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原始數據相關-3-導航文件N


1、概述

導航衛星信號一般由3部分組成:載波信號、偽隨機噪聲碼(測距碼)和數據碼。其中,數據碼是衛星以二進制碼流形式發送給用戶的導航定位數據,通常稱為導航電文。
GPS廣播星歷參數共有16個,其中包括1個參考時刻,6個對應參考時刻的開普勒軌道參數和9個反映攝動力影響的參數。這些參數通過GPS衛星發射的含有軌道信息的導航電文傳遞給用戶。
衛星星歷是描述衛星運動軌道的信息。也可以說衛星星歷就是一組對應某一時刻的軌道參數及其變率。有了衛星星歷就可以計算出任意時刻的衛星位置及其速度。
導航電文通過廣播星歷播發出來,且需要6*5*25 s = 750s才能發送完一個完整的導航電文。

又叫廣播星歷,或實時星歷,它通過導航電文實時向用戶傳送,每2小時更新一次。

2、導航電文內容的理解

同o文件一樣,導航電文的存儲也是以 rinex 格式存儲的。今天就可以獲取昨天的導航電文,今天不能獲取今天的導航電文,因為今天還沒有過完。

導航電文是如何獲取的呢?筆者猜測流程大致如下:太空中的衛星不斷的發送自己數據,地面接收機不斷接收各個衛星的數據。接收機接收了一天的數據,然后要進行數據格式轉換,然后轉換出來觀測文件和導航電文。這一個接收機轉換出來的導航電文只是包括它在這一天所接收到的衛星的軌道信息,當然它不可能在任意時刻都觀測到所有的衛星。但是可以將很多接收機的導航電文合並在一起,因為導航電文存的都是與衛星有關的信息,與接收機無關( Receiver Independent Exchange,RINEX),不同接收機在相同歷元時刻接收到的衛星的信息肯定是一樣的。通過將許多全球均勻分布的測站的導航電文合並在一起,就幾戶可以得到任意時刻所有衛星的信息了。然后就可以發布供任意地方的用戶使用。
View Code

對以上內容保持待定!!!

a、文件頭

舉個栗子:

 RINEX VERSION /TYPE:RINEX格式的版本號/文件類型(導航電文)/M為混合系統

PGM/RUN BY/DATA:創建本數據文件所采用程序的名稱/創建本數據文件單位的名稱/創建本數據文件的日期

COMMENT:注釋

MERGED_FILE:融合了73個文件

IONOSPHERIC CORR參數:電離層改正

TIME SYSTEM CORR:時間系統校正

LEAP SCECONDS:跳秒

 

 2、數據塊內容

 在RINEX格式GPS導航電文文件的數據記錄節中,為按衛星和參考時刻存放的各顆衛星的時鍾和軌道數據。

每顆衛星一個參考時刻的數據占8行,第1行為衛星的PRN號和該衛星時鍾的參考時刻及其改正模型參數,

第2~8行為該衛星的廣播軌道數據。由於導航電文通常每2h更新一次,因此,某些衛星可能會有多個不同參考時刻的數據。

第一行記錄了衛星的PRN號,衛星鍾的參考歷元時刻(TOC,年月日時分秒)接着是衛星鍾的偏差(s)、漂移(s / s )、漂移速度( s/s^2)
其他幾行的含義如下表所示

 

 

 關於導航電文結構,可參見[1]謝鋼. GPS原理與接收機設計[M].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9.

參考:https://blog.csdn.net/Gou_Hailong/article/details/121275437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