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柵型場效應管的結構、特性、參數
- 本文介紹的定義
- 一、N溝道增強型MOS場效應管結構
- 二、N溝道增強型MOS場效應管特性曲線
- 三、N溝道耗盡型MOS場效應管結構和特性曲線
絕緣柵型場效應管、N溝道增強型MOS場效應管、耗盡型場效應管、增強型場效應管、反型層、開啟電壓、預夾斷、夾斷區、輸出特性、轉移特性、N溝道耗盡型MOS場效應管、夾斷電壓。
之前介紹了結型場效應管,柵極和導電溝道之間PN結被反向偏置,柵極基本不取電流,輸入電阻很高可達10^7歐姆,如果要得到更高輸入電阻,可以采用絕緣柵型場效應管。
絕緣柵型場效應管:由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制成,稱為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簡稱MOS場效應管。它的柵極被絕緣層(SiO2)隔離,輸入電阻更高。絕緣柵型場效應管有N溝道和P溝道,可以分為增強型和耗盡型,本文介紹N溝道增強型MOS場效應管。
N溝道增強型MOS場效應管:結構圖如下圖所示,摻雜濃度較低的P型硅片作為襯底,表面覆蓋一層SiO2的絕緣層,在SiO2層上刻出兩個窗口,擴散形成兩高摻雜N區,引出源極s、漏極d,在源極漏極之間的二氧化硅上引出柵極。襯底也引出一根引線B。
結型場效應管利用Ugs控制PN結耗盡層寬窄,改變導電溝道寬度,控制漏極電流Id。
絕緣柵型場效應管利用Ugs控制感應電荷多少,改變這些感應電荷形成的導電溝道形狀,控制漏極電流Id。
耗盡型場效應管、增強型場效應管:Ugs=0時,漏源之間已存在導電溝道,稱為耗盡型場效應管;Ugs=0時,漏源之間不存在導電溝道,稱為增強型場效應管。
假設Uds=0,Ugs>0。柵極電壓為正,吸引P區少子電子到靠近二氧化硅一側與空穴復合,產生負離子組成的耗盡層。增大Ugs,耗盡層變寬,增大到一定值,吸引電子足夠多(P區的少子電子濃度低,表面負電荷主要從源極和漏極N區得到),那么,耗盡層與二氧化硅之間形成可移動的表面電荷層。如下圖所示。P型半導體中感應出N型電荷層,稱為反型層。漏極d和源極s之間形成N型導電溝道。形成反型層所需Ugs稱為開啟電壓,用Ugsth表示,隨着Ugs升高,導電溝道變寬,由於Uds=0,Id=0 。
假設,Ugs是大於Ugsth的固定值,在漏極d源極s之間加上正電壓Uds,Uds<Ugs-Ugsth。由於漏源之間存在導電溝道,將產生電流Id,Id經過導電溝道,產生電壓降,溝道個點電位不同,靠近漏極d處電位最高,柵漏電位差Ugd=Ugs-Uds最小,導電溝道最窄,溝道靠近源極電位最低,柵源電位差最大,導電溝道最寬,如下圖a所示。
Uds增大,Id增大,導電溝道寬度更加不均勻,Uds增大到Uds=Ugs-Ugsth,也就是當Ugd=Ugsth時,靠近漏極溝道達到臨界開啟程度,出現預夾斷現象。
繼續增大Uds,夾斷區延長,由於夾斷區溝道電阻很大,Uds逐漸增大時,增加的Uds幾乎都降到夾斷區了,導電溝道兩端電壓幾乎沒有增大,Id也基本不變。
輸出特性、轉移特性如圖所示。
輸出特性,分為三個區,可變電阻區、恆流區、截至區。可變電阻區和恆流區間虛線表示預夾斷軌跡。虛線和輸出特性曲線交點滿足:Ugd=Ugs-Uds=Ugsth。
轉移特性,Ugs<Ugsth時,未形成導電溝道,Id為0 。Ugs=Ugsth時,開始形成導電溝道,產生Id,隨Ugs增大,溝道變寬,溝道電阻減小,Id增大。
對於N溝道增強型MOS場效應管,當Ugs>Ugsth,漏極和源極之間才存在導電溝道。
耗盡型的MOS場效應管,由於在二氧化硅絕緣層摻入大量正離子,即使Ugs=0,正離子產生的電場也能感應出足夠負電荷形成反型層,產生N型導電溝道。Uds>0時,將有較大漏極電流。
如果Ugs<0,柵極接到電源負端,電場將削弱原先的正離子電場,感應電荷減少,N型溝道變窄,Id減小,Ugs更負,導電溝道消失,Id=0 。使Id=0的Ugs稱為夾斷電壓,用Ugsoff表示。
和N溝道增強型MOS場效應管不同之處,耗盡型MOS場效應管允許Ugs>0 。此時導電溝道更寬,Id更大。
特性曲線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