level-1-2路由器並不將自己知道的其他Level-1區域以及骨干區域的路由
信息通報給它所在得Level-1區域。這樣,Level-1路由器將不了解本區域以外得路由信息,
可能導致與本區域之外得目的地址通信時無法選擇最佳的路由
為解決上述問題,IS-IS提供了路由滲透功能。通過在Level-1-2路由器上定義ACL,
路由策略,Tag標記等方式,將符合條件的路由篩選出來,實現將其他Level-1區域和骨干區域
的部分路由信息通報給自己所在的Level-1區域
ISIS Overload
IS-IS Overload使用IS-IS過載標記位來標識過載狀態。IS-IS過載標志位是指IS-IS LSP報文中的OL
字段。對設備設置過載標志位后,其他設備在進行SPF計算時不會使用這台設備做轉發,
只計算該設備上的直連路由。
當系統因為各種原因無法保存新的LSP,以致無法維持正常的LSDB同步時,該系統計算出的路由信息
將出現錯誤,這種情況下,系統就可以進入過載狀態,即通過該設備到達的路由不計算,但
該設備的直連路由不會被忽略。
除了設備異常可導致自動進入過載狀態,也可以通過手動配置使系統進入過載狀態。當網絡中的某些
IS-IS設備需要升級或維護時,需要暫時將該設備從網絡中隔離。此時可以給該設備設置過載標志位,
這樣就可以避免其他設備通過該節點來轉發流量
ISIS網絡收斂
IS-IS快速收斂是為了提高路由的收斂速度而做的擴展特性。它包括以下幾個功能:
1:增量最短路徑優先算法I-SPF:是指當網絡拓撲改變的時候,只對受影響的節點進行
路由計算,而不是對全部節點重新進行路由計算,從而加快了路由的計算。SPF占用CPU資源,
影響整個網絡的收斂速度。I-SPF改進了這個算法,除了第一次計算時需要計算全部節點外,
每次只計算受到影響的節點,而最后生成的最短路徑樹SPF與原來的算法所計算的結果相同,
大大降低了CPU的占用率,提高了網絡的收斂速度。
2:部分路由計算PRC:是指當網絡上路由發生變化的時候,支隊發生變化的路由進行重新計算
RPC的原理與I-SPF相同,都是只對發生變化的路由進行重新計算。不同的是,PRC不需要計算
節點路徑,而是根據I-SPF算出來的SPT來更新路由。
在路由計算中,葉子節點代表路由,節點代表路由器。如果I-SPF計算后的SPT改變,PRC只會
處理那個變化的節點上的所有葉子;如果經過I-SPF計算后的SPF並沒有變化,則PRC只處理變化
的葉子信息。比如一個節點只能使能一個IS-IS接口,則整個網絡拓撲的SPF是不變的,這時PRC只
更新這個節點的接口路由,從而節省CPU占用率
PRC和I-SPF配合使網絡收斂進一步提高。
3:智能定時器:在進行SPF計算和產生LSP的時候用的一種智能定時器。該定時器首次超過
時間是一個固定的時間。如果在定時器超時前,又有觸發定時器的事件發生,則該定時器
下一次的超時時間會增加。
改進了路由算法后,如果觸發路由計算的時間間隔比較長,同樣會影響網絡的收斂速度。
使用毫秒級定時器可以縮短這個間隔時間,但如果網路變化比較頻繁,又會造成過度占用CPU資源
SPF智能定時器即可以對少量的外界突發事件進行快速響應,又可以避免過度的占用CPU。通常情況下,
一個正常運行的IS-IS網絡是穩定的,發生大量的網絡變動的幾率很小,IS-IS不會頻繁的進行路由計算
如果拓撲變化比較頻繁,智能定時器會隨着計算次數的增加,間隔時間也會逐漸延長,從而避免占用大量CPU資源
與SPF智能定時器類似的還有LSP生成智能LSP智能定會十七
4:LSP快速擴散:此特性可以加速LSP的擴散速度。‘
正常情況下,當IS-IS收到其他路由器發來的LSP時,如果此LSP比本地LSDB中相應的LSP更新,則更新LSDB的LSP
並用一個定時器定期將LSDB內已更新的LSP擴散出去
LSP快速擴散特性改進了這種方式,使能了次特性的設備收到了一個或多個較新的LSP時,在路由計算之前,先將小於
指定數目的LSP擴散出去,加快LSDB同步過程。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整個網絡的收斂速度。
按優先級收斂
IS-IS優先級收斂是指在大量路由情況下,能夠讓某些特定的路由(比如匹配指定IP前綴的路由)優先
收斂的一種技術。因此用戶可以把和關鍵業務相關的路由配置成相對較高的優先級,使這些路由更快的
收斂,從而使關鍵的業務收到的影響減小。通過對不同的路由配置不同的優先級,達到重要的路由收斂目的
提高網絡的可靠性
ISIS管理標記:
管理標記特性允許在IS-IS域中通過管理標記對IP地址前綴進行控制,可以達到簡化管理。其用途包括
控制不同級別和不同區域間的路由引入,以及在同一路由器上運行的IS-IS多實例。
管理標記值與某些屬性相關聯。當cost-style為wide,wide-compatibele或compatible時,如果發布可達
的IP地址前綴具有該屬性,IS-IS會將管理標記加入到該前綴的IP可達信息TLV中。這樣,管理標記就會隨着前綴
發布到整個路由域。
ISIS LSP分片擴展:
當IS-IS要發布的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報文PDU中的信息量太大時,IS-IS路由器將會勝場多個LSP分片,用來攜帶更多的ISIS信息
