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流程


IPD體系中最重要的三大流程是市場管理流程、需求管理流程和集成產品開發流程。對於產品而言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缺乏好的及時的市場需求是方向偏離和產品失敗的主要原因;需求管理流程牽引組織瞄准靶心需求,准確把握機會點,它通過需求收集的方法和渠道為市場管理流程和IPD流程提供需求;IPD流程是分階段的、各階段間用門檻分開的結構化流程,從業務角度保證產品開發成功。

 

 

編輯搜圖

 

IPD體系中最重要的三大流程使華為公司能及時交付滿足客戶需求的高質量的新產品。前面一篇我們提到市場管理流程,需求管理流程請聽下回分解,今天我們來聊聊集成產品開發流程也就是IPD流程。

 

 

產品開發流程六個階段

 

 

編輯搜圖

產品開發流程分為六個階段、四個決策評審點和六個技術評審點。六個階段分別為:概念階段、計划階段、產品開發階段、驗證階段、發布階段、生命周期管理階段。我們將詳細的說說每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活動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階段1

概 念 階 段

 

概念階段是IPD結構化流程的第一個階段, 它是從接收產品開發任務到概念決策評審的過程。概念階段的主要意義在於明確需求,同時評估產品機會是否與公司產品戰略一致, 是否符合公司業務策略的要求,並作出決策的過程。

 

 

 

 

概念階段的主要目標:

驗證客戶需求,形成客戶需求規格說明書;進行多方案選擇確認可實現技術路徑,除了分析客戶需求外,綜合分析可生產、可測試,可驗證、可安裝、可服務的需求,形成產品包需求規格說明書;對產品機會的總體吸引力及是否符合公司的總體策略做出快速評估形成業務計划書。

 

概念階段的主要活動:

接受任務書,組建項目團隊;進行標桿設計、競爭分析和設計賣點;進行市場需求驗;形成客戶需求規格說明;進行多方案論證和選擇;形成產品包需求說明書;進行產品包需求和產品概念技術評審TRI;進行早期客戶確定及銷量預測評審;其他要素的策略;各分項業務策略;概念階段決策評審;概念階段總結。

 

 

編輯搜圖

 

概念階段注意的問題:
市場經理要重點投入;不要只關注技術,而要從產品的成本、價格、可交付、外觀、界面、功能、性能、可靠性、可維護以及可安裝方面分別對技術提出需求;從公司現有產品或競爭對手的產品中選擇標桿,幾個系統級工程師共同分析,從產品的賣點角度考慮方案的選擇;除了關注外部需求,更要提前考慮內部的需求(生產、測試、驗證、安裝、服務)。

 

 

 

 

 

 

 

階段2

計划階段

 

計划階段是對概率階段的假設進行驗證,通過與企業或者產品線達成的“合同式”協議,PDT得到授權。

 

 

編輯搜圖

 

計划階段的主要目標:
完成客戶需求、到功能需求、到技術需求的映射;從邏輯上完成系統到子系統、到整機單機、到各模塊的需求的分解分配;形成整個系統的規格定義,據規格定義完成硬件到單板,軟件到模塊及工藝結構的概要設計;完成各個模塊需要的資源配置;完成公司的級計划、到各模塊的級計划、到更詳細的個人三級計划並簽訂績效承諾;若有長貨期的物料及核心元器件的采購需要制訂早期采購計划並控制風險;詳細的分析商業計划決定公司是否投入大量的資源進行開發,當公司計划階段通過以后,后續的工作不允許失敗,否則是決策的巨大失誤。

 

計划階段的主要活動:

增擴PDT ;計划階段開工,制訂階段工作計划;需求分解分配;明確設計規格;技術評審TR2 ;概要設計(軟件、硬件、結構、工藝);技術評審TR3 ;再次明確內部要素策略。

 

計划階段注意的問題:

