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三要素:
干擾源\耦合途徑\敏感設備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電磁兼容
EMC測試:分為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電磁干擾)測試和EMS(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電磁敏感性)測試兩大方面
EMI(5) |
RE:輻射騷擾測試 CE:電源線傳導騷擾測試 諧波電流測試 信號\控制線傳導騷擾測試 電壓波動和閃爍測試 |
EMS(9) |
ESD靜電放電抗擾度測試 電源接口的浪涌和雷擊測試 信號線\控制線的浪涌和雷擊測試 電源接口的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測試 信號線\控制線的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測試 殼體輻射抗擾度測試 電源接口傳導抗擾度測試 信號線\控制線的傳導抗擾度測試 電源接口的電壓跌落與中斷測試 |
EMC相關物理量和單位:
物理量符號 | 物理量名稱 | 單位名稱 | 單位符號 |
E | 電場強度 | 伏特每米 | V/m |
H | 磁場強度 | 安培每米 | A/m |
Φ | 磁通量 | 韋伯 | Wb |
B | 磁感應強度 | 特斯拉 | T |
L | 電感 | 亨利 | H |
C | 電容 | 法拉 | F |
τ | 脈沖寬度 | 秒 | S |
電場強度:dBμV/m:
在EMC領域,用dBμV值直接表示電壓的大小,dBμV值即是以μV為單位的電壓與1μV的比值取對數(lg,以10為底)后乘以20得到的;1V對應120dBμV;
注:dBm是以mW為單位的功率與1mW的比值取對數后再乘以10得到的。
對於輻射騷擾通常用電場強度(場強)的大小來衡量,其單位是V/m。而在EMC領域通常以分貝表示,即dBμV/m。
用天線和干擾測試儀器組合在一起測量騷擾場強的大小,干擾測量儀器測到的是天線接口的電壓,此電壓加上所用天線的天線系數就是被測騷擾的場強,即:
E(dBμV/m)=U(dBμV)+天線系數(dB)
注:不計電纜衰減
線性分貝值轉換表:快速算出分貝值
電壓、電流線性倍數 | 功率線性倍數 | 分貝值/dB |
1.12 | 1.25 | +1 |
1.25 |
1.6 | +2 |
1.4 | 2 | +3 |
1.58 | 2.5 | +4 |
2.0 | 4 | +6 |
2.5 | 6.25 | +8 |
3.16 | 10 | +10 |
4.0 | 16 | +12 |
5.0 | 25 | +14 |
6.3 | 40 | +16 |
10 | 100 | +20 |
1000 | 1000 000 | +60 |
RE測量方法:
測量檢波器:
在30M~1GHz頻率范圍內,用帶有准峰值檢波器的測量接收機進行測量;
為了節省測試時間,可以用峰值測量代替准峰值測量.有爭議時,以准峰值測量接收機的測量結果為准.
測試狀態:水平極化與垂直極化狀態
輻射騷擾限值:
1GHz以下:A級ITE在測量距離R處(10m)的輻射騷擾限值 | ||
頻率范圍/MHz | 准峰值限值/dB(μV/m) -國標 | 准峰值限值/dB(μV/m) -企標 |
30~230 | 40 | 37 |
230~1000 | 47 | 43 |
1GHz以上:B級ITE在測量距離R處(3m)的輻射騷擾限值 | ||
頻率范圍/GHz | 平均值/dB(μV/m) -國標 | 峰值/dB(μV/m) -國標 |
1~3 | 50 | 70 |
3~6 | 54 | 74 |
注:在過渡頻率230MHz/3GHz處應采用較低的限值
測量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