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路線(Routing)
定義
主要說明物料實際加工和裝配的工序,每道工序使用的工作中心、各項時間定額(如准備時間、加工時間、傳送時間(排隊時間和等待時間))、外協工序時間以及費用等
作用
1. 用於能力需求計划的分析計算,平衡各個工作中心的能力。工藝路線文件中說明了消耗各個工作中心的工時定額,用於工作中心的能力運算
2. 用於計算BOM的有關物料的提前期。根據工藝文件的准備時間、加工時間、傳送時間計算提前期
3. 用於下達車間作業計划。根據加工順序和各種提前期進行車間作業安排
4. 用於加工成本的計算。根據工藝文件和工時定額(含外協費用)及工作中心的成本數據計算標准成本
5. 根據工藝文件、物料清單及生產車間完工情況,生成各個工序的加工進度情況,以及對在制品的成產過程進行跟蹤和監控
制訂
ERP的工藝路線可以根據傳統的工藝卡片來制定,並進行相關擴充。其制定有許多自身特點,具體如下:
1. 根據工藝卡片確定工序、工作中心、工作中心對應的工時定額(包括准備時間、加工時間、傳送時間)。工時定額是計算提前期、工序能力、成本數據的主要依據,由工藝部門、生產部門和工業分析部門依據歷史統計資料共同制定
2. 工序單位標准時間實在一定時期、一定的工藝條件下制訂的,這個數據是傳統上所說的物品工時定額,是人員或單位設備的工序時間,還需根據工作中心能力(人數、設備數)制定占用工作中心的時間,這時要考慮分散作業和流水作業這兩種情況的不同
分散作業:工序的工時定額占用工作中心的時間
流水作業:流水線人數、設備越多,工作中線的加工時間會越短(非線性關系,當人數或設備達到一定量加工時間反而會增長),該工序占用工作中心的時間需要除以作廢人數或設備數
3. 工作中心與工序為一對多的關系,一個工作中心可以被多個工序反復利用。工藝卡片可以知道某物料是經過哪些工作中心完成的。
4. 考慮可替代工藝路線,便於平衡和調整主生產計划與物料需求計划
5. 因為ERP系統的工藝路線是管理文件,因而還需要考慮非生產加工工序,如運輸等也可以作為一道加工工序
6. 外協加工也必須在工藝路線中體現因為它影響總提前期和費用
7. 有時機械加工中會將兩種及以上的物品放在一起加工,如將兩個半圓並起來進行車削加工,這稱為“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