只考慮方案設計不考慮資源投入;將方案分成總體方案和分模塊方案,導致總體方案設計完成后,還要做各個模塊的方案設計,方案設計不能一次到位, 要不斷重復更改;沒有通過需求的分解分配來評估是否有沒有解決的關鍵技術、哪些關鍵器件沒有論證,導致開發的風險巨大;層次的方案和計划不能夠有效銜接,導致方案和計划脫節;沒有將此階段的計划與人員的績效銜接起來,導致績效管理和方案設計不相關聯。

 

 

 

編輯搜圖

 

 

 

 

 

 

 

階段3

開發階段

 

開發階段主要根據產品系統結構方案進行產品詳細設計,並實現系統集成,同期還要完成與新產品制造有關的制造工藝開發。

 

開發階段的主要目標:
對各模塊進行詳細設計;進行模塊功能驗證;進行系統功能驗證;進行系統集成測試;進行系統功能驗證測試;發布最終的工程規格及相關文檔。

 

 

編輯搜圖

 

 

 

 

 

 

 

階段4

驗證階段

 

驗證階段同樣也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確保產品在市場上的成功,而且還能確保產品功能滿足市場需求,同時為制造做准備,也起到呈上的作用證實了開發階段的假設。

 

驗證階段的主要目標:

進行必要的設計更改來使產品符合需求,驗證產品,發布最終的產品規格及相關文檔。

 

 

 

編輯搜圖

 

 

驗證階段的主要活動:

1.增擴PDT ,進一步增擴PDT以滿足后續開發驗證活動對人員的需求。

2.各模塊詳細設計,按照產品規格和概要設計進行各模塊詳細設計及實現。

3.硬件和軟件單元測試( BBFV、BBIT ),進行硬件、軟件單元級別的構建模塊功能驗證( BBFV)和構建模塊集成測試( BBIT )。

4.技術評審TR4,對各模塊詳細設計進行評審,完成技術評TR4。

5.系統設計驗證,對各個系統的功能設計進行驗證。

6.系統集成測試,對系統進行集成並完成集成測試。

7.初始產品制造和測試,開始制造初始產品,並進行制造系統的測試。

8.技術評審TR5,對初識產品進行評審完成技術評審5。

9.開展SVT測試,對系統進行驗證測試。

10.開展BETA測試,選擇一個典型環境對系統進行BETA測試。

11.系統認證和標桿測試,進行系統認證測試和標桿測試。

12.技術評審TR6,對產品規模生產進行評審。

 

 

編輯搜圖

 

 

 

 

 

 

 

 

階段5

發布階段

 

發布階段主要是對制造准備計划進行驗證和評估市場發布計划並進行必要的修改以及證實驗證階段的假設。

 

發布階段的主要目標:

完成產品的早期客戶的總結;完成產品的定位、定價策略和商標及命名;完成產品的宣傳策略;完成產品的推廣策略;發布產品並制造足夠數量的產品以滿足客戶在性能、功能、可靠性及成本目標方面的需求。

 

 

編輯搜圖

 

發布階段的主要活動:

完成早期客戶的建設和總結;轉產及訂單履行策略;完成產品的定位、定價策略;完成產品商標及命名;完成產品樣板點建設;完成產品銷售工具包;完成銷售培訓;對樣板點客戶進行支持;產品發布及銷售;成立LMT 。

 

 

 

 

 

 

 

 

階段6

生命周期階段

 

生命周期階段的主要目標:

在產品穩定生產到產品生命終結期間內對產品進行管理;對產品進行B類或C類更改。

 

 

編輯搜圖

 

生命周期階段的主要活動:

1.團隊交接並召開啟動會,對產品開發進行總結,留下部分研發成員進入LMT小組,進行產品更改,以便於不影響后面持續開發的產品。

2.持續銷售、服務及B或C類改進,對產品進行銷售和服務及B/C類的更改,進入產品更改流程。

3.產品經營分析及監控,對產品的業績進行評估並對價格進行核准和監控。

4.生命終止決策評審LDCP,對項目是否終止進行評審。

5.產品總結,對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總結。

 

