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時間長的項目,因為之前划分的分區目錄,磁盤快滿了,不能在把資源放在這個目錄上,所以新放了一個硬盤進去重新分區格式化掛載。
新的資源都放到新的磁盤目錄test-2上,當用戶訪問test-1時候,不存在這個資源,返回test-2的資源給用戶。
舊磁盤的目錄=test-1 (空間不足)
新磁盤的目錄=test-2(空間充裕)
二,nginx變量
使用 !-e $request_filename 變量
-e表示只要filename存在,則為真,不管filename是什么類型,當然這里加了!就取反
額外的一些
-e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存在,則為真
-d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為目錄,則為真
-f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為常規文件,則為真
-L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為符號鏈接,則為真
-r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讀,則為真
-w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寫,則為真
-x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執行,則為真
-s filename 如果文件長度不為0,則為真
-h filename 如果文件是軟鏈接,則為
三,測試操作
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1,新增配置如下
if (!-e $request_filename) {
root /test-1;
}
if (!-e $request_filename) {
root /test-2;
}
2,創建測試目錄和創建html頁面
mkdir /test-{1..2}
echo test-1 > /test-1/test-1.html
echo test-2 > /test-2/test-2.html
3, 重啟nginx服務
/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reload
4,測試
curl localhost
curl localhost/test-1.html
curl localhost/test-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