IS-IS LSP分片由LSP ID中的LSP Number字段進行標識,這個字段的長度是1字節。因此,
一個IS-IS進程最多可產生256個LSP分片,攜帶的信息量有限。在RFC3786中規定,IS-IS可以配置虛擬的
systemID,並生成虛擬IS-IS的LSP報文來攜帶路由等信息
基本概念:
1:初始系統:初始系統是實際運行IS-IS的路由器。允許一個單獨的IS-IS進程向多個虛擬路由器
一樣發布LSP,而“Originating System”指的是“真正”的IS-IS進程。
2:系統ID:初始系統的系統ID。
3:虛擬系統:由附加系統ID標識的系統,用來生成擴展LSP分片。這些分片在其他LSP ID攜帶附加系統
4:附加系統ID:虛擬系統的系統ID,由網絡管理器同一分配。每個附加系統ID都允許生成256個擴展的LSP分片
5:24號TLV:用來標識初始系統與虛擬系統的關系
工作原理:
在IS-IS中,每個系統ID都標識一個系統,每個系統最多可以生成256個LSP分片。通過增加附加系統ID
可以最多配置50多個虛擬系統,從而使得IS-IS進程最多可生成13056給LSP分片
使能分片擴展功能之后,如果存在由於報文裝滿而丟失的信息,系統內會提醒重啟IS-IS。重啟之后,初始
系統會盡量=最大能力裝載路由信息,裝不下的信息將放入虛擬系統的LSP中發布出去,並通過24號
TLV來告知其他路由器此虛擬系統和自己的關系
工作模式
IS-IS路由器可以在兩種模式下運行LSP分片擴展特性
模式一:
應用場景:
用於網絡中的部分路由器不支持LSP分片擴展特性的情況
工作原理:
虛擬系統參與SPF計算,初始系統發布的LSP中攜帶了到每個虛擬系統的鏈路信息。類似的
虛擬系統發布的LSP也包含到初始系統的鏈路信息。這樣,在網絡中虛擬系統看起來與初始系統相連
的真實路由時一樣的
這種方式時為了兼容不支持分片擴展的老版本所作的一個過渡模式。在老版本中,IS-IS無法識別
IS Alias ID
TLV,所以虛擬系統的LSP必須表象的像一個普通IS-IS發出的報文
注意事項:
虛擬系統的LSP中包含和原LSP中相同的區域地址和過載標志位。如果還有其他特性的TLV,也必須保持一致。
虛擬系統所攜帶阿鄰居信息指向初始系統,metric最大值減1;初始系統所攜帶的鄰居信息指向虛擬系統,
metric必須為0.這樣就保證了其他路由在進行計算的時候,虛擬系統一定會成為初始系統的下游節點。
模式二:
應用場景:
用於網絡中所有路由器都支持LSP分片擴展特性的情況。
工作原理:
虛擬系統不參與路由SPF計算,網絡中所有的路由器都知道虛擬系統生成的LSP實際屬於初始系統
在該模式下工作的IS-IS,可以識別IS Alias ID TLV的內容,並作為計算樹和路由的依據。
注:無論哪種方式下,初始系統和虛擬系統得LSP零分片中,都必須包含IS alias ID TLV標識初始系統時誰。
ISIS主機名映射
IS-IS主機名映射機制為運行IS-IS協議得設備提供了一種從主機名到system ID映射得服務,它包括動態主機名映射
和靜態主機名映射。動態主機名映射得優先級高於靜態主機名映射。
在沒有使能主機名交換特性得運行IS-IS協議得設備上,查看IS-IS鄰居和鏈路狀態數據庫等信息時,IS-IS域中得各設備都是
由12位十六進制數組成得System ID來表示,例如:aaaa.eeee.1234。這種表示方法比較繁瑣,而且易用性不好。主機名交換機制
就是為了方便對IS-IS網絡得維護和管理而引入得
顯示IS-IS鄰居時,將IS-IS鄰居得system ID替換為主機名,如果該鄰居為DIS,則DIS得System ID也日換為該鄰居得主機名
顯示IS-IS鏈路狀態數據庫中的LSP時,將LSP ID中的Sysem ID替換為發布該LSP的設備的主機名
顯示IS-IS鏈路狀態數據庫的纖細信息時,對於使能了動態主機名交換的設備發送的LSP報文會增加顯示Host Name字段
而此字段顯示內容中的System ID也將替換為發送此LSP的設備的動態主機名
動態主機名映射:
在使能了動態主機名映射的設備上,IS-IS動態主機名的信息在LSP中以137號TLV的形式發布給其他IS-IS設備。在其他設備上使用
IS-IS相關顯示命令查看IS-IS信息時。在其他設備上使用IS-IS相關顯示命令查看IS-IS信息時,本地設備的SystemID將被
設置的主機名所代替,這樣更直觀,也更容易 記憶。
動態主機名的TLV時可選的,它可以存在於LSP中的任何位置。其中TLV的value值不能為空。
設備在發送LSP的時候可以決定是否攜帶該TLV,接收端的設備也可以確定是否忽略該TLV,或者
提取該TLV的內容放在自己的映射表中。
靜態主機映射:
靜態主機映射是指在本地設備上對其他運行IS-IS協議的設備設置主機名與System ID的映射。靜態主機名
映射僅在本地設備生效,並不會通過LSP報文發送出去。
靜態主機映射:
靜態主機名映射是指在本地設備上對其他運行IS-IS協議的設備設置主機名與System ID的映射。靜態主機名映射
僅在本地設備生效,並不會通過LSP報文發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