 

 

產品開發流程六個技術評審點

 

編輯搜圖

 

TR1:需求及業務方案評審,關注產品需求包和產品的業務方案。


TR2:總體方案及產品系統規格評審,主要關注總體方案和產品系統規格。


TR3:軟件概要設計及硬件詳細設計評審,主要是對軟件概要設計以及硬件詳細設計進行評審,包括硬件 軟件 工藝 工裝結構等。


TR4:研發樣機評審,主要關注開發活動是否完成並通過測試驗收 A驗收測試。


TR4A:試生產准入評審,主要關注軟硬件規格是否驗證完成並滿足試生產准入條件,同時軟件達到試用標准。


TR5:研發發布評審,主要關注產品是否滿足發布標准。


TR6:市場發布評審。關注小批量生產,鑒定測試及試驗點是否完成並通過評審。

 

產品開發流程四個決策評審點

產品開發流程四個決策評審點分別為:概念決策、計划決策、發布決策、生命周期決策。

 

 

 

 

概念決策評審(CDCP)

在概念階段結束時要召開一個概念決策評審會。在這個會議上,PDT 正式向IPMT報告初始的業務計划,由IPMT來決定項目是繼續還是終止。在初始的業務計划中,PDT 將給出如下方面的內容:針對給定目標細分市場存在的機會分析、目標客戶群、擬開發的產品描述、成本及風險估計、初始銷量預測及初始財務評估。若初始的業務計划得到批准,IPMT將做出下一階段開始前所需的承諾,項目進入計划階段。

 

編輯搜圖

 

 

 

計划決策評審(PDCP)

在計划階段結束時要召開一個計划決策評審會。在這個會議上,PDT 向IPMT 展示最終的業務計划以及決策合同,由IPMT來做出繼續/終止的決策。最終的業務計划以初始的業務計划為基礎,提供了更多的細節內容及對計划的承諾。若業務計划獲得批准,則PDT與IPMT簽訂合同,合同中列出允許的偏差。項目進入開發階段。合同代表了IPMT 做出的堅實承諾,即每個主要部門都將支持項目以及給PDT必要的資源;另一方面,PDT將承諾按合同要求完成項目的交付目標。

 

編輯搜圖

 

 

 

 

可獲得性評審(ADCP)

這是產品正式公開發布及推向市場前的最終決策評審,需要IPMT明確做出繼續/終止的決策。可獲得性決策評審應在任何主要的發布花費投入之前進行。這一決策評審的目的是證實在計划階段制定的業務計划中的估計和假設,並評估產品發布前用戶的准備情況。若PDT在計划階段制定了合適的業務計划並且在合同范圍內執行了開發工作,則在可獲得性決策評審時所要做的工作應該是很少的。在可獲得性決策評審會議上,PDT正式向IPMT給出他們的建議,由IPMT來做出繼續/終止的決策。若產品獲得批准,則由IPMT分配資金,項目進入發布階段。

 

編輯搜圖

 

 

 

生命周期結束評審(LDCP)

在產品生命周期結束時,生命周期管理團隊(LMT)要向IPMT提交停止銷售、停止生產、停止服務的時間表建議,由IPMT做出繼續/終止的決策。IPMT必須要審核產品生命終止的發布是否與新產品戰略保持一致以及是否已很好地考慮了潛在的客戶滿意度方面的問題。

 

編輯搜圖

 

結 語

並不是技術越多越好,而是越具有核心技術越好,企業預研必須基於核心技術進行立體研發,反對核心技術外包,而一般技術和通用技術自己開發,同時,要建立平台和貨架,基於平台和貨架進行開發。

 

企業流程不能為流程而流程,必須將產品開發作為主流程,同時將研發生產、市場、采購、營銷、財務管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以及績效管理等活動融入產品開發的主流程中去,以實現全流程、全要素的統一管理。


(文章部分圖片及資料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