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Routing)
定义

       主要说明物料实际加工和装配的工序,每道工序使用的工作中心、各项时间定额(如准备时间、加工时间、传送时间(排队时间和等待时间))、外协工序时间以及费用等

作用

  1. 用于能力需求计划的分析计算,平衡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工艺路线文件中说明了消耗各个工作中心的工时定额,用于工作中心的能力运算

  2. 用于计算BOM的有关物料的提前期。根据工艺文件的准备时间、加工时间、传送时间计算提前期

  3. 用于下达车间作业计划。根据加工顺序和各种提前期进行车间作业安排

  4. 用于加工成本的计算。根据工艺文件和工时定额(含外协费用)及工作中心的成本数据计算标准成本

  5. 根据工艺文件、物料清单及生产车间完工情况,生成各个工序的加工进度情况,以及对在制品的成产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

制订

  ERP的工艺路线可以根据传统的工艺卡片来制定,并进行相关扩充。其制定有许多自身特点,具体如下:

  1. 根据工艺卡片确定工序、工作中心、工作中心对应的工时定额(包括准备时间、加工时间、传送时间)。工时定额是计算提前期、工序能力、成本数据的主要依据,由工艺部门、生产部门和工业分析部门依据历史统计资料共同制定

  2. 工序单位标准时间实在一定时期、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制订的,这个数据是传统上所说的物品工时定额,是人员或单位设备的工序时间,还需根据工作中心能力(人数、设备数)制定占用工作中心的时间,这时要考虑分散作业和流水作业这两种情况的不同
    分散作业:工序的工时定额占用工作中心的时间
    流水作业:流水线人数、设备越多,工作中线的加工时间会越短(非线性关系,当人数或设备达到一定量加工时间反而会增长),该工序占用工作中心的时间需要除以作废人数或设备数

  3. 工作中心与工序为一对多的关系,一个工作中心可以被多个工序反复利用。工艺卡片可以知道某物料是经过哪些工作中心完成的。
  4. 考虑可替代工艺路线,便于平衡和调整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

  5. 因为ERP系统的工艺路线是管理文件,因而还需要考虑非生产加工工序,如运输等也可以作为一道加工工序

  6. 外协加工也必须在工艺路线中体现因为它影响总提前期和费用

  7. 有时机械加工中会将两种及以上的物品放在一起加工,如将两个半圆并起来进行车削加工,这称为“配